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商南縣第二次代表大會
文/田光慶
中國共產黨(以下簡稱中共)商南縣第二次代表大會於1954年5月26日至30日在縣城召開,應到會黨員代表91人,因故缺席8人,實到會黨員代表83人,列席代表20人,代表着全縣74個黨支部797名黨員。
大會主席團由高明月等13人組成。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中共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以及中共西北局、中共陝西省委擴大會議等會議精神,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着重檢查團結問題和幹部隊伍中存在的思想問題,討論互助合作運動和農業生產工作。
大會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選舉產生了由高明月、宇文讓、譚道鵬、王進財、王有春、郭世清、王守業、何坤榮、楊仁和、湯家余、苟金勝等11名委員組成的中共商南縣第二屆委員會。
5月29日,中共商南縣第二屆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選舉高明月、宇文讓、王有春、譚道鵬、王進財5名同志為縣委常務委員,選舉高明月同志為中共商南縣第二屆委員會書記,宇文讓、王有春為副書記。
5月30日,縣委書記高明月作大會總結講話,號召全縣各區鄉黨組織要在貫徹黨的七屆四中全會和全國黨的代表大會精神的基礎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與改善黨的領導。同時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互助合作運動的領導,大力提高和鞏固互助合作組織,團結和依靠廣大群眾為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努力奮鬥。大會還討論通過了《商南縣十二年規劃草案》。由於苟金勝、郭世清於同年8月和10月先後調離商南,省委於同年10月對第二屆商南縣委的批複只有9名委員組成。
1955年2月,高明月調離商南,宇文讓任縣委書記,王有春任縣委副書記。
這次商南縣的黨代會之後,全縣各級黨組織結合傳達貫徹黨的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共西北局和陝西省委擴大會議精神,中共商洛地區黨代會及縣黨代會精神,普遍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啟發引導廣大黨員自我檢討不利黨內團結的言行與驕傲自滿、強迫命令的工作作風。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了廣大黨員的思想認識,增強了黨的團結統一,增強了黨的戰鬥力,為保證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貫徹執行,為奪取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奠定了可靠基礎。
為加強黨對社會主義改造的領導,特別是加強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領導,10月初,中共商南縣委發出《關於改進縣、區、鄉領導方法的初步意見》,根據過渡時期黨在農村工作中新的歷史任務,要求各級黨委必須加強對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農業增產運動的領導,使之成為農村中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和各級黨委的領導重心。縣委決定:由縣委領導和工作能力強的中層領導兼任各區委第一書記,劃片分點包干,加強農村領導力量;對縣、區、鄉幹部進行以建社為主要內容的培訓,迎接合作化運動高潮的到來。縣委的《意見》得到中共陝西省委的充分肯定,並與同年11月批轉各地參照執行。
陽城風雲公眾號
編輯 插圖:悠閑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
田光慶,陝西作家協會會員,先後在作家報、西北文學、秦嶺文化、陝西日報、商洛日報等20多家報刊發表文章240餘篇40多萬字,參與了商洛寶典、商南縣誌、中共商南歷史、商南年鑒、商南民俗通書、紅色商南等20多部書籍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