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與寡婦通姦,哪料鬼魂也出軌

2023年04月25日20:15:02 歷史 1358


唐朝年間,新繁縣令的妻子不幸病逝。在為妻子辦喪事時,請了幾個女工給妻子做壽衣。

其中有一名女工,容貌秀麗,如花似玉,光彩照人,縣令一見之下就挪不動步了。

縣令不顧妻子剛剛病故,向女工表達了仰慕之情,希望她能留在自己身邊。女工能得縣令喜歡,自然立刻就答應了。

兩人當晚就睡在了一起,過上了天昏地暗、如膠似漆、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縣令對女工的愛與日俱增,越來越離不開她。要不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呢,這妻子剛剛亡故,縣令就有了新歡。

時光流逝,一晃就是好幾個月。

這幾日,縣令發現女工情緒十分低落,臉色也越來越差,總是無緣無故的唉聲嘆氣。

縣令十分心疼,問她是為什麼事情而煩惱,女工答道:“我的丈夫馬上要回來了,我要離開了,恐怕以後再難有相見之日。”

縣令倒是對女工的話並不吃驚,畢竟這麼一位美艷動人的婦人,怎麼可能會沒有丈夫呢?

縣令早就有心理準備,對心愛的人說道:“有我在,誰也帶不走你。別為這事煩惱了。”

幾天之後,女工提出要離開縣令,並且態度十分堅決,無論縣令怎麼挽留都無濟於事。

縣令與寡婦通姦,哪料鬼魂也出軌 - 天天要聞

兩人依依不捨,臨行前,女工將一枚銀酒杯留給了縣令做為紀念,縣令則送給女工綾羅十匹。

女工走後,縣令日思夜想,為解相思之苦,將她留下的那枚銀酒杯隨身帶着,去署衙辦公時就放在案頭,奢望着有一天她還能回到自己身邊。

新繁縣有一名縣尉,早前罷職還鄉,他亡妻的靈柩尚且留在新繁,這次又來到新繁,就是將妻子的靈柩帶回鄉安葬。

來到新繁,縣尉自然要來拜見老上司,縣令當然也對他熱情相待。

其間,縣令發現縣尉總是偷偷的看自己手裡的銀酒杯,十分不解。縣令大大方方把銀酒杯拿給縣尉看,問他是否是對這酒杯感興趣。

縣尉拿過銀酒杯,反反覆復仔仔細細看了好久,滿臉狐疑說道:“這是我亡妻的陪葬之物,不知怎麼會在這裡?”

縣尉的話讓縣令大吃一驚。

沉默良久後,縣令把自己與女工相遇的前前後後都對縣尉講了一遍,並把女工的樣貌聲音,以及留下酒杯做紀念,還有贈送女工綢緞的事都告訴了縣尉。

縣尉聽完縣令訴說,十分詫異,匆匆告辭而去。

縣尉將妻子的棺槨打開,發現妻子懷裡抱着綢緞躺在棺中,哪裡還有陪葬的那枚銀酒杯。

縣令與寡婦通姦,哪料鬼魂也出軌 - 天天要聞

縣尉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心愛的妻子,竟然在死後給他戴了綠帽子,而且出軌對象還是他以前的頂頭上司。

縣尉怒髮衝冠、怒不可遏,一把火將妻子和棺槨一起焚毀。

縣令與寡婦通姦,哪料鬼魂也出軌 - 天天要聞

人鬼相戀的故事看過不少,這種死後出軌的倒是不多見,還真是有點佩服唐朝人如此奔放。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 天天要聞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這是位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舊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西安7月10日電(記者白旭、婁琛、張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的舊址展館80多年後於10日在延安對公眾開放,展示了當時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和服務根據地經濟發展應用的各種科技。 1940年誕生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北京理工大學前身。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7月10日,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獎,其中,5人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友好使者獎,3人獲傑出成就獎,1人獲終身成就獎。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蘭花獎秘書處供圖蘭花獎頒獎典禮由中國外文局主辦。該獎旨在表彰獎勵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 天天要聞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它們的發源地,無不是嚴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義碰撞。可一旦漂洋過海,走到中國,全都變了口氣。佛教講空性,基督教講仁愛,伊斯蘭教講忠孝,宗教原來的“邊界感”在這裡變成了“隨和感”。中國沒有強壓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 天天要聞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 天天要聞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7月9日,與會嘉賓出席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 題: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新華社記者褚萌萌、張武岳、田穎今年初,來自克羅地亞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布蘭科·巴隆作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