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2024年04月17日09:45:04 歷史 1781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前言

清軍有沒有信用可言呢?石達開出走後與清軍再次交手,接連多次他都是連連敗退,手中的兵力也便損失了大半,無奈之下只能與清軍談條件。他要的不過是保全他手下弟兄們的命,可最後他自己連帶妻兒一個不留。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遇上這種情況的太平軍將領絕非石達開一人,而還有一人所遭受的非議和石達開不分上下。因為他自己投降後被李鴻章所殺,在世的女兒則和外國人結婚了,生下的兒子竟成為了我國的一大罪人,受人詬病。

那麼,此人是誰?又為何投降清軍呢?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一、投降之將郜永寬

太平天國運動開始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成為鎮壓這一起義運動的重要力量,慈禧太后更需要他們來穩定自己的地位。

李鴻章手下最有力量的一支隊伍肯定是淮軍,並且在李鴻章的關係作用下,淮軍的籌備、組建工作還是比較順利的。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後來李鴻章去到上海後,也沒有鬆懈下來。裝備上李鴻章則加入了一些先進裝備,而隊伍的招募工作同樣也沒有落下。

這樣一來,淮軍的戰鬥力被大大提高,而隊伍的擴軍任務也在江蘇發展了起來。最有力的是上千人的隊伍發展到了數萬人,可以說是清軍的一支強大的後備力量。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就太平軍與淮軍的裝備等對比來看,顯然太平軍要差出不少,可終究是逃不過一戰

這不除了李鴻章組建的淮軍,他們又聯合了外國軍隊,也就是後來組建的常勝軍。李鴻章自然在其中的地位不低,但是時局在變化,他又身處上海,地位還是要不斷鞏固才行。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如此,李鴻章從多方面下手,不僅與眾多官員達成了一定的聯繫,更在軍制等方面上做出了眾多規劃。

可以說只要是李鴻章想要完成的,恐怕沒人敢阻礙,並且他的手段也不一般。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李鴻章順勢而為,在駱國忠投降後,自然要乘勝追擊,朝着太平軍所佔的其他地區進行攻打,很快崑山常熟等地收入囊中,而蘇州也岌岌可危。

而蘇州太平軍的守將就是開頭投降被殺之人-郜永寬。顯而易見,殺他的人也便是李鴻章。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蘇州這時被李鴻章的一路軍隊緊盯,不久李秀成所帶領的太平軍便失利,太平軍顯然大勢已去。即使清軍進攻,郜永寬應戰、守城,肯定是難以取勝的,在這一處境下,郜永寬開始盤算投降計划了。

與之秘密溝通的則是程學啟,郜永寬與眾人聯合後,譚紹光很快被殺,要知道譚紹光是蘇州的城主,城主被殺害,蘇州城顯然就先被控制到郜永寬的手中了。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不久,郜永寬便開城投降。原本是投降之將,李鴻章也沒有想着要殺害,但在特殊時期,他們得做到聽話。可郜永寬等投降之人則不接受剃髮,這不顯然和清軍對着干。

甚至是說他們還是放不下手中的權力,還想着謀得一官半職。這樣如何不讓李鴻章乃至清軍忌憚呢?畢竟能留他們一命就不錯了。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不過,李鴻章也是行動迅速,不久就將郜永寬等人誘殺了。

二、郜永寬的後代

不過比石達開幸運的是,郜永寬的女兒保全了性命,甚至最後還嫁人生子了。

郜永寬死後,他的家人被人收留,足以安穩度日。並且他的女兒嫁的還是一個英國人的後代,名叫馬格里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前面我們有提到與李鴻章聯合的隊伍中,有一個外國隊伍,也就是常勝軍。馬格里原本是在英軍中任職的,不過後來辭職到了常勝軍中做做起了秘書。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這才與淮軍、太平軍等有了聯繫。特別是與淮軍,因為馬格里後來效勞的就是淮軍,而李鴻章對他也非常的信任。不管馬格里成還是敗,似乎一定程度上是掌握在李鴻章手中的。

畢竟有用的時候加以重用,無用的時候捨棄是人之常情,而放在李鴻章的身上就更不用說了。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馬格里在娶了郜永寬的女兒後,在1867年有了他們的兒子。據說馬格里兒子的名字是李鴻章取的,畢竟不管是馬格里還是郜永寬的女兒都算是他的手下、小輩,他確實擔當的起。如此根據子承父業,給其兒子取名為“馬繼業”。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但馬繼業可真的不如他的父親,因為馬繼業所做讓人所不能忍受。因為他父親的原因,他雖然生在我國,但容貌上卻偏向外國人,這樣與其他小孩的差異明顯,在當時年代更是一度讓他遭受非議。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這份心理陰影種下後,馬繼業生出了仇視的情緒。隨後他就做出了危害我國的事宜,首先他幫助英國人,其中我國和印度的邊境線便是他幫助的。他的做法無疑給了他國可乘之機,更給我國帶來了危難。

而後馬繼業還將矛頭對準到了我國重要的文物上,竟聯合起了外國人來大肆掠奪。種種事件,馬繼業所做足以讓人悲痛,更被後世所詬病。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三、李鴻章的影響

最後說回李鴻章,李鴻章“殺降”之舉的影響巨大。首先拿郜永寬來說,郜永寬是太平軍將領。其後太平軍岌岌可危的時候還有很多,自然就還會有太平軍將領蠢蠢欲動。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不是說會進攻清軍,而是必要的時候保全性命,投降清軍。李鴻章這一殺,自然就會有將領認為即使投降了,也難逃一死。如此原本有投降意願的太平軍將領恐怕會選擇與清軍鬥爭。

所以對於李鴻章來說,似乎有點得不償失。但是就當時江南的情況而言,太平軍的駐紮地迎接的是接連陷落的狀況,所以對於太平軍將領來說可能投不投降,終歸是難逃一劫的。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所幸投降的話,可能還會有一線生機,一定程度上說影響還是不大的。不過這件事情還是影響了李鴻章和戈登的關係,常勝軍就是戈登帶領的,李鴻章後面的行動勢必還會用到他,甚至是助自己一臂之力。

為此,李鴻章同樣也做了不少善後工作。總之李鴻章是能進能退,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請罪都是有可能的。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李鴻章不乏在後世留下了罵名,卻也為清朝做出了不少貢獻,馬格里一定程度上也做出了一番功業,要說有沒有貢獻?肯定也是有的,其中洋務運動展開時,他不乏就是一個重要力量,但他的兒子馬繼業卻讓人大失所望。

被李鴻章處死的太平軍叛將,其愛女被洋人帶走,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 天天要聞

結語

縱觀郜永寬的結局,恐怕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但好在他的家人得以保全。但不好的是他的外孫馬繼業這麼看來就是一個讓人詬病的罪人,對於我國造成了一定的危難,便會永遠背負罵名。

不得不說郜永寬投降與馬繼業所做也不是沒有相同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