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傳奇——傅青主治病傳奇

2022年11月01日21:13:19 歷史 1528

明末清初之際,出現過一位天才人物——傅山,字青主。他簡直無所不學,無所不會,在哲學、醫學、佛學、詩歌、繪畫、金石、武術、考據、書法等方面都十分精通,可謂學貫天人。武俠小說名家梁羽生將他描繪成武學高手,在《七劍下天山》一書中將他列為七劍之首。

明清傳奇——傅青主治病傳奇 - 天天要聞

傅青主的武學成就究竟如何,已經無法考證,不過他的確是一位名醫。他給後世留下了兩部醫學名作《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清代戴夢熊稱他“擅醫之名遍山右,罔弗知者”,王士禎稱讚他“醫術入神”,蔡璜說當時“人稱醫聖”,至今在山西還有人稱他為“仙醫”。民間流傳着許多傅青主的傳奇故事,這裡擷取幾段,以饗讀者——

一、煮石治病

太原城中有一個婦人名叫翠蓮,因為經常和丈夫吵架嘔氣,漸漸地得了氣悶之症,每次一生氣時,就腹痛難忍生不如死。這下子她丈夫着急了,請來了傅青主,讓他給妻子診治。傅青主一看翠蓮的癥狀,當即就斷定她得的是氣鼓之症。

翠蓮的丈夫忙問傅青主:“這病該如何治療?請先生開個藥方。”傅青主微微一笑:“倒也不難治。”他轉過身,撿起一塊雞蛋大小的深色石頭,交到丈夫手裡,叮囑他道,“這是治病的藥引,你要將石頭放進鍋里,加入清水溫火煎燒。水少了就繼續加水,直到把石頭煮軟。你一定要記住,煎煮時人不能離開火,不能讓水燒乾了,否則藥引就無效了。”

翠蓮的丈夫便按照傅青主的吩咐,將石頭放在鍋中,用溫火煎煮,他本人則在旁邊小心地守候着,看到水快要燒乾就加水,時不時地試探着看石頭有沒有被煮軟。他一連在火爐前守候了一天多,記不清加了多少次水,可是那塊石頭卻一直沒有變軟。妻子翠蓮見丈夫如此辛苦,心中的氣早已消了,也關切地過來問:“你是不是記錯了傅神醫的話,煎法不對?”丈夫直搖頭:“傅先生的話,我記着清清楚楚,不可能弄錯。”翠蓮見他如此肯定,便對他說道:“要不然,我來幫着看火,你再去找傅神醫問一問。”

明清傳奇——傅青主治病傳奇 - 天天要聞

翠蓮的丈夫便又找到傅青主,說了自己煎石頭的情況:“已經煎了了快兩天了,可是為什麼石頭還沒有變軟?”傅青主故作詫異地問他:“你怎麼到我這裡來了,那現在誰在看火?”丈夫便如實相告:“我妻子翠蓮在看火,她讓我來向先生請教藥引什麼時候才能變軟。”傅青主聞言笑了起來:“她的病已經好了,不用藥引了。”

翠蓮的丈夫覺得不可思議:“藥引還沒有好,先生也沒有用藥,她的病如何會好?”傅青主對他解釋道:“你妻子的病看似嚴重,其實都是被你氣得。要醫治她的病,首先就是要讓她消氣。我故意找了塊石頭讓你煎煮,你沒日沒夜地煮了那麼長時間,她看在眼裡,氣自然也就會消了。氣消則肝木蘇,肝木蘇則脾胃自然運谷。她能替你煮石頭,說明疼痛已消,病已痊癒了。”翠蓮的丈夫一聽大喜,連忙向傅青主道謝,傅青主笑着囑咐他道:“此後再不可與妻子置氣,否則病情重犯,可就難以醫治了。”

二、一眼斷生死

一位老人得了嚴重的哮喘,呼吸十分困難,已經喘不上來氣,看着沒有氣息了。家裡人以為老人已經無藥可救,便開始為他準備後事。正巧傅青主經過這裡,見了老人的樣子,連忙大聲喊道:“這人還有救!”

明清傳奇——傅青主治病傳奇 - 天天要聞

這家的人聽了,連忙請傅青主施救,傅青主讓人取來大蒜,將大蒜搗成汁,給老人灌下去。不一會兒,老人就有了反應,張開嘴吐出了好幾口濃痰,人也清醒了過來。眾人眼看着傅青主起死回生,都嘖嘖稱奇。傅青主解釋道:“老人只是痰湧入咽喉,一時無法順暢呼吸,用蒜汁刺激咽喉,讓堵塞住的痰吐出來,病人自然也就清醒過來了。”

傅青主能妙斷生死的名聲傳揚出去之後,有的人卻對此半信半疑,不肯深信。有一次傅青主來到一處小鎮,鎮上一群年輕人正在給人蓋房子,有人指着傅青主,向人介紹:“那就是名醫傅青主,聽說他只要看人一眼,就能診斷出那人身上的疾病,判斷他的生死。”

有一個年輕人卻覺得傳聞未必可信:“既然他有這樣的本事,我們不妨試一試。我就假裝是病人,看看他能不能真的看出來。”說著他從高高的腳手架上一躍而下,然後躺在地上,假裝是病人。其他人抬着他,來找傅青主:“這個人得了急症,請先生診治。”

明清傳奇——傅青主治病傳奇 - 天天要聞

傅青主看着那個年輕人,皺起了眉頭:“果然病得很重,已經無可救治,趕緊抬回去準備後事吧。”眾人聽傅青主這樣說,都覺得傅青主上當了,哈哈大笑起來:“原來神醫之名全是假的。”傅青主卻一本正經地說道:“他原本身體沒有疾病,可是剛才從高處跳下,震蕩之下,腸子已經崩斷了,根本無法救治。”正說著,那個年輕人突然臉色慘白,大聲叫疼,抬回家去不久就去世了。

三、巧治巡撫母親的相思病

  傅青主精通醫道,醫術通神,可是他卻不願意結交權貴。如果是求醫看病,他像對待平常百姓一樣看待。山西巡撫早就聽說傅青主的大名,連着派人請傅青主見面,可是傅青主卻根本不予理會。

  一次巡撫的母親生病了,茶飯不思,精神不振,請了許多醫生都沒有診治好。巡撫不得已,只得找到傅青主所在的陽曲縣縣令,請縣令出面邀請傅青主給老母親治病。傅青主對縣令說道:“看病可以,我可不願意見那些不相干的官員。”縣令將這話轉告巡撫,巡撫也無可奈何,只得遵照傅青主的意思。

  傅青主給巡撫母親診了脈,皺眉說道:“老夫人偌大年紀,怎麼能得這樣的病?”巡撫心中着急,請他說明病情。傅青主說道:“老夫人得的是相思病,是昨日午後起病。”巡撫覺得傅青主說的太過離譜,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怎會相思成病?

  巡撫正要怒斥傅青主胡亂診病,卻聽到老母親在一旁感嘆道:“傅先生果然是神醫啊!我昨日午閑着無事,便將過去的箱籠打開整理,無意間發現你父親生前穿過的一雙靴子,心中不免想念過去的事情,這才得了這病。”

  傅青山聽老夫人說明原委,只開了一劑葯,就治好了巡撫母親的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詞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危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