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日軍進村掃蕩,一村民找到偽鄉長道:我屋裡人都是共產黨

2022年12月29日22:30:28 歷史 1890

1942年4月7日,晌午。

雙港據點的五十餘名日偽軍,突入豐大鄉進行掃蕩。當時區委幹部陳全鶴、武力章等人正在建華村內做群眾抗戰工作,此時得到消息的眾人,想要轉移已然來不及了。

抗戰時,日軍進村掃蕩,一村民找到偽鄉長道:我屋裡人都是共產黨 - 天天要聞

在場的村民呂漢邦對諸人建議道:

“大家先去我家躲一躲,我這就去找王鄉長,看看能不能攔下這幫人。”

呂漢邦要找的王鄉長,名叫王如璜,是豐大鄉偽鄉長兼任維持會會長,此人是當地有名的大地主,在日本人面前很會來事兒。

不過,此人有一個弱點,那就是欺軟怕硬,對普通民戶從不放在眼中,但甭管是國民黨頑軍還是新四軍經過這裡,他都不敢主動招惹、結怨,更別提向日本人告密之類的小動作了。

呂漢邦瞅準的就是他這個欺軟怕硬,趁着一眾日偽軍自村口開始挨家挨戶搜人之際,呂漢邦一路小跑,匆匆跑到了王如璜的家中。

“王鄉長,不好了,日本人進村來抓人了。”呂漢邦跑進屋,喘着氣對王如璜說道。

“抓就抓唄,這事兒我知道呀,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王如璜撓了撓頭,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抗戰時,日軍進村掃蕩,一村民找到偽鄉長道:我屋裡人都是共產黨 - 天天要聞

“王鄉長,不瞞你說,我屋現在裡面有幾個人,可都是共產黨!”呂漢邦靠近王如璜,低聲透露道,“他們要是在咱們村出事兒了的話,你想想,咱倆誰能跑得了?”

呂漢邦的這句綿里藏針的“硬話”,讓王如璜聽罷心裡不由一涼,這幫人要是在自己村裡被抓,自己可就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共產黨那邊鐵定會懷疑自己向日本人通風報信,而日本人那邊也會懷疑自己私底下窩藏地下黨,有通共嫌疑,自己這邊是兩頭不是人。

“哎呀呀,這可怎麼辦呢?”王如璜一想,頭都不禁有些大了起來。

“依我看,莫若這樣辦最好,你把他們引開,堅持到天黑……”呂漢邦對王如璜如此這般地開始謀划起來……

不多時,王如璜便帶着瓜皮小帽、領着幾個當地鄉紳和呂漢邦來到了村口處,此時的日偽軍眾已經搜了幾戶人家,鬧得是雞飛狗跳,也沒見到共產黨的影子。

太君辛苦。”王如璜躬着腰身,來到了日軍軍官的面前,討好地迎呼着,以維持會會長的名義,請一眾日偽軍進屋喝茶。

抗戰時,日軍進村掃蕩,一村民找到偽鄉長道:我屋裡人都是共產黨 - 天天要聞

日軍軍官領着翻譯和幾名偽軍頭目,來到了王如璜的家中,王如璜招呼旁人為日偽軍上茶,旁邊的日軍軍官問道:

“你們這個村上,到底有沒有共產黨?”

王如璜一副嚴肅、老實的模樣,想了想回答道:

“前些日子,聽說還真有幾個共產黨在這一帶活動過,現在不知道去哪兒了。”說著,王如璜扭頭對呂漢邦吩咐道:

“你去村裡面打聽下,看看有人知道那幾個共產黨去哪兒的消息沒有。”

呂漢邦出去在外面轉了一圈,期間看到幾名偽軍走到他的家門口,呂漢邦急忙走上前去,大方地打開了自家院門:

“幾位老總,要不也進我院里搜一搜吧?”

那幾名偽軍剛才已經看到呂漢邦跟在王如璜的身後,隨即笑了笑道:

“不去了,你家怎麼可能藏有共產黨?”

抗戰時,日軍進村掃蕩,一村民找到偽鄉長道:我屋裡人都是共產黨 - 天天要聞

隨後,幾名偽軍便離開,去下一家搜查了,呂漢邦攥緊的手,這才慢慢鬆開,手心之內全是汗水。

呂漢邦在門口又呆了一會兒,確定沒有偽軍經過這裡之後,匆匆回到了王如璜的家中,一副急匆匆趕回來的模樣,“如實”彙報道:

“我剛都打聽清楚了,那幾個共產黨都走了,前幾天夜裡往南面趕夜路走的,現在咱們附近是沒有一個共產黨了。”

一眾日偽軍聽罷,隨後便命令村內日偽軍停止搜查,眾人在王如璜家胡吃海喝了一頓之後,隨後便告辭離開了建華村。

當晚,確認附近沒有敵人出沒之後,呂漢邦連夜將陳鶴全、武力章等人,一路小心護送過了中山河南岸之地,一場危機最終悄然化解。

在那烽火狼煙的歲月里,有無數草根英雄,他們在晦暗之際奮起,卻最終消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隱匿在歷史長河之中的故事,雖然鮮為人知,卻依然是當年那幅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畫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162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響水文史資料》,呂維武口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汾陽故事;老汾州府 州治 縣衙等位置的變遷 - 天天要聞

汾陽故事;老汾州府 州治 縣衙等位置的變遷

說到老汾州府,舊時老汾州府的人大多知道汾州府曾經是山西省明清時期九府十六州的大府之一,及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地級市政府所在地。因而古城內有兩大官署,即府治,以及縣衙,相當於今天地級市的市政府,和所在地的縣(市、區)政府。但好些人不知道原來汾州府
王鳳閣:寧碎頭顱不作奴(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英雄) - 天天要聞

王鳳閣:寧碎頭顱不作奴(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英雄)

新華社記者 張博宇 王鳳閣畫像。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供圖 他散盡家財,卻得到母親的讚許;他堅持抗戰,打得敵人膽寒;他誓死不屈,感動了萬千群眾;他慷慨赴難,身旁是妻兒相伴。他是抗日名將——王鳳閣。 王鳳閣,出生於吉林通化一個教師家庭,幼讀私塾時便以“精忠報國”自勵,常吹奏《滿江紅》寄託壯志。1931年九一八事...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股極為重要的文學思潮推動着文壇發展,它便是以尊古、復古為旗幟的古文運動。古文運動的巔峰當屬唐宋時期,造就了唐宋八大家。明代中後期則是古文運動的另一個高峰期,代表人物為以李夢陽為領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 天天要聞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作者:姜安 馬楊來源:《歷史評論》2025年第3期帝國主義是引發世界大戰的根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帝國主義的天然對立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不僅改變了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性質、進程及結果,還深刻改變了戰後國際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學界,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為戰勝法西斯主義作出的歷史貢獻,...
田城舊事(140):景小莉幹了不合時宜的事 - 天天要聞

田城舊事(140):景小莉幹了不合時宜的事

張麗麗叫停了自己男人楊俊力乾的那件不合時宜的事,其實,她也不用叫停,那件事已經停了,因為楊俊力的政敵秦長壽壓根就沒有打算給他往上報。而這個時候,景小莉卻幹了一件極其不合時宜的事。景小莉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