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2025年03月27日19:20:34 家居 6793

有的家長在寶寶剛學走路的時候,總是怕他會摔倒,飛快跑過去,緊張地牽着娃的手。即使孩子走路越來越穩了,還是在離他很近的地方,目不轉睛地盯着。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但也算不上智慧。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如果你一直牽着孩子的手,守在他旁邊,娃很難學會走路。

但時間久了,他走得穩當了,可能就想甩開你的手。或許,到時候你才明白:也許,放手才是明智的選擇。

有20多年經驗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認為,有些事情,家長管得越少,越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那些真正智慧的父母,會在三件事上,很少干預,而是多看一件事,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第一件事,少管該孩子自己做的。

有的家長喜歡替孩子做事情,甚至一點邊界感也沒有,一點機會不留給孩子。

比如說,送娃上學幫忙背着書包。幫忙收拾房間、洗衣服,連學習用品都會幫忙收拾。

問過一個家長,他的回答是,娃收拾書包太慢了,有時候弄得亂糟糟的,還不如自己三下五除二,利利索索的。

其實,這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孩子力所能及,該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就不要代辦了。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比如,擦桌子,拖地,洗襪子,扔垃圾,整理學習桌,裝書包等。上幼兒園之前,就應該學會,到上小學,這些事情應該都做得很熟練了。

Tips:學會獨立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你現在什麼都幫忙做,以後呢?能幫一輩子嗎?這樣的事情,還是少管!

第二件事,少管孩子可以自己決定的。

朱莉·萊斯科特·海姆斯說:“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關鍵是要讓孩子為上路做好準備,而不是為孩子準備道路。”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微電影《不一樣的父親》中,主人公林曉宇的父親,就是一位不幫孩子做決定,鼓勵孩子思考的爸爸。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林曉宇的父親堅持走路送兒子上學,在走路的過程中,他和孩子一起探索新的路徑,引導兒子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

父親告訴林曉宇,凡事都不要太焦慮,要學會思考如何去面對,最終形成自己的看法。

在兒子的建議下,他們每天嘗試不一樣的路線,父親一路陪伴,教會兒子一些新知識,認識和感知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最後,在爸爸的幫助下,林曉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是啊,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面臨決策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能是學習上遇到了問題,每一個決策都是成長的機會。那些孩子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來吧!

比如,周末親子活動,可以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房間,學着如何布置。

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讓孩子慢慢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在未來遇到更大的決策時,他們也會更有自信和擔當。

第三件事,少管孩子的興趣愛好。

表姐的兒子明明,從小就喜歡畫畫,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就連考試的時候,明明都會在試卷背面,畫自己喜歡的風景和小動物。

但是,表姐認為畫畫沒有什麼前途,把明明送去了樂器班,孩子一點也不喜歡,就開始變得很叛逆。表姐說什麼也不聽,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在自己的房間待着,也不允許表姐進去。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後來,學校的老師說,明明繪畫很有天賦,建議重點培養。

表姐前思後想,最後決定支持兒子的愛好,把明明送去了繪畫班。

如今,明明不僅考上了重點大學,還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美術專業。

明明不僅在畫畫上表現出了獨特的視角,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愛和嚮往。

表姐說,多虧當初沒執意管孩子的興趣愛好。

是啊!有的家長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提前給娃做了各種各樣的規劃。

比如,讓孩子去學鋼琴,舞蹈,但孩子有自己的天賦和愛好,並不是父母所能決定的。

真正懂教育的家長,會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畢竟,熱愛可抵萬難。如果自己真心喜歡,堅持下去就沒那麼難了!

我接觸過一些孩子,他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埋頭苦讀十幾年,大學畢業後,走出校園面對波濤洶湧的大千世界,陷入了迷茫當中,不知道何去何從了。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孩子,看着就讓人心疼,他們的父母,也是很迷茫,好像把娃送進大學後,就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Tips:懂教育的家長,知道何時需要放手和引導,也會用包容和支持的心態,陪伴孩子的成長。

除了上面的三件事,真正懂教育的父母,還會多看一件事,就是孩子的情緒變化。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兒童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和人格發展的基石,甚至比考試成績更重要。

懂教育的父母:平時少管3件事,多看一件事,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 天天要聞

確實,現在的新聞,孩子輟學、抑鬱、自殺、跳樓的,家長看了心驚膽戰。如果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就是百分百的事件了。

腦科學家認為,兒童的前額葉皮層,要到青春期才能發育成熟,有的20多歲,而前額葉主要是控制情緒的。

因此,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並提供適當的幫助和引導,是懂教育家長們都比較重視的。每一次情緒事件,都是教育契機。

可以用下面的五種方式進行:

✔ 製作“情緒天氣表”,用晴、雨、雷電等形式記錄心情,根據具體情況溝通調整;

✔ 設定家庭溝通日,跟孩子聊一聊,最近的感受,開心不開心的事情,並提供引導;

✔ 當孩子成功控制情緒時,及時且具體地表揚,強化積極行為;

✔ 跟老師保持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

✔ 每日30~60分鐘戶外活動,早睡早起,從生理層面優化情緒調節能力。

枕邊育兒寄語:

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分享的3件事情,父母少一些干預,還有一件事多關注,娃才會更有出息。你有沒有不同看法?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鉗工桌、鋼板鉗工桌、鉗工工作桌 - 天天要聞

鉗工桌、鋼板鉗工桌、鉗工工作桌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模具配模桌子、重型鋼板工作桌以及歐比迪工作桌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這些工作桌不僅承載着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任務,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工作效率和質量。模具配模桌子通常採用堅固耐用的材料製造,以適應模具配模工作的高強度需求。
家居圈這6個“真香設計”,憑啥讓全網喊絕? - 天天要聞

家居圈這6個“真香設計”,憑啥讓全網喊絕?

最近刷到一篇帖子,網友曬出家裡6個“被吐槽到改進”的家居設計,評論區炸了——“這不就是我家同款痛點”“設計師是懂生活的”“早十年有這設計能少生多少氣”……這些曾被嫌棄的小物件,如今成了全家搶着用的“香餑餑”,背後藏着怎樣的設計密碼?
一年未開的空調啟用啦!專家重要提醒 - 天天要聞

一年未開的空調啟用啦!專家重要提醒

近日,全國多地氣溫逐步升高,不少人選擇開空調納涼。然而,四川成都市民李先生在開啟塵封一年的空調後,竟意外患上了嚴重的肺炎,左肺“白”了近一半,這是怎麼回事?吹3天空調感染軍團菌肺炎癥狀似感冒發燒吹了3天空調後,李先生出現肌肉酸痛、頭痛、發熱和咳嗽等癥狀。起初,他以為是吹空調吹感冒了,自行服用感冒藥,但...
安全可靠的密碼鎖,差一點將一個和睦的家庭撕的粉碎。 - 天天要聞

安全可靠的密碼鎖,差一點將一個和睦的家庭撕的粉碎。

隨着科技時代的進步,原先家中的“鐵將軍”也逐步退出了市場,變成了一種收藏品。逐步在替換成所謂的安全可靠的人臉識別電子鎖或指紋、口令、遠程控制的密碼鎖。一個家最重要的就是大門,大門上的鎖是尤其重要,所以安全可靠就被提上了議程。實際上我是不太喜
衣櫃通頂,門板就變形?試試分段式設計! - 天天要聞

衣櫃通頂,門板就變形?試試分段式設計!

全屋定製可是硬裝里最燒錢的,得好好琢磨設計。衣櫃平時不容易壞,可設計不走心的話,門板易變形。別以為隨便啥板材都能通頂,到時候變形了才鬧心。今天來看下分段式設計都有哪些款式,既好看又能減少變形的。▲定製櫃下面設計了一排外置抽屜,稍微調整下就能
重慶業主巧改“一梯一戶”:電梯間放沙發變私人客廳,引鄰居效仿 - 天天要聞

重慶業主巧改“一梯一戶”:電梯間放沙發變私人客廳,引鄰居效仿

把一梯一戶的電梯間重新裝修,放沙發變成一間“私人客廳”,想想是不是就很爽?走進重慶一位業主(@302home)家裡的一梯一戶“玄關”,一剎那讓人有些恍惚,這平平無奇的電梯間,居然被他巧妙改造成了一個私人客廳!不僅放上了一張沙發,還在四周做了柜子,兼顧一個臨時落腳休息區域的同時,又可以分擔室內的收納壓力,讓整...
小龍蝦殼別扔研磨成鈣粉養花效果超驚人? - 天天要聞

小龍蝦殼別扔研磨成鈣粉養花效果超驚人?

家人們,夏天一到,小龍蝦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那紅彤彤、油亮亮的小龍蝦,一口下去,麻辣鮮香在嘴裡散開,簡直讓人慾罷不能。我每次吃小龍蝦,都能炫上好幾斤,吃得那叫一個過癮。不過呢,每次吃完小龍蝦,看着那一堆蝦殼,我就在想,這蝦殼就這麼扔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