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是根,人民是本,文化是魂,愛國是衡量一個人最基本的原則標準。
既定的事實無法改變,可有些人始終無法弄懂它的含義:為什麼要愛國?
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個人生活離不開民族群體獨特的生活方式,你擁有再多的物質都是建立在保障生存的前提下,祖國恰恰為我們提供了和平的環境;
退一萬步再講,你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因為他們養育了你,國家亦是如此。
人與國之間好似特別的血緣關係,價值觀念、文化修養等等都離不開國家傳遞,甚至還包括聲名,華夏民族的脊樑和血液早已埋葬在你的身軀。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些事實,利比亞撤僑、尼泊爾撤僑……中國一次又一次通過實際行動再回答着你的問題。
只要你具有中華國籍,只要你還愛這個國家,不管在外發生什麼事情,祖國都會義無反顧地把你接到神州大地的懷抱,這就是中國。
即便如此,還是無法阻擋有心人的出現,比如“電池大王”鍾馨稼。
從中國斂財不說卻從不踐行愛國特質,後來更是大筆一揮給美國捐了7000萬,面對國人的聲討,他說:中國的貧窮與我無關。
電池大王
鍾馨稼出生於1958年,父母均是醫務工作者,在廣東有着較高知名度。
從常人的角度出發,鍾馨稼必然會握穩“接力棒”,殊不知自己早已埋下野心。
到了上學時期,他的成績一直是那般出色,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可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鍾馨稼的心眼兒慢慢停留在了錢上,學習方面自然是無暇顧及。
別人再怎麼說沒有用,反正現在就是一門心思搞錢,初中畢業後他選擇了輟學。
社會根本不像鍾馨稼想得那樣簡單,在摸爬滾打了段時間後,他最終來到電子廠工作,看似不起眼的打工路,這也為接下來的“電池大王”打下堅實基礎。
在安裝電池過程中,他萌生出了個想法:既然能安在玩具車上,為什麼不能安在汽車上?
時代發展局限了人們的思想,如果鍾馨稼當時把這個想法告訴別人,最多會有人罵他一句神經病,但他並沒有因此而終結夢想。
24歲那年,鍾馨稼便研製出了免維護鉛酸蓄電池,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他再次調整目標,盯准了極為火爆的大哥大,相關部門看到他前途無量,提供了專門的研究場地,鋰電池的研究就此踏上正軌。
最開始是為資金場地發愁,如今各個地方都拋出了優惠政策,自己只需要紮下頭儘管努力。
在後來的博覽會中,鍾馨稼拿出了研究成果,即原型鋰電池柱,看似是將多個小塊電池串在一起,但中間卻要規避很多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鍾馨稼做到了。
一時間無數廠方拋出“橄欖枝”,各種合同簽約到手軟,鍾馨稼就此實現財富自由,網友們更是送上了“電池大王”的稱號。
毫無底線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估計連鍾馨稼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淪為笑柄。
隨着自身知名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請柬遞到他手中,其中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恩斯工程學院。
作為行業的領軍人物,在教育事業傳授點經驗並無什麼不妥,可他卻在講座結束後大筆一揮捐了1000萬美金,按照當時的匯率,摺合人民幣7000萬。
除此之外,鍾馨稼還斥資修建了電池研究中心,可另一邊的祖國分文沒有。
鍾馨稼似乎很喜歡這種感覺,後來更是將加州大學賜予他的榮譽,公開發布在各種報刊上。
國人的內心有些不解,從中國賺的錢卻投資到美國人身上,這是哪門子說法?
或許是輿論過強,有些媒體藉機向他提問,後者根本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表示:我掙的錢我喜歡給誰就給誰,中國的貧窮與我無關。
你掙錢的錢,想給誰給誰,可你是否忘了是誰給你提供的平台,是誰支撐你走到今天?
一個連國家都不愛的你,還指望他擁有什麼底線?合作方陸續將合同終止,行業一流的財富帝國逐漸被瓦解,鍾馨稼也成為了負債者。
這還尚且不說,公司的財務看到情況不妙,最終將他的苟且之行全部曝光:在沒有徵得合伙人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挪用公款將錢捐給了加州大學。
鍾馨稼輸了,輸得很徹底,曾經對他百般稱讚的美國,更是沒有了音訊。
笑侃人世間
看到這裡,很多人懸着的心放了下來。
惡人自有惡人磨,合格的企業從來都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一個連天性中根本都不具備愛國精神的華夏兒女,擁有再多的財富都是片刻的歡愉,最終只會敗給曾經的自己。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人生匆匆數年,暮然回首有些東西從未走遠,切忌為了一時的聲名而丟了初心。
歷史發展到現在,無數事實證明着一點:任何行業拼到最後,拼的都是道德底線,你連愛國的原則都沒有,又怎麼會有立足之地?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