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2025年06月12日14:52:05 歷史 1226

文/萬物知識局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革命時期身為愛國將領在普通民眾心中是有着極高地位的,但是在蘇振華的人生閱歷上他卻因為自身原因而在未來岳母家屢屢碰壁。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在別人都希望女兒能夠嫁給英雄時,陸迪倫的父母卻完全相反,她堅決反對女兒的這段戀情,而其中的緣由也是令人深思,作為母親或許只是希望女兒能夠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而這一點看似簡單,蘇振華卻無法給予陸迪倫,只因兩人一旦結婚,陸迪倫就要承擔起照顧蘇振華前妻孩子的責任,那麼兩人最終的感情又將何去何從呢?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蘇振華作為開國上將,他的感情經歷卻是令人唏噓,前兩次婚姻都以失敗告終,第二次婚姻女方更是毫不猶豫的選擇要與其離婚。

在經歷兩次婚姻後唯一留給蘇振華的就是六個孩子,而這也成為了他第三段婚姻的“阻礙”,即便是毛主席勸說,可奈何未來岳父岳母不同意蘇振華也只能暗自努力。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蘇振華在大眾心中或許並不陌生,他曾參與過多次戰役,並且也獲得了許多表彰,他的人生經歷充滿坎坷,婚姻生活也異常“不幸”。

蘇振華出生於湖南一個貧寒的家庭,而那時一直都崇尚多生多育,即便是家中已經揭不開鍋了,生孩子卻也並沒有得到限制。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在蘇振華出生前家中就已經有了6個孩子,因為他排行老七,所以父母也叫他“蘇七生”,那時候取名字也是非常隨意的。

為了能夠貼補家用,年僅6歲的蘇振華就開始割草放牛,而等到年紀再大一些能夠從事體力勞動後,蘇振華也開始做農活。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不過正因家中貧寒,他也不甘願一生就如此度過,為了改變命運他在1926年就選擇加入了兒童團,並在次年成為了少年先鋒隊中的一員。

在1930年蘇振華就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並參加了長沙戰役,因為作戰勇猛他也在同年的11月就成為了共產黨的一員。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從那之後蘇振華就開始投入各項戰役中,每一次作戰他都頑強衝鋒,哪怕是受傷他也堅持不撤退,那時他一直講究的就是“輕傷不下火線”。

雖說從小他並沒有接受文化教育,但在加入紅軍後他也獲得了學習的機會,在1936年他進入了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由於此次機會來之不易,蘇振華也十分珍惜,每次考試他都認真對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就連毛主席都曾讚譽他是“工農分子知識化的典型”。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蘇振華在學習文化課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面對每一次派遣,蘇振華都嚴陣以待,由於加入紅軍的時間比較早,他參與的戰役也非常多。

其中我們非常熟悉的就有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東征戰役等等,因此在1955年授勛儀式中,蘇振華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然而命運也彷彿在和他開玩笑,給他開了一扇窗,卻關上了一扇門,他獲得了國家給予的榮譽,然而在婚姻大事上卻始終備受波折。

蘇振華的原配夫人和他並沒有太多感情,只因母親的堅持才不得已將他娶進家門,原配名叫余嬌鳳,她是蘇母的養女。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之所以強制要求蘇振華和她結婚也是為了給蘇家留個後,雖說極不情願,但奈何拗不過母親,也只能選擇結婚。

新婚當夜,他們二人都“各有心事”,婚後余嬌鳳也是盡心照顧蘇家父母,但這並沒有打動蘇振華,幾天後他還是選擇和紅軍一起離開,去追逐自己的信仰與目標。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而讓蘇振華沒想到的是余嬌鳳竟然真的懷上了自己的孩子,在他離家的第二年,余嬌鳳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奈何命運捉弄,這麼好的姑娘卻死於難產大出血。

那時候的醫療條件非常差,加上蘇家的經濟狀況並不好,面對這樣的情況,余嬌鳳也只能是“含淚等死”。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余嬌鳳離開以後,孩子就交由了蘇母撫養,並且後來因為蘇振華多次輾轉,交通又十分閉塞,蘇振華就幾乎是與家中斷了聯繫。

本以為自己要孤獨一生的他卻迎來了此生的“第二春”,在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期間,蘇振華因為表現優異被毛主席公開表揚。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也正因如此,他的品格和能力也吸引了不少女同志,其中就包括了他的第二位夫人孟瑋,那時蘇振華擔任了大隊長,孟瑋是他的隊員之一。

兩人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也逐漸產生了情愫,加之那時蘇振華已經長大,對於情愛一事也有了回應。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在日常勞作中,他會貼心的將孟瑋背上的煤炭分在自己的筐里,以此來減少她的負重量,不僅如此,平日里蘇振華接觸到的好東西也都會留給孟瑋。

孟瑋那時還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面對蘇振華的貼心照顧,心中也十分甜蜜,儘管兩人之間還存在着年齡的差距,但孟瑋還是選擇與蘇振華在一起。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兩人在1940年經過組織同意後就結為了夫妻,這一年蘇振華已經28歲,而孟瑋才19歲,對於感情蘇振華已經經歷過一次失去,因此倍感珍惜。

然而孟瑋卻是初嘗愛情,在懵里懵懂的狀態下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或許從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兩人的婚姻不會長久。

一人渴望愛情,另一人卻渴望踏實的家庭,在婚後兩人也度過了很長時間的美好時光,孟瑋更是接連生育了7個孩子。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不過大女兒因為條件太差,營養跟不上,最終早夭,只留下了六個孩子由孟瑋一直照顧着,孩子出生後,孟瑋的重心就慢慢轉移到了家庭上。

而此時的蘇振華卻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因此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中,忽略了家庭和孟瑋的感受。

對於孟瑋來說即便是生兒育女,但是在內心深處她還是那個渴望愛情的姑娘,蘇振華的平淡讓她難以接受。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從那之後兩人的爭執就越來越多,蘇振華也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中,等到蘇振華好不容易回到家中,以為能夠等來妻子的關心,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孟瑋想要離婚的請求。

蘇振華以為這只是孟瑋對自己常年不關心她的一次“抗議”,所以也只是在平時生活中開始對她慢慢關心,沒曾想孟瑋竟是鐵了心要和他離婚。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在1957年,孟瑋再次提出離婚,而她這次也說出了想要離婚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她失散多年的初戀還在苦苦等待她,這樣的浪漫和痴情打動了孟瑋。

然而實際上這些都只是孟瑋編織的謊言,她只是想要逃離如今重複且枯燥的生活,蘇振華一直苦苦挽留,希望她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要離婚。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奈何孟瑋卻是鐵了心,甚至連孩子都情願不要,最終蘇振華在無奈下只得簽署那份自己拖了兩年多的離婚申請報告。

從那之後孟瑋獲得了自由,而蘇振華卻開啟了又當爹又當媽的生活,一度生活都非常艱辛,長此以往,就連毛主席都看不下去讓他再找一個。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在蘇振華動搖時遇到了最後一任夫人陸迪倫,而令蘇振華意想不到的事這段婚姻還沒有開始就遭受了“阻礙”。

陸迪倫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舞蹈演員,自身條件也非常好,在文工團工作,性格溫柔又開朗,不僅如此,她的父母也都是知識分子,家庭氛圍和教養都非常出色。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儘管蘇振華深知陸迪倫比自己小23歲,可他還是抑制不住的心動了,兩人在幾次接觸後,雖說都非常滿意,但是此時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陸迪倫的家中非常反對兩人交往,不僅是她的父母,就連她的哥哥也不同意,哪怕此時的他是海軍領導,身份地位都極高。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但是對於父母來說,離異帶着6個孩子,年齡上還有如此巨大的差異,無論怎麼看,女兒嫁過去都只會受苦,因此說什麼也不同意。

而此時陸迪倫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猜忌,不少人都懷疑她的“品德”有問題,畢竟如此年輕又從未婚配的女子怎麼會心甘情願嫁給三婚的男子。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一時間陸迪倫愛財、貪圖蘇振華地位的謬論也憑空出現,看到女兒還未嫁過去就要遭受非議,更加堅定了陸迪倫父母絕不同意的心。

儘管後來在周總理的勸說下,兩人還是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陸迪倫也迎來了新的挑戰,那就是蘇振華的六個孩子都非常“討厭”她,將她視作“壞人”。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在孩子們心中陸迪倫霸佔了母親的位置,因此在家中從未給她好臉色,甚至一度將陸迪倫鎖在屋外,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抗議”。

不過對於此事陸迪倫卻從未埋怨,一直盡心儘力的照顧孩子們,哪怕是後來有了自己的兒女,陸迪倫也沒有偏心,反而儘可能的將好東西都留給哥哥姐姐們。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孩子的心並不是石頭做的,你對他們好,真心他們自然能夠看見,孩子們也在日復一日的溫暖中選擇接受了這位“母親”。

陸迪倫用實際行動向曾經質疑她的人證明責任和愛的前提是理解與珍惜,步入婚姻的理由從不是身外之物,而是彼此給予的浪漫承諾與互相懂得。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她雖然比蘇振華年紀小,但是卻有着異於常人的堅毅,面對質疑、面對刁難她都毫不退縮,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婚姻的選擇並沒有標準答案,一切答案都在彼此的理解與包容當中。

參考資料:

現代快報——彭德懷親自為“蘇七生”改名“蘇振華”

1959年,48歲開國上將愛上25歲女舞蹈演員,女方父母堅決不同意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女演員遠野凪子近日疑似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45歲。7月3日,遠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公寓拜訪,卻始終無法與她取得聯繫。助手隨後聯繫公寓管理公司並報警。警方在室內發現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爛的女性屍體,現場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根據狀況判斷其死亡已有幾天時間,警方不認為存在被害...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着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着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