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2022年12月20日21:20:18 歷史 1189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一個女子美到了極致。對於這幾個字,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來得。其實,這幾個字來源於中國四大美女的典故。

西施浣紗,講得是春秋戰國時期,在越國有一位叫西施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河裡的魚兒看到她美麗的身影,忘記了游泳,沉入了江底。這就是所謂的沉魚。

昭君出塞,講得是西漢時期,王昭君為了和親遠嫁外塞。空中的大雁看到她的神態,忘記了飛翔,掉在了地上。這就是落雁。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貂蟬拜月,這四個字是用來形容貂蟬的美麗,連天上的月亮見了她的容顏,都慚愧地躲進雲里。這就是閉月

貴妃醉酒,形容楊貴妃酒醉了以後,滿庭花草見她這嫵媚的姿態,自慚形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就是所謂的羞花

然而,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卻只有一個人,後人對她卻無比敬仰。這個人就是王昭君。那麼王昭君到底做了什麼?

和親,又稱“和榮”、“和藩”,是指中原王朝統治者與周邊少數民族,為了各種目的而進行的政治聯姻。和親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和親始於漢代

西漢與匈奴的聯姻就是一個早期的例子。西漢天下初定,戰士疲憊。劉邦採納了婁敬的建議,讓漢室女子單于嫁給匈奴單于為閼氏(匈奴單于和諸王妻的統稱),並給匈奴一定數量的棉花、絲綢、酒、糧食等。雙方約定為兄弟;開啟“關市”,相互通商。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這一政策相對緩和了軍事衝突,有利於漢朝的休養生息,促進了漢初的經濟發展,加強了漢匈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昭君出塞”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王昭君出生於西漢南郡,即今湖北宜昌附近一個叫秭歸的地方。王昭君出生時就是一個美人胚子。

據說她每次出門,都會引來一片騷動。仰慕她的小夥子都能排起了長隊。按理說,王昭君能說上一個很好的婆家。奈何她的父親王襄卻不這麼想。在這位父親的眼中,能配得上他女兒的人,也只有當今的皇上。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因此,為了讓女兒變得更加出眾,不只是一個花瓶。這位父親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即使是家徒四壁之時,也沒有忘記培養女兒的琴棋書畫。

長大以後的王昭君越發的美麗動人,她的絕世容貌傳到了京城以後。很快,便參加了選秀,並脫穎而出,有幸進入皇宮。

按理說,憑藉著王昭君的美貌和才學必定會被皇帝選中。然而,王昭君生性耿直,到了皇宮以後,看到別人拿着錢財賄賂選拔的官員時,她卻感到不恥。再說了,王昭君出生於偏遠的山村,家裡也沒有多餘的錢,拿來賄賂選拔官員。於是在最後的選拔中落選成為了一名宮女。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民間還有另一個版本,有傳言,在選秀中,皇宮都會聘請一些畫師給秀女畫畫,然後再拿到皇帝的面前鑒賞。當皇帝看上了以後,這位秀女就會飛黃騰達,成為了皇帝的女人。

可是,到了畫像的環節時,幾乎所有的秀女都賄賂了畫師毛延壽,只有王昭君例外。結果這位毛延壽故意把王昭君畫得醜陋,因此在最後的選秀中落選成為了一名宮女。就這樣,王昭君一直在宮中生活了多年。

不管是哪一個版本,都說明了,王昭君與妃嬪二字擦肩而過。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漢元帝自然是求之不得。但是他又不願意讓自己的親生女兒遠嫁到三千里之外的匈奴之地。於是,漢元帝便從後宮中選出一位宮女認作女兒,然後去和親。

然而,即使是宮女也不願意遠嫁外塞。就在這個時候,王昭君卻主動請纓。因為她厭倦了宮中的生活。她認為生活在枯燥無味的深宮,還不如遠嫁他鄉。就這樣,王昭君站了出來。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當王昭君站在漢元帝的面前時,滿朝文武都驚呆了。呼韓邪做夢也沒有想到,漢朝的皇帝這麼大方,竟然把這麼漂亮的公主嫁給他。當然了,最想不到的還是漢元帝。他怎麼也沒想到,在宮中竟然有這麼一位美貌女子。如果早知道有如此美麗的女子,早就成為了他的後宮之人。

可此時的他已經答應把王昭君許配給呼韓邪,他也只好眼睜睜看着王昭君踏上和親之路。漢元帝也被王昭君美麗所折服。不僅重金為她做了嫁妝,還拿出漢朝的各種特產作為王昭君的嫁妝,送離長安十里。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後來,王昭君跟隨丈夫呼韓邪單于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匈奴人聚居的塞外之地。來到塞外以後,王昭君發現自己遇到的麻煩接二連三。首先是語言障礙。為了更好的溝通,到達塞外的第二天,王昭君就開始學起來匈奴語言。

其次,飲食問題。匈奴人熱衷於肉類,很少吃蔬菜。這對於來自中原的王昭君來說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情。不過還好,為了解決飲食問題,她帶領匈奴人大搞農業,教會了匈奴人使用中原的農具,不再只以肉食為主食。

最後一點,塞外環境太惡劣。王昭君不得不長期忍受塞外變幻莫測的天氣和環境。不過,王昭君還是抱着“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憑藉著強大的意志力,終於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自從嫁給呼韓邪以後,這位單于對她十分的寵愛。兩人先後生育了三個兒子。後來,在西漢的幫助下,呼韓邪單于逐漸控制了匈奴全境,結束了匈奴諸部百年的紛爭。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丈夫是匈奴人的王,又對自己寵愛有加。如果照着這樣生活下去,王昭君的生活應該不錯。奈何,呼韓邪卻是一個短命的人。在他們結婚的第三個年頭便去世了,享年42歲。

呼韓邪病逝以後,其長子繼位。按照匈奴制度,兒子繼承父親的王位以後,也要繼承他的女人。這種制度讓人感到有些可笑。但是對於草原人來說,也是不得已為之。

因為草原比內地的環境要惡劣的多,男人的壽命並不長。不過,讓兒子繼承父親的妻妾,其實也是保護父親遺孀的一種方式。只不過,親生母親是不能繼承的。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即使是這樣,王昭君要嫁給“兒子”還是很反感的。因為在漢朝,女子都是“一女不侍二夫”。如果丈夫死了,女子就要守半輩子寡。後來,王昭君派人找到了漢元帝,希望能回歸漢朝。

漢元帝考慮到兩國之間的和親事宜,認為王昭君回來,必定會影響兩國的關係,也就委婉了拒絕了。王昭君沒有辦法,也就勉強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復株累對王昭君也是十分的寵愛,兩人生活了十一年,生下了兩個孩子。

此女嫁給祖孫三人,還為每人都生了孩子,為何後人對她無比敬仰? - 天天要聞


可沒想到的是,十一年後,這個單于又死了。復株累的長子繼承單于的位置。王昭君只好再一次被迫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孫子。但是根據正史來看,雖然經歷了這麼多變故,王昭君還是活到了五十三歲。這對於外賽的匈奴人來說,已經算是高壽了。

自從王昭君嫁給匈奴單于以後,在她的勸說下,匈奴和西漢免於了好幾次戰爭。也就是在王昭君的斡旋下,漢匈之間變得更加團結和諧了,更是創造了兩國60年無戰事。

可以說,王昭君為兩國人民的和睦、團結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受到後人的稱讚。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民族團結的不朽佳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女演員遠野凪子近日疑似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45歲。7月3日,遠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公寓拜訪,卻始終無法與她取得聯繫。助手隨後聯繫公寓管理公司並報警。警方在室內發現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爛的女性屍體,現場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根據狀況判斷其死亡已有幾天時間,警方不認為存在被害...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着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着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着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