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聽雪說影
都說,四川的妹子不僅長相水靈,她們的性格更是潑辣,還真是,這部1992年的老片《狂》,讓我們見識了什麼是火辣辣的川妹子。
清末,古鎮,男人們拖着長辮子,而女人們大都留着小小的金蓮腳,鎮子雖然古色古香,可那裡的天氣,卻陰沉、暗淡着。
生活在那裡的人群,不見有多少大富大貴的人,他們大多是擺攤設點的商販,與普普通通的民眾。
而在那個末期的大 清,洋人已經小有了氣候,他們的金髮碧眼,常常穿梭於眾多的黃皮膚中間。
不過,國人對於他們多是不屑的,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那些洋人是異類,是會製造出麻煩與災害的東西。
所以,他們遠離着那些金髮碧眼,遠離着那些聽不懂、看不明白的奇奇怪怪,可有一個女人,卻與眾不同。
她不僅與洋女人們說話,更讓那個金髮碧眼的女人,去撫摸自己的孩子,不過,她的大膽,卻引來了眾多的非議。
可此女子,好像並不在乎,的確,這是一個非同一般的女人,她的獨特在於容貌艷麗與性格潑辣,她的獨特在於膽子大、嘴巴快、敢想敢做。
鄭幺姑
鄭幺姑是個土氣的名字,可她,卻長着一張讓人羨慕不已的臉龐,年紀輕輕的她如出水的芙蓉,美到不可方物。
看見過她的人,都會嘖嘖稱讚,而她對於自己的容貌,也是相當的中意,所以,她許下了不嫁農村的漢子,不為城裡的小妾,這樣的誓言。
好的樣貌,加上出眾的身條,很快,說媒的就把鄭家門檻給踏破了,最後,鄭家左挑右選,終於,選中了一戶鎮上的人家。
這戶人家雖說不是高門大戶,可居住在成都的近郊,而且,男方還是一家雜貨鋪的老闆。
作為獨子,這個姓蔡的老闆,一無父母,二無兄妹,三無任何的牽絆,作為一家雜貨鋪的老闆,雖然鋪子不大,可吃喝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的人家,從農村人的角度上看,是相當具有誘惑力的,因為,女兒一嫁過去,那就是鋪子的老闆娘了,而且,這個蔡老闆雖然人是木訥了一些,可好在聽話老實。
一合計,鄭家很爽快地答應了那門婚事,結婚的那天,也真是熱鬧,鎮上絕大多數人都簇擁到了蔡家。
那一日,新娘子坐在紅色的轎子里,她的心激動得砰砰亂跳,馬上就要成為別人的媳婦了,可自己的男人還沒有見過。
對於未來的生活,鄭幺姑是有過暢想的,她幻想着自己的那一位,既英俊瀟洒,又多情體貼。
可當新郎把紅色的蓋頭掀開時,鄭幺姑有些失望了,因為,她的新郎不僅不帥,而且為人還十分的呆笨。
這時,鄭幺姑才知道,她的男人被當地人稱為“傻子”,“傻子 ”顧名思義就是不靈活呆笨的意思。
可既然走進了蔡家的門,她還能說什麼呢?她只能成為了蔡大嫂、蔡老闆娘,可在婚禮上,她遇到了一個帥氣而又強壯的男人。
男人叫蔡德生,是“傻子”的袍哥,在當地,這個男人算是能幹大事的人物,他不僅眼活心細,還神通廣大能文能武。
而“傻子”丈夫,正因為有了他的這層關係,他的店鋪才能在當地開得紅紅火火,也正因為有了蔡德生的照顧,鎮上的人,不僅沒有人欺負“傻子”,平日里他們對“傻子”都還格外的關照。
二個男人,一個帥氣多金有能力,一個木訥愚笨長相醜陋,那是個人都會進行比較,這一來二去的,鄭幺姑的心裡就有些不太平衡了。
可日子總要過下去,很快,她就成了一個孩子的媽,也成為了鋪子里的真正當家人。
蔡德生
三十多歲的蔡德生,在古鎮里生活的甚是愜意,可以說在當地,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那日子過得就是一個瀟洒。
身上不缺錢,身邊不缺人,小酒喝着、小調唱着,一個人倒也自在快樂,對於這個美艷的弟妹,他偶爾也會看上一眼,可那時的他,旁的心思還真沒有。
不過,他的心思沒有,可鄭幺姑卻動了蔡德生的心思,在她的眼裡,這個帥氣的蔡德生簡直就是最佳的伴侶。
不僅人長得精明強幹,那身材也是孔武有力,充滿了男人的氣概,他不僅能力強,說話辦事更是果斷狠辣,這樣的男人,她鄭幺姑怎能不愛。
可她再愛也沒有什麼用,因為,蔡德生根本沒有對她動過心思,怎麼辦呢?她只能把一腔的情意,藏在平時對他的關心與愛護上。
日子過得很快,一天,蔡德生出了遠門,這一去竟然有了一段時日,別人倒沒有覺得什麼,可把鄭幺姑想得心神不寧。
終於,坐着轎子的蔡德生回來了,這下可把鄭幺姑給高興壞了,她高興地迎了出去,沒想到,這一次蔡德生不是一個人回來的,他帶着一個風 騷的女人回來了。
女人與他一樣,坐着幾個人抬的轎子,一起風光地來到了古鎮。
蔡德生管女人叫劉三金,這是一個專門在男人堆里混日子的女人,她的長相雖說不如鄭幺姑靚麗,可卻是風情萬種、妖嬈迷人。
這一下,可把鄭幺姑給難受壞了,可再難受她也不能表示出來,最後,她只能強作歡顏地與他們相處着。
沒想到,她與劉三金竟然成了無話不說的姐妹,她們經常在一起調侃着身邊的男人,劉三金說鄭幺姑嫁給那個“傻子”真是太虧了。
而鄭幺姑則羨慕劉三金能得到蔡德生的愛,可劉三金卻說,其實,蔡德生根本就不愛她,他只能把她當成發泄與掙錢的工具。
這二個同樣容貌出眾的女子,心裡都有着遺憾,也都帶着各自的心事,鄭幺姑是想而不得,而劉三金是得到了,卻不曾真正的擁有。
最後,這二個女人為了一個男人,而整天的心神不定,可大大咧咧的蔡德生,壓根就不知道,此時的他正計划著一個大陰謀。
顧天成
一天,外縣的一個大糧戶顧天成來到了古鎮,經過他人的引見,他與蔡德生相見,他們好像是相見恨晚、相談甚歡。
在蔡德生那裡,顧天成看到了劉三金,他一下子就被貌美的劉三金給迷住了,可他不知道,他已經中了蔡德生布下的美人計。
之後,陷進劉三金溫柔鄉里的他,被蔡德生給拉去賭 博,沒想到,他一輸再輸,最後,他輸光了所有的財物。
到最後他才明白,自己是中了蔡德生的計,可願賭服輸他能怎麼辦,在那個強龍壓不住地頭蛇的地方,他只能自認倒霉。
顧天成走了,而劉三金在那個地方也呆不成了,可對於蔡德生,劉三金還抱有着最後的幻想。
她以為蔡德生會為自己贖身,可蔡德生怎麼會看上她這樣的女人呢?無奈之下,劉三金只能獨自離開,不過在離開之際,她撮合了蔡德生與鄭幺姑。
在經歷了一個女人後,蔡德生終於發現了鄭幺姑的好,在劉三金的點拔下,他對鄭幺姑展開了攻勢。
而鄭幺姑呢,她的心早就放在了蔡德生的身上了,這二個人就如同那秋日裡的乾柴與烈火,一發不可收拾。
開始,他們兩個人還避着“傻子”,最後,看到“傻子”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做,他們就正大光明地走到了一起。
其實,“傻子”也有苦衷,可他能怎麼辦?店鋪需要蔡德生的照顧,自己對鄭幺姑也沒有什麼情意,他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店鋪,只要店鋪是自己的,他就隨了二人。
三個人的日子就這樣過着,新年將至,蔡德生帶着鄭幺姑去成都看燈會,沒想到,在那裡,他們遇到了顧天成。
當時,這個顧天成正帶着自己的小女兒逛着燈會,可一看到蔡德生,那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顧天成想起自己被坑害的錢財,一時憤起,他放下小女兒帶着人,就與蔡德生扭打在了一起。
可蔡德生也不是吃素的,他的人很快與顧天成廝打在了一起,很快,他們的爭鬥驚動了官 府,最終,趁着混亂他們都逃了出去。
可顧天成卻發現,自己的女兒找不見了,這一下,對他的打擊太大了,錢財沒了、自己受傷了,而女兒又丟了,在心裡,顧天成恨透了蔡德生。
二嫁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鄭幺姑與蔡德生快活地生活有一段日子了,可她的風流美貌,卻引來了鎮里另一個無賴的眼饞。
他也想學學蔡德生,在鄭幺姑的店鋪里,他對着鄭幺姑動手動腳,沒想到被蔡德生看到。
憤怒的蔡德生,將那個無賴給暴打了一頓,最後,把他趕了出去,可無賴走了,他卻也恨上了蔡德生與鄭幺姑。
而另一邊,女兒丟失的顧天成,也是恨透了蔡德生,為了報仇,他不顧家人的阻攔,被人教唆着入了洋人教。
沒想到,他的仇沒有報,而自己的家園,卻被族裡給沒收了,最後,落魄到了極點的他,有家不能回,只能投奔了教堂。
沒想到,很快八國聯軍就打進了北京城,而他的出頭之日也到了,這時,那個無賴找到了他,因為,他們有着共同的敵人。
於是,顧天成就對蔡德生展開了報復,可沒有想到,蔡德生提前聽到了風聲,他沒有等到顧天成的到來,就丟下鄭幺姑逃之夭夭了。
而顧天成沒有找到蔡德生,一氣之下,他把鄭幺姑的店鋪給砸了個稀巴爛,最後,他的人不僅把鄭幺姑給打傷了,還把“傻子”給抓進了大牢。
鄭幺姑沒有辦法,她只能回到了鄉下的父母那,可大仇沒有得報的顧天成還不死心,他決定利用鄭幺姑來找到蔡德生。
他來到鄭幺姑的父母處,先假裝是蔡德生的好友,天天用話去套鄭幺姑,可時間一長,他不僅沒有找到蔡德生,他的心也被鄭幺姑給勾走了。
他像瘋了一樣地愛上了鄭幺姑,為了表明自己的誠意,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表示如果鄭幺姑願意嫁給他,他什麼條件都願意答應鄭幺姑。
而鄭幺姑為了“傻子”,也為了蔡德生,她考慮再三後,決定答應顧天成,不過,她對顧天成約法了幾條。
一是放了“傻子”,二是用重金重新打造店鋪,三對蔡德生既往不咎,再也不能報復,最後一條,自己還要保持着與那兩個男人的交往。
面對着這樣苛刻的條件,沒想到,顧天成竟然全部答應了下來,最後,鄭幺姑拿着顧天成的手令救出了“傻子”。
這部名為《亂》的老電影,在當時真是顛覆了人們的三觀,於是,就被禁了整整十二年。
在這部片子里,鄭幺姑不再是舊女子唯唯諾諾的性情,她敢愛敢恨、敢想敢做,她不再恪守婦道,也違背了天理倫常。
她挑戰着法禮,又違背着道德,而她的丈夫,看似既可悲又可憐,這樣的劇情,似乎對她並不友好。
人們可能會責怪她不知廉恥,可“傻子”丈夫就沒有責任嗎?他對自己的妻子,從來就沒有愛意。
他眼裡只有自己的店鋪,在情感上,他不能滿足於妻子,在生活上,他不能關心體貼照顧她。
他娶女人進門,只是把她當成了生育的工具,在那個沒有愛的家庭里,女人也是人,她們也需要關懷與愛惜。
我想,此片為何要被禁,可能是對人性與慾望,揭露得太於的直白了,一個“狂”字其實寓意很深。
蔡德生很“狂”,他仗着自己的地盤設下圈套、坑人錢財,顧天成很“狂”,他仰仗着洋人的勢力公報私仇,鄭幺姑很“狂”,她持着自己的美貌肆意地招搖。
其實,一個“狂”字揭示了所有,也詮釋了所有,雖然,此片打着情慾與男女之愛的幌子,可卻說明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人在社會,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學會留有餘地,這是做人的智慧、做事的聰明。
話不可說滿,事不能做絕,留出一定的餘地,才有足夠的迴旋空間,所以,遇事要留有餘地,給自己留條退路,也能給人生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