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2020年05月28日18:44:03 歷史 1671

1934年8月2日,德國魏瑪共和國的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去世,作為德國總理的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接任,宣布自己為第三帝國總理並代行總統職權,隨後立法當上了德國元首,納粹德國由此正式成立。希特勒上台後,便立即廢除了《凡爾賽和約》,隨即開始重整軍備,收復失地,建立起了一個以日耳曼民族為主的“德意志第三帝國”。那麼,為何希特勒會把自己的帝國命名為“第三帝國”呢?其實在此之前,德國還有兩個強大的王朝,下面咱們就一起去了解下這兩個“帝國”。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這是一個存在於962年至1806年橫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曾在巔峰時期覆蓋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勃艮第還有弗里西亞等地區,該國的前身為東法蘭克王國,首任皇帝為奧托一世,後在巔峰時期被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後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羅馬教皇為了爭奪主教繼任權發生了激烈鬥爭,雖然因為內鬥消耗了不少的國家元氣,但帝國和教會在共同維護封建制度方面,始終是保持緊密合作的,他們為稱霸歐洲,曾多次入侵意大利,而這曠日持久的戰爭,更是消耗了帝國的大部分實力。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帝國中期,中央權力開始衰落,各諸侯、騎士和城市間的紛爭、內訌連綿不斷,並出現了許多獨立的封建領主,而當時的羅馬帝國皇帝對其直轄領地外的封建諸侯是沒有管轄權的。隨後,勃艮第和意大利一同宣布脫離羅馬帝國,全國各地也開始了割據紛爭,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儼然成為了一個徒具虛名的政治組合。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帝國後期,為了加強神聖羅馬帝國中央集權方面,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試圖重振帝國往日的雄風,但終因無法將哈布斯堡家族利益與帝國利益區分清楚,諸侯們並不支持他的政策,最後以失敗而告終。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一世的軍事打擊下名存實亡,後來,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正式宣告德意志第一帝國滅亡。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第二帝國:德意志帝國,當年神聖羅馬帝國覆滅後,霍亨索倫王朝完成了德意志的再次統一,帝國由27個領地構成,其中普魯士王國占帝國大部分地區並擁有最多人口。曾在巔峰時期是歐洲傳統五大強國和世界列強之一,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是僅次於美國的存在,其實力還超過了英國和法國。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任宰相,隨後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法案,並通過普法戰爭,從法國掠奪了約50億金法郎的戰爭賠款、阿爾薩斯以及洛林的鐵礦和鉀礦,以及接受和應用其他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經驗,使帝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 天天要聞

威廉二世上台後,俾斯麥被解除了首相職務,隨後這位年輕的皇帝開始積極實行帝國主義政策,並接連與英國、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國發生衝突,從此,歐洲大陸上正式形成兩大陣營對峙的情勢,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徹底爆發。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德意志帝國也由此土崩瓦解,威廉二世被迫流亡荷蘭,最後於1941年6月5日因病在荷蘭的多倫病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