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一米聲音”,東城區“兒童責任規劃師”參與公共空間改造

2025年03月29日22:10:34 家居 8355

“適當拓寬路口非機動車道”“增設臨時落客島”“不要把汽車停在人行道上”“調整紅綠燈變燈時間”……3月29日,北京東城區燈市口大街及周邊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民意徵集暨“一米聲音——兒童責任規劃師提案徵集”評選活動在燈市口小學舉辦,來自大街沿線4所中小學的7組17名同學,以演講的方式展示了對大街公共空間改造的提案設計。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東城分局、東城區城管委、東城區教委、東華門街道主辦。最終,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王佳萱同學的《平安上學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楊樂川同學的《燈市口通學路》以及北京景山學校朱珠、於子墨、李昀錦、胡寶文、馬翎閣同學設計的《通學路上的困擾——燈市口大街上下學出行建議》獲得“最佳提案獎”,參與本次活動的同學們也被賦予了新的身份——兒童責任規劃師。

“與以往的環境整治提升不同,未來在燈市口大街的改造中,我們將更加關注沿街兒童和青少年需求,同時動員沿線學校、單位參與,實現街區更新的共建共享。”東城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說。本次徵集活動也標誌着東城區正式啟動全市首個兒童責任規劃師全程參與的環境建設系列活動。

傾聽“一米聲音”,東城區“兒童責任規劃師”參與公共空間改造 - 天天要聞

3月29日,東城區燈市口大街及周邊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民意徵集暨“一米聲音——兒童責任規劃師提案徵集”評選活動在燈市口小學舉辦。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高峰期通學人流達萬餘人,擁堵難題待破解

燈市口大街及周邊公共空間改造提升,是東城區2025年重點環境建設項目。提升範圍東起東四南大街,西至世紀大廈,總長度約1255米,整體改造面積約2.9萬平方米。

據東城區城管委介紹,燈市口大街不僅是生活和商業服務街區,還承擔了王府井與崇雍大街之間重要的交通功能。大街北側集中了景山學校、燈市口小學、二十五中學、一六六中學、東華門幼兒園等5所學校幼兒園,在校師生6100餘人。大街東口可通往北京協和醫院,西口可通往王府井、故宮等文旅景區。早晚高峰期間,僅通學人流瞬時就可達1萬餘人,成為備受關注的市級交通堵點之一。高峰期人車交織、行進緩慢、交通安全以及公共空間等問題長期困擾着周邊居民和單位。

“與我們以往改造的街巷不同,燈市口大街街區功能複合,通學、通勤、文旅、就醫等交通需求交織疊加,瞬時交通壓力大,有的同學提出‘晚出門5分鐘,到校就晚半個小時’。”東城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裡全年超過四分之三的天數都涉及通學交通,學校、學生和家長既是現象產生的源頭,又是治理的重要力量。

為此,東城區城管委在前期調研中,也採取了與以往不同的方式。考慮到重點是學生群體,因此要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參與熱情,了解他們的關注點,引導孩子們參與創新設計,成為推進改造提升的重要切入點。

傾聽“一米聲音”,東城區“兒童責任規劃師”參與公共空間改造 - 天天要聞

同學現場講解展示對燈市口大街及周邊公共空間改造的提案設計。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俯身傾聽“一米聲音”,讓兒童參與空間改造

今年2月開學後,“一米聲音——兒童責任規劃師提案徵集”活動正式啟動,廣泛動員周邊中小學生報名參與,以“兒童責任規劃師”身份,在家長和指導老師協助下,完成從現場踏勘、調研分析、分類整理到總結提案的全流程設計提案。

為什麼活動叫“一米聲音”?東城區委常委、副區長孫揚說,兒童視角獨特,他們站在一米左右高度看城市,能發現大人注意不到的細節,“兒童對城市的需求也與成人不同,而這些往往被忽視。所以需要我們俯身下去,貼近一米左右用心傾聽”。孫揚強調,未來燈市口大街的改造,是東城區着力改善“學醫景商”場所周邊交通的具體實踐,而“一米聲音”恰恰豐富了“一街一策”交通綜合治理的內容。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朱波介紹,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有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我們正在做的就是讓兒童行使參與城市規劃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特意將調查研究、梳理需求、剖析問題、研究設計等責任規劃師的規範工作流程,移植到活動中來,不僅讓孩子們體會‘角色扮演’、崗位體驗的樂趣,更能培養孩子們關心城市發展、關心社會公益的意識。”

對此,孫揚也表示,過去治理“城市病”,就像“全科大夫”,診治的是城市中的常見病,解決廣大市民的常見訴求。但在研究治理燈市口大街時,亟須增加“兒科”,就像兒科大夫與孩子溝通交流那樣,全面、真實、準確了解孩子的感受。“兒童責任規劃師和我們就擔負起‘兒科大夫’的職責。”

彙集150餘條通學建議,支持兒童責師參與後續環節

活動前期,通過“共繪我的通學路”意見徵集活動,承辦方共收集到來自4所學校同學的150餘條通學建議。針對通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參加活動的“小責師”們運用或風趣幽默、或充滿活力、或稚嫩可愛的語言,逐一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調研方式以及建議措施等內容,獲得了在場專家評委的點評。專家評委們認為,孩子們“用心、用腦、用情”“圖文並茂,態度認真”“分析問題有深度,非常全面”“表達方式各有特色”。

傾聽“一米聲音”,東城區“兒童責任規劃師”參與公共空間改造 - 天天要聞

專家評委現場聆聽同學們的提案設計。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經過一個小時的展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紀卓成同學的《燈市古街·暢通護航》,東城區燈市口小學侯天予、金灝帆、李澤蕤、王孝妍、閻思澄同學的“方便你我他設計”獲得了“最佳表達獎”;東城區燈市口小學范鑫潼、梁釗赫同學的“彩虹步道設計”獲得了“最佳創意獎”;東城區燈市口小學張信志、張珺賀同學的“增設信號燈設計”獲得了“最佳慧眼獎”。

孩子們的設計提案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副總李利介紹,集齊孩子們的設計後細緻歸類,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從自己的視角找到了這條街的“病灶”,主要集中在道路布局問題、交通信號問題、破損地面問題、公共空間營造問題等。在孩子們看來,燈市口大街的改造應該優先保障通學通勤的“快進快出”,其次是設施和公共空間的安全,最後是公共空間的美化延伸利用。

在建議方面,孩子們的想法也更加多樣化,如更改紅綠燈的變燈時長、增設港灣式臨停區、設置家長等候區等。“他們的想法既實用又富有想象力,讓我們看到了兒童對於友好公共空間的渴望與期待。這些設計提案不僅是對現有問題的針對性解決,更是對未來城市公共空間發展的一種探索和嘗試。”李利說。

參與組織活動的燈市口小學臧老師拿着孩子的提案作品欣慰不已,“看着他們從毫無頭緒,到現在一方在台上娓娓道來,另一方在台下加油鼓氣,我作為指導老師真的很為他們高興。”臧老師介紹,燈市口小學位於燈市口北巷最北端,交通壓力較大,學校前期也採取了一些管理措施,比如施劃彩虹通學路、錯峰接送學生等。“這次從孩子們的設計提案中看到他們更有新意的想法,對更大範圍提出了改造舉措,我們很期待後期能吸納進項目中,儘早實施落地。”

東城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針對這些“一米”痛點,着手制定具體改造方案,並繼續支持兒童責任規劃師參與後續的方案評審、施工改造、旁站監督、驗收體驗等工作環節,並以此為契機探索和完善兒童參與城市治理的特色機制,加快推動兒童友好的公共空間改造。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付春愔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 天天要聞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在東京銀座的精品店裡,我遇見了42歲的山田女士。她正專註地擦拭着僅有的三支口紅,這個動作持續了整整十分鐘。當得知她曾是奢侈品櫃姐時,這個場景的隱喻意義突然顯現——原來真正的精緻,始於對物的敬畏而非佔有。神經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35-55歲群
26.98萬-31.98萬元!廣汽昊鉑HL上市發布 - 天天要聞

26.98萬-31.98萬元!廣汽昊鉑HL上市發布

4月12日,“2025廣汽科技日暨昊鉑HL上市發布會”在廣州盛大舉行。廣汽集團聚焦“安全”主題,首次公開“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在智能化時代以全鏈路的安全研發體系、全域安全技術和全時安全保障,樹立智能汽車安全新標杆。此外,廣汽發布了由12款車規級芯片構成的芯片產品矩陣,並正式發起“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
31歲姐姐“去客廳化”的家:中式客廳不做電視牆做書櫃,太有韻味 - 天天要聞

31歲姐姐“去客廳化”的家:中式客廳不做電視牆做書櫃,太有韻味

你喜不喜歡去客廳化的裝修呢?最近,我還真看到了一位31歲姐姐,曬出了自己家去客廳化的裝修,真的讓人眼前一亮!這間中式風格的客廳,不僅沒有老舊俗氣的感覺,反而充滿了雅緻韻味,從顏值到實用性都可圈可點。不得不說,這也是我最近看到過最好看的中式風裝修之一了,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一起來看看~【去客廳化做書架...
告別擁擠!這4款傢具,小戶型家庭能扔就扔 - 天天要聞

告別擁擠!這4款傢具,小戶型家庭能扔就扔

無論房子大小,軟裝布局過程中,該捨棄就要捨棄,換一種全新的設計思路,讓家更舒適好住。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01捨棄餐廳餐桌小戶型中,如果餐廚空間面積小,可將其打通做島台設計,既能增加操作空間,又滿足用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