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2025年07月02日22:12:06 歷史 1930

說到李登輝的離世,其實很多台灣人,包括不少大陸的朋友,最早聽到的消息,都是一句挺荒誕的話——“喝牛奶嗆到了,送醫院半年沒出來。”

你要說這是哪位普通老人家,家人和朋友頂多是擔心一下,圈子外人不大會關注。

但這人叫“李登輝”,那就不是一般的小事。畢竟他一輩子的標籤太多了:國民黨前主席、“台獨之父”、台灣地區首位“民選領導人”、政壇大變革的推手……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時間回到2020年2月初,那會兒其實正好碰上新冠疫情初起。人心浮動,消息真假難辨。就在這節骨眼上,島內突然冒出來一個傳聞:李登輝在家喝牛奶嗆着了,送醫急救。

第一反應,很多人都覺得沒啥大不了。誰家老人沒被水嗆過?喝點牛奶出點岔子,咳兩下也就過去了。可偏偏這事發生在快百歲的李登輝身上,後續就完全不一樣了。

很快,台北榮民總醫院門口,開始有越來越多媒體守夜。醫院內部消息一向封得死,但外頭的八卦和小道卻滿天飛。有人說李登輝“沒事了”,有人卻斬釘截鐵地說“他活不過這個月”。醫院方面幾乎滴水不漏,只是偶爾透出口風,說“還算穩定”,但什麼叫“穩定”,大家心裡其實都明白。越是大人物,越是臨到頭的時候,消息就越玄乎。

可醫院外守候的媒體隊伍一天比一天多,李家和政壇重要人物頻繁出入醫院,官方還拚命放出“希望很大”之類的說辭。其實島內有點常識的人都懂了,這下真的懸了。

97歲的老病號,哪有那麼多“希望”?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其實李登輝那時已經97歲,說句實在話,誰也不敢指望一個快百歲的老人還能扛得住大病。

很多人都忽略了,喝牛奶嗆到,對於年輕人,充其量就是咳幾下,最多去醫院吸點氧。但對於老人,特別是年紀大到這個份上的,真是要命的事。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往往就是這樣來的,很多老年人就是從這一步一頭栽下去,再也沒爬起來。

更別提李登輝的身體一直不算好。他有遺傳性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史,五十多歲就查出來這些毛病,後頭幾年三天兩頭進醫院。

2011年查出大腸癌,做了手術;2013年又裝了椎動脈內支架(據說當時是世界上最高齡的手術病例之一);2018年摔倒住院、休養快一年才敢出門。能活到97歲,現代醫學幫了大忙,但身體基本就是風中殘燭了。

這次牛奶嗆到後,醫生診斷是吸入性肺炎和心衰,又接着並發了肺積水、急性腎損傷。醫生想用抗生素都不敢下重葯,怕他身子撐不住。慢慢地,病情越來越反覆,到2月下旬突然又心因性休克,送進急救室後全靠呼吸器、插管勉強維持。

主治醫師後來回憶,剛住院那陣,李登輝還能用眼神和別人交流,但慢慢地,人就完全離不開呼吸器,休克越來越頻繁,清醒時間越來越短,到最後,已經對周圍人和事幾乎沒啥反應了。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其實整個上半年,島內社會都在等一個答案。

“李辦”總說“沒事”,但連一張近照都不敢發。以前蔣介石住同家醫院的時候,哪怕身體再差,媒體都能拍到他坐着椅子、參加個小活動,照片起碼能穩住輿論。李登輝這回連這種操作都沒有,外界能得到的信息就只有醫院門口的媒體動向。

中間還有段時間網傳什麼“病危診斷書”,官方既不證實,也沒真闢謠。到了7月,醫院樓下的媒體更多了,“李登輝已經死了”的流言在網絡上一輪接一輪。

其實這時候,島內的政界大佬——包括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這些人——紛紛組隊進醫院,李家親屬也長時間停留。這種種跡象,外行人都能看出來,事情到了最後關頭。

7月30日晚上七點多,終於有了確定消息——李登輝搶救無效,去世,享年97歲。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醫院方面終於開了口,詳細說了這半年的病情發展:最初吸入性肺炎、心衰,後面反覆感染、肺積水、腎損傷,最終導致敗血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

主治醫生也承認,從2月到7月,李登輝的病情始終沒有大起色,昏睡時間越來越長,到最後離不開機器,神志也基本不清。

臨終那兩天,他的妻子、家人、牧師都守在身邊,直到醫院實施“拔管”,李登輝在親屬和牧師的陪伴下,結束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有媒體後來翻了他的病歷,發現這十年李登輝頻繁住院,跌倒、癌症、心臟病、支架手術,幾乎每年都有大毛病。說他是現代醫學的“奇蹟”,其實也不為過。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這麼長時間,李登輝的團隊、家屬、醫院為何都死守消息,不肯對外公布真實病況?

據傳,早在2月中下旬,李登輝其實已經神志不清,全靠儀器維持生命體征。島內政界相關人士和家屬都心知肚明——以他的身體狀態,恢復的希望已經很小了。但大家選擇“拖”,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希望能熬到疫情過去,方便各路政要、媒體大做文章,最大化“政治收益”;二是擔心真實病情公開,會引發島內社會震蕩,甚至引起輿論失控。

到6月底,李登輝一度因為肺積水排除、神志恢復讓家屬和支持者重燃希望,但事實證明那只是“迴光返照”。到了7月29日病情惡化,7月30日終於“拔管”離世。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李登輝的葬禮規格極高,被安葬在五指山軍人公墓。追悼期間,眾多“台獨”政客前往醫院追思大廳弔唁。在他們眼裡,李登輝是“台獨事業的導師和偶像”。蔡英文等政界人物高規格參與悼念,日方代表甚至比很多其他國家還積極。

但實際上,島內外對於李登輝的評價分歧巨大。

他在任時積極推動“本土化”“兩國論”,公開鼓吹“台獨”,和大陸的關係持續惡化。卸任後,國民黨把他開除出黨,他轉而做“台聯黨”精神領袖,繼續高調“謀獨”,直到晚年仍舊發表激進言論。

但李登輝死後,不少媒體直接給了“蓋棺論定”的結論——“台獨之父”、“黑金政治開創者”、“精日代表”、“台灣社會撕裂的始作俑者”這些詞彙頻頻出現在報道里。

比如新華社直接點名:李登輝根深蒂固的“皇民心態”,早年“22歲以前是日本人”,加入日軍,家族成員進靖國神社——這種公開姿態在島內外都被不少人詬病。

他在政壇通過“黨同伐異”、黑金政治,搞權力鬥爭、買票、分裂藍營,最終導致國民黨失去執政權,台灣整體社會、經濟環境每況愈下。

即便是他的政治對手,也很難給他一個“正面”評價。洪秀柱等藍營大佬公開表示,希望李登輝的離世,能代表“價值混亂時代的終結”。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剝去所有政治標籤和爭議,其實李登輝的晚年狀態,和島內很多普通老人並沒有本質區別——

孤獨、體弱、多病,住在台北豪宅,偶爾在媒體出現時都是輪椅加保姆。

2018年那次跌倒以後,基本就再也沒能真正站起來了。晚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醫護陪護和機器監控下度過的。偶爾能清醒交流,家人也會覺得是“天大的福氣”。

更現實的是,晚年李登輝其實還有一堆官司纏身,比如涉及國安密賬案,侵佔700多萬美元,雖然法院判他無罪,但他的親信劉泰英卻鋃鐺入獄。

即便如此,李登輝最後這些年吃穿用度都不缺,醫院、看護、醫療資源都屬於“特級待遇”。

他一生爭議無數,肉體上卻算是“全屍”離開,家人、門徒、政敵、媒體,各有各的說法。但在普通台灣人的記憶里,李登輝留下的,是一個分裂、動蕩、爭吵不斷的“後李時代”。

參考文獻:

《李登輝最後的日子:2月17日後就開始以呼吸器、插管維生》;陸詢(鳳凰網《台灣日月談》特約作者)

《快訊/李登輝今晚7時24分去世!終年97歲》;海峽導報;2020-07-30

《蓋棺論定李登輝 最終成了中華民族罪人》;新華社;2020-07-31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