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中,曹操、劉備陣營英才濟楚,猛將如雲。反觀江東孫權,自孫策英年早逝,頂級猛將僅太史慈、甘寧二人而己。是以關羽肆言,江東鼠輩,不足為患。然而曹操統一中原,折戟於赤壁,王霸雄圖,付諸流水;關羽威震華夏,被摛於臨沮,一世威名,化為烏有。劉備分荊據益,受挫於夷陵,永安託孤;曹仁保障東夏,失利濡須,鬱鬱而終;曹休名震江東,覆軍於石亭,漸恚而死。由此可見,江東鼠輩,不可小覷。
一、曹操——烏林敗北
曹操機警有權變,自陳留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挾天子以令不臣。運謀演籌,譎敵制勝。擊陶謙、擒呂布、夷袁術、平河北,征烏桓、定遼東,降劉琮、敗劉備,總御皇機,鞭笞宇內,所向披靡,威震海內,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遂飲馬長江,觀兵吳會,有兼并天下之志。然而周瑜赤壁火攻,乘勢逐北,攻略荊州。而曹操折戟沉沙,倉皇北遁,自此有生之年,未敢興兵伐吳。
二、關羽——臨沮被摛
關羽為世虎將,萬人之敵。白馬之戰,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取其首級。袁紹諸將莫能阻擋,遂解白馬之圍。襄樊之戰,擊破曹仁,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然而孤軍深入,後方空虛。呂蒙白衣渡江,徐晃長驅直入,英雄未路,竟為呂蒙所算,於臨沮為潘濬部將馬忠擒獲。一世威名,化為烏有。
三、劉備——飲恨夷陵
劉備寬厚弘毅,仗義舉兵,輾轉中原,屢敗屢戰,百折不撓。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窮事迫而言不失道。故能分荊據益,成鼎峙之業,雄長一方,可謂當世之裊雄。然而關羽覆軍失地,劉備矢志報仇,起傾國之眾,有志吞氣滅吳國之勢。然而英雄遲暮,竟然為後生小輩陸遜摧而破之,元氣大傷而一蹶不振,飲恨永安。
四、曹仁——慘敗濡須
曹仁為曹操親舊腑肺,從曹操陳留起兵,從征四方。為將嚴整奉法令,膺方面之任,江陵戰周瑜、樊城拒關羽。時人稱其天人之勇,雖賁育不能為過。從魏文帝曹丕伐吳,率數萬大軍出濡須口,不從蔣濟之勸,為吳將朱桓擊破,終致大敗,損兵折將,而鬱鬱而終。
五、曹休——遺恨石亭
曹休為曹操族子,曹操稱其為吾家千里駒,見待如子。數從征伐,屢展勛效。下辨斬吳蘭、武都退張飛、洞蒲破呂范、皖城誅審德。長期駐屯東線,名震江東。然而,石亭之戰,周魴詐降,深入敵境,為陸遜擊破,損失慘重,幾覆全軍,引咎自責,慚恚而死。
以上五人,曹操、劉備為當世梟雄;關羽、曹仁、曹休俱為一時名將。然而皆取敗於江東周輸、呂蒙、陸遜、朱桓、周魴之手。所謂江東鼠輩,其實藏龍卧虎。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