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會不會參加“公祭黃帝陵大典”?

2023年03月30日18:59:11 歷史 1717

自台灣媒體證實“馬英九將於清明節期間登陸祭祖”的消息之後,就有媒體猜測,馬英九有可能會參加“癸卯年清明節公祭軒轅黃帝陵大典”。

媒體猜測的理由是:今年中國大陸組織的“清明公祭軒轅黃帝陵大典”,與以往不同,今年的主辦者級別幾乎是“頂格”。

以往是由陝西省政府主辦,今年則罕見的由國務院台辦、國務院僑辦、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與陝西省共同主辦,而且陝西省黃陵縣在3月9日,就召開了“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籌備會”,傳達學習省政府清明公祭籌備工作專題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清明公祭籌備工作。表現出非比尋常的重視。他們據此猜測:馬英九極有可能參加此次公祭大典。

昨天,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回答相關問題時也表示:我們歡迎台灣各界朋友前來參加這一盛典,尊祖敬宗,慎終追遠,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馬英九會不會參加“公祭黃帝陵大典”? - 天天要聞

這“台灣各界朋友”當然也包括馬英九。如果馬英九參加,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馬英九是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清明時節在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是中華兒女“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的傳統盛事。馬英九既然已經身在大陸,近在咫尺,豈有不參加之理?

據現有可靠消息,屆時台灣新黨前主席郁慕明以及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代表、大陸部分省市台商協會負責人等50餘位台灣各界同胞將出席公祭典禮。那麼馬英九如果以“前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參加公祭大典,也是很恰當的。

馬英九會不會參加“公祭黃帝陵大典”? - 天天要聞

但是,據已經公布的馬英九大陸祭祖行程安排,4月4日上午,馬英九在重慶參訪中央政治學校舊址,下午參訪張自忠烈士陵園、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4月5日上午,馬英九搭飛機赴上海,參觀洋山港港區。

據此,又似乎明確了:馬英九不會參加今年的公祭軒轅黃帝陵大典了。

如果他不參加,我們猜測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馬英九畢竟是台灣地區卸任前領導人中第一個來大陸參訪的人。台灣當局對他訪陸設置了重重阻礙。想必此次登陸,台灣當局肯定也給他定了“鐵律”,不許犯規。這從他一路“讀稿”可見一斑。馬英九一向反對作“讀稿機”,而且口才了得。如今一路讀稿,恐怕就是怕犯規吧?

二、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大典,不同於祭祖。祭祖是個人的私事;參加公祭大典,就有公事之嫌了。為避此嫌,他可能不便參加。

三、他是不是等一個“邀請”?如果有像國台辦這樣的機構邀請他參加,他是不是就有了名正言順的參加理由了呢?

四、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郁慕明參加公祭大典,或許是他參加公祭大典的障礙。因為新黨是旗幟鮮明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而馬英九是不能這樣表態的。兩人在這樣中華民族隆重的祭祀大典上碰面,是不是有那麼一點不和諧?

但筆者有一種預感,馬英九還是極有可能參加今年的“清明節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的,從他的行程安排上看,4月5日上午他的活動是留有餘地的。

馬英九會不會參加“公祭黃帝陵大典”?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