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2022年11月01日17:58:23 歷史 1100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正式聯合在一起,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正式拉開。

這場戰爭長達兩年零九個月,我國有力地擊退了美軍,打破了美國霸權主義的幻想。

抗美援朝之前,我國共產黨也與朝鮮人民在革命時期有過共同抗戰的經歷,並且有這樣5個人得到了朝鮮人民的認可,即使是今天也令他們敬佩不已。

英明神武 毛主席

首先他們最敬佩的便是毛主席,這一點與當時的國際形勢脫不開關係。

歷經14年的戰爭後,我國終於迎來久違的和平。就在大家終於可以鬆口氣的時候,一封出乎意料的電報從朝鮮發來。

朝鮮首相金日成在電報中向我國求援,美國不斷地進行挑釁,準備介入朝鮮戰爭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此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經濟發展不景氣,原有的許多行業被戰爭摧毀。

蔣介石逃離到了台灣後依舊幻想着死灰復燃,美國此時想要在亞洲實行霸權主義,干涉他國,並挑釁我國。

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大家想的都是先安穩下來,攘外必先安內。

畢竟當時我國經濟水平較弱,而且和處於霸主地位的美國相比,軍備實在是落後一大截,這場戰爭必將困難無比。

可是毛主席的目光深遠,他清楚地看到了美國介入朝鮮戰爭對新中國造成的影響,一旦朝鮮被美國所控制,那麼下一個很有可能就輪到了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世界必將迎來和平,容不得美國繼續為非作歹,在深思熟慮之後,毛主席最終下了決定,出兵抗美援朝。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毛主席依靠着自己的作戰方案,以及對國際形勢的看法,成功地說服了黨中央其他人員,最終組建了志願軍前往鴨綠江

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也加入了志願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戰爭中,毛岸英為了搶救作戰資料,犧牲在了美軍的空襲中。

在這場戰爭中,我國的軍備全面落後於美軍,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志願軍用自己的鮮血之軀、用自己的韌性,一次又一次地抵擋住了美軍的進攻。

在作戰中,由於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有的戰士甚至倒在了寒冬伏擊的道路上,在吹響進攻的號角時,再也沒能站起來。

憑藉著一次又一次正確的戰略計劃,以及堅忍不拔的無畏精神,我們有力地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國的力量,打破了美國的霸權主義幻想。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兩年零九個月後,美國終於倉皇逃竄,並簽訂了停戰協定。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在朝鮮人民面對着美國的侵略時,毛主席堅定地做出決定,也正是這一點,使得毛主席得到了朝鮮人民的愛戴與欽佩,中國與朝鮮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堅定後盾 周恩來

在當初毛主席決定支援朝鮮的時候,雖然大多數人都是反對的,但是周總理第一個站了出來支持這個決定。

當時的周總理是我國的外交部長,在美國進行挑釁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回應:

“如果美國軍隊一意孤行,那麼我們不會坐視不管。”

周總理第一時間,會見了多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同時還代表中國在世界上發聲,對美國的行為表達了譴責。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在大部分國家畏於美國的地位而默不作聲的時候,周總理代表我國有力地對美國進行批評,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世界上的首次發聲,立場公正且不畏強權,不遮掩不退縮。

除了在抗美援朝前的發聲,周總理對朝鮮的幫助遠不止於此,而是貫穿了整個戰役。

在毛主席提出抗美援朝的觀點之後,周總理第一個表示同意,並且積極地說服黨內其他的同志們,給他們分析當下的情況。

在會議上,周總理曾經發言:

“我們怎麼能對鄰國見死不救?現在並不是我們要不要打,而是敵人非逼着我們要打的。”

在周總理的全力支持下,毛主席的抗美援朝提議才得以順利地執行下去。

而且在美軍即將入侵朝鮮的時候,周總理非常有遠見地提出,要組建東北邊防軍,防止美國炮火波及到我國邊境。

在組建軍隊的時候,周總理參與了每一項決策,協助毛主席進行戰略策劃。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以後,周總理秘密出訪蘇聯,爭取到了蘇聯的幫助。

除了抗美援朝戰爭之外,周總理還經常出訪朝鮮,在周總理生前,訪問次數最多的國家裡就有朝鮮。

每次出訪朝鮮,周總理都會到處公開演講,並且十分關心朝鮮人民。此外,周總理還為朝鮮的發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見解。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1976年,周總理病逝,當時的首相金日成得到消息之後十分悲痛,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為了紀念周總理,特意在周總理之前演講的地方設立了一座銅像,這是朝鮮唯一一座專門為外國人建立的銅像,從中可以看出朝鮮人民對周總理的敬佩。

以弱勝強 彭德懷

在抗美援朝之前,並沒有多少朝鮮人認識彭德懷,但是在此之後,彭德懷一躍成為他們心中的戰神。

在抗美援朝的會議上,面對美軍的精良裝備,許多人開始發愁。

說來說去,彭德懷一拍桌子:

“我來打,更要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看他們還敢不敢囂張!”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在出征之前,彭德懷已經52歲了,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危,為了幫助朝鮮人民,為了祖國和同胞的利益,彭德懷征塵未洗,臨危受命再次出征。

在出發之前,他特意去看望了自己的侄子侄女,與他們告別合影。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在當時的朝鮮看來,裝備精良的美軍根本沒有辦法抵擋,朝鮮軍隊被打的節節後退。那麼,中國志願軍的支援能抵擋得住美軍嗎?

沒過多久,彭德懷就帶領着中國志願軍給敵軍上了一課。

當時的美軍十分囂張,他們認為自己的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對聯合在一起的中國與朝鮮不屑一顧。

當時的美軍中還流傳着這樣的一種想法,三個月就能結束戰爭,打完了還能回去過聖誕節。

當時的美軍在裝備方面全面優於我軍,海陸空齊全,後備物資充足,並且提前到達戰場,對當地的地形早已勘探完畢。

而我國只有手中的抗爭後留下的裝備,只有最常見的火炮,沒有空軍,沒有坦克,有的是志願軍戰士心中的一腔熱血。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在彭德懷的帶領下,志願軍戰士們義無反顧地向美軍的鋼鐵洪流發起衝鋒,毫不退縮,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攔敵人。

中國軍人不怕與敵人正面硬碰硬,但為了更好地取得勝利,彭德懷巧妙的指揮也是勝利的關鍵。

彭德懷想方設法發揮志願軍的特點,向著美軍的弱點進攻,同時志願軍戰士們心裡都充滿了堅定的信念,因此面對戰爭也比敵軍更能堅持下去,擁有更強的韌性。

在我軍堅韌的進攻下,美軍成功地被打了回去,帶着飛機大炮被打得只能防禦。

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關於這場戰役,彭德懷的指揮至關重要。也是在這場戰爭之後,彭德懷成為了朝鮮人民最敬佩的人之一,並且在朝鮮被稱為 “朝鮮人民共和國英雄”。

山林勇士 楊靖宇

1905年,楊靖宇出生了。在他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在他的記憶里,是母親艱難地把他養大,艱苦的生活養成了楊靖宇那無比堅韌的精神。

由於從小就見識到了家國苦難,年僅18歲的楊靖宇就開始秘密參加革命活動。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1926年,楊靖宇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定地跟隨黨的腳步,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在從事革命任務時,楊靖宇曾經多次被捕,但是面對敵人的酷刑,他從未屈服過一次。

1931年,九一八事變。在上級的指令下,楊靖宇前往東北開始準備聯合抗戰工作,也正是東北聯考,使得楊靖宇和朝鮮人民有了交集。

1910年朝鮮被日本滅國,但是朝鮮人民並沒有屈服,而是開始反日運動,在國內多次運動被鎮壓後,大批朝鮮愛國人士來到了東北地區

此時的東北面臨著日軍的入侵,大批愛國人士奮起反抗,在我國反日精神的感染下,許多留在這裡的朝鮮人士,和中國人一起組建了抗日游擊隊。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1931年底,我國愛國人士與朝鮮反日人士共同組建了東北抗日聯軍,朝鮮日後的領導人金日成也在其中。

在東北和日軍抗戰過程中,楊靖宇和金日成相識,他們彼此之間都相互敬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39年,偽滿政府對楊靖宇、金日成為首的游擊隊下令捕殺。

面對敵軍的圍剿,楊靖宇這場陷入了泥潭之中,他所帶領的小隊不斷地被消耗,一次又一次被包圍,跟隨在他身後的戰友們一個又一個倒下。

當時處於寒冬,沒有糧食,沒有支援,楊靖宇就依靠着樹皮、棉絮抗餓,用雪止渴。

直到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與敵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彈盡糧絕的他犧牲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日成手下的一個傳令兵李東華當時跟隨在楊靖宇身邊,隨着他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在得到楊靖宇的遺體後,日軍殘忍地將其剖開,發現楊靖宇的胃裡面只有棉絮和草根,真的難以想象他是依靠着怎樣的信念,在寒冬中與敵軍作戰如此之久。

1958年,此時的金日成已經是朝鮮首相,聽到楊靖宇得以安葬之後他特意差人送來花圈。

金日成在回憶錄中提到楊靖宇的時候,他不禁寫道:

“我和楊司令出身於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但是我們在為同一種信念作戰,聽到他犧牲的消息之後我久久不能忘懷,獨自傷心了好久。”

楊靖宇用自己堅定的信念,贏得了朝鮮人民的尊重。

傳承之火 魏拯民

魏拯民,其實這並不是他真正的名字,他的原名叫關有維。

1909年,出生在農民家庭,16歲時接觸到了共產黨,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

為了更好地進行抗日工作,魏拯民曾經使用了十多個化名,魏拯民則是他最知名的一個。

魏拯民,拆開來就是為了拯救民族民眾,可見他心中的那一股信念。

九一八事變之後,魏拯民在上級的安排下來到了東北組織工作,魏拯民也正是這一時期他使用的化名。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22歲的魏拯民在哈爾濱任市委書記,可是剛剛來到這裡的他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民生團事件”。

此時的東北有許多朝鮮人也加入了抗日隊伍,為了針對這些抗日武裝,破壞我黨與朝鮮革命力量的團結,日軍特意搞了一個“民生團”。

民生團由投靠日軍的朝鮮人組成,加入各種抗日組織搞破壞,這樣一來迅速引發了抗日隊伍中許多人對朝鮮人士的不滿。

魏拯民立即展開了會議,在會議上對此嚴厲批評:

“朝鮮人大多數也是好的,漢奸只是那極少數人!”

在魏拯民的努力下,朝鮮人民與我軍的合作更加緊密了。

1936年,魏拯民會見金日成,將金日成帶領的游擊隊改編成抗聯二隊獨立師。

由金日成所領導的這支獨立師,在東北與日軍英勇作戰,赫赫有名,後來回國後成為了朝鮮人民軍的前身。

朝鮮最敬佩的5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為何會令朝鮮人民敬佩? - 天天要聞

在楊靖宇犧牲之後,魏拯民接受了楊靖宇的工作,繼續帶領隊伍與日軍作戰。好景不長,在一年後,由於叛徒的出賣,重病中的魏拯民在與敵軍奮起反抗時,壯烈犧牲

在金日成回國之後,他依舊對曾經一起作戰的魏拯民念念不忘,曾經還專門派人去聯繫魏拯民的兒子表達感激。

中國與朝鮮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除了這些人,還有千千萬萬個最可愛的人值得我們銘記。

歷史已經過去,曾經戰鬥的痕迹也不斷被時光消磨,但是我們要永遠將先烈們銘記於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