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起,全國僅剩北京還能發電報!營業廳意外成打卡地

2025年04月09日14:30:24 歷史 8255

杭州將於5月1日起全面停止電報業務,屆時北京將成全國唯一可以提供發報業務的城市。記者發現,這一消息傳出後,不少北京市民特意趕到營業廳,與杭州的親朋互相致電,平均每天能發出七八十封電報。

在北京聯通西單營業廳的一層,指引牌上除了有“寬帶業務”“移動業務”等字樣,還專門有一欄寫着“電報業務”。“電報是在這裡發嗎?”“現在還能發電報嗎?”前來問詢的市民絡繹不絕。“能,包括標點符號、手機號在內的每個字符0.14元,您在這兒填上就行。”工作人員一邊耐心解答,一邊遞上需要填寫的電報單。有人手裡拿了十幾張電報單,一邊看着手機一邊填寫。

“五一”起,全國僅剩北京還能發電報!營業廳意外成打卡地 - 天天要聞

電報單

在營業廳的櫃檯上有個藍皮文件夾,裡面夾着厚厚一疊電報單。“這些都是這幾天市民發的電報。自從杭州要停辦電報業務的消息傳開,我們這裡的電報業務量從每天不超過二十封增加到了七十餘封,多的時候甚至能達上百封。”營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中發往北京本地的電報佔60%,剩下的40%幾乎全是發往杭州的。“有人在電報中寫下生日祝福,有人寫着‘再見了時代’,有的人顯然沒想好寫什麼,發出的電文是‘見報速回微信’。”

這位負責人介紹,目前可以接收電報的地區包括河北、山東全境,以及北京、合肥、福州、廣州、杭州等城市。現在的電報業務僅在工作日辦理,市民可提前來電諮詢具體辦理時間。

“現在很多杭州市民都在社交平台上找北京的人互發電報。”專門代別人發電報的李先生,一邊在電報單上抄寫手機里杭州市民發來的寄語,一邊告訴記者,找他代發電報的杭州市民每天少則三四位、多則十餘位。

“我給自己發了一封電報,也給杭州和濟南的朋友各發了一份‘有急事速回微信’的電報。”26歲的王女士專程請假趕來發電報,她說這是她人生第一次發電報,感覺在都用微信的年代發一份電報很有儀式感,以後她還想再來體驗體驗。

“五一”起,全國僅剩北京還能發電報!營業廳意外成打卡地 - 天天要聞

市民前來體驗發電報

“80年代中期是北京電報業務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能收發10萬封。”北京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僅剩一台電報機了,由於業務萎縮,專職電報員也早已退休,所有的電報員都是兼職服務。“發電報的價格,從1992年開始到現在一直保持着每個字0.14元。”該負責人說,如今電報正在從傳統的“應急通信”向現代的“情感連接”轉型,北京聯通將繼續保留電報收發業務,並探索將電報融入旅遊紀念、文化活動等特定場景,賦予它新的應用場景和意義。

來源:北京日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 - 天天要聞

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

“路易·艾黎中國情”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王文元行紀之二: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1943年,路易·艾黎的西行。在山丹,他發現了一片世外桃源。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 天天要聞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來源:史入人心黃河積石峽附近,考古人員的手鏟下,一件形制古樸的石制工具重見天日。經檢測,這件被淤泥包裹了四千年的工具,正是上古治水所用的“耒耜”。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河南禹州瓦店遺址,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與祭祀區正靜靜訴說著王權初立的威嚴。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蔣志格齊王榑 按《明外史本傳》:齊王榑,太祖第七子。母達定妃。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十五年(公元1382年)就藩青州。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命王率護衛及山東徐、邳諸軍從燕王北征。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復率護衛騎士出開平。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田秀琴老人16歲時繼承父親遺志,走上抗日道路。本報記者 孫穎攝“父親說,‘我去引開敵人’,就再也沒回來!”96歲的田秀琴老人,回憶起83年前父親引開“掃蕩”隊伍犧牲的壯舉,依舊難掩激動。出生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的她,16歲時選擇繼承父親遺志,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 天天要聞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目前,歐洲多地被“熱穹頂”籠罩,高溫從地中海蔓延至英國、德國等國。截至6月30日,法國96個行政區中84個發布橙色高溫預警,16個進入紅色警戒。酷熱使埃菲爾鐵塔鋼結構受熱膨脹,塔體短暫向受光側偏斜,夏季熱脹可位移約20公分,冬季冷縮縮回10公分,晝夜溫差下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