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嬪妃所穿的“花盆底鞋”,除了方便皇帝,還有很重要的用處
相信看過清宮劇的觀眾都知道,滿清貴族女子都會穿着高高的花盆底鞋,尤其是後宮的妃嬪們所穿的花盆底鞋不僅樣式和材質不同,高度也會有所差別,這種花盆底鞋和我國古代歷朝歷代女子所穿的鞋子都不同,其實清朝的嬪妃之所以會穿着花盆底鞋除了方便皇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這也是她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清朝的女子都穿着長長的旗服,如果不穿花盆底鞋很容易讓衣服拉到地下,不僅行動不便而且很容易弄髒衣服,但是穿着花盆底鞋不僅能夠撐起來衣服,還會顯得身材非常窈窕婀娜,而且嬪妃們穿着花盆底鞋雖然走路會不方便,但是有宮女的攙扶,更加顯得她們身份尊貴,每走一步都非常優雅,所以滿清女子很以她們的花盆底鞋為榮。
慈禧就非常喜歡花盆底鞋,甚至為洋人穿不上她們的鞋子感到遺憾,其實在後宮中根據位分和等級的不同,嬪妃們所穿的花盆底鞋高度和材質都是不一樣的,身份越尊貴,她們的花盆底鞋上珠寶和配飾就越多,所以皇帝能夠通過她們所穿的鞋子很快分辨出來她們的身份和等級,畢竟後宮嬪妃太多,一個個記起來很不容易。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原因,滿清貴族女子穿花盆底鞋還有一個重要的用處就是防止纏足,我國古代一直都有纏足的陋習,到了清朝這個陋習更加嚴重,幾乎所有漢人女子從小就要纏足,滿清入關後曾禁止纏足,但是屢禁不止,於是滿清貴族的女子穿花盆底鞋也是對纏足的一種反抗,因為纏過足的女子是沒有辦法穿花盆底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