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節不立,何以立國?——再論投降派的軟骨病與民族脊樑的重塑

2025年04月10日14:34:03 歷史 1396

氣節不立,何以立國?——再論投降派的軟骨病與民族脊樑的重塑

(望北辰)

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展櫃里,陳列着方誌敏烈士《可愛的中國》手稿,斑駁的墨跡中依稀可見"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的豪言。與之形成刺眼對比的,是南京靜海寺南京條約》簽約場景復原中,滿夷清廷官員顫抖的筆尖在喪權辱國條約上留下的墨痕。歷史的長卷早已證明:一個民族的脊樑,不在於門閥士族雕樑畫棟的豪宅,而在於萬千布衣胸中的浩然正氣。

氣節不立,何以立國?——再論投降派的軟骨病與民族脊樑的重塑 - 天天要聞

投降主義的千年病灶!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燕雲十六州拱手契丹,自稱"兒皇帝",開創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惡例。這種"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的綏靖思維,在鴉片戰爭時演化成耆英之流"撫夷局"的諂媚嘴臉。李鴻章在《馬關條約》談判時哀嘆"台灣終不能保",卻對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噤若寒蟬。這些歷史鏡像中的軟骨病,本質都是既得利益集團將私利凌駕於民族大義之上的必然選擇。

當代投降派的三重面具!某些資本集團在境內肆意擴張時豺狼成性,面對國際競爭卻如待宰羔羊。某地產大亨在國內強拆民宅時氣焰囂張,其子在海外豪擲千金購置莊園時卻對當地法規卑躬屈膝。某互聯網巨頭在國內市場壟斷時張牙舞爪,面對西方制裁時立即將核心數據拱手相讓。這種"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雙面做派,恰似《鹽鐵論》所諷"內不能附親百姓,外不能威制四夷"的腐朽官僚。

氣節不立,何以立國?——再論投降派的軟骨病與民族脊樑的重塑 - 天天要聞

重塑民族精神的淬火之路!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下"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這種氣節在當代化為華為面對芯片斷供時的"備胎計劃"。抗美援朝戰場上,楊根思抱着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壯舉,與某些"精英"鼓吹"中美夫妻論"的諂媚形成雲泥之別。當黃大年放棄劍橋優渥待遇歸國研發深地探測裝備時,他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擔當。

歷史的鐘擺從未停歇,從虎門銷煙的熊熊烈火到孟晚舟歸國專機上的中國紅,民族氣節的傳承始終在血與火中淬鍊。那些企圖在五星紅旗下暗藏白旗的投機者終將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因為中華民族的基因里早已鐫刻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密碼。當新時代的朝陽噴薄而出,我們要讓每個中國人都成為方誌敏筆下"歡歌代替悲嘆,笑臉代替哭臉"的脊樑。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