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現在剩下的老人,大多數都變成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60後的人,幾乎沒有經歷過什麼戰爭和運動,上小學的時候,學到的第一句話是毛主席萬歲。
可是,天天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他老人家,還是沒有活到八十歲。
有些人把毛主席比作是神,其實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人。
毛主席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有了知根知底的周恩來和朱德,所以很多人說,沒有毛朱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
對於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經歷的運動就是一場“文化大革命”。
那時候的人,天天扒火車,天天搞串聯,天天整人。整來整去,把好人整成了壞人,把壞人整成了好人。
經過“文革”時期的人,現在有的將近70歲,有的已經70多了,再也沒有了只爭朝夕的風範。
有道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60年代的人,經歷了改革開放,從原來的墨守成規,有些人變成了傻大膽。
全國的房地產,大部分都是60後發起和推動的。有些人變成了改革開放的帶頭人,有些人變成了家財萬貫的富人。
現在就數他們的經驗豐富,還在一個勁地說,房地產不能倒,一旦房地產低迷,很多人就要遭殃。
可是,苦了那些70後,80後,還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90後。他們經歷了房地產的大起大落。
所幸的是物價推動了通貨膨脹,過去的10元錢,現在只能買幾個燒餅了。
於是,很多人都說,現在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工資的上漲速度,總是跟不上改革開放的步伐。
現在的人,很多人都喜歡級別,處級幹部退休是多少錢,廳級幹部退休是多少錢,軍級幹部是多少錢。
有些國營性的企業,現在還在一個勁地靠級別,總經理相當於處級還是廳級呢?看看工資就知道你相當於哪一級了。
現在的幹部都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所以有些人在利欲熏心之下,變成貪官。
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那時候,他們吃糠咽菜,從來沒有人計較個人得失,才換來了新中國的徹底解放。
現在呢?你參加過自衛反擊,每年的八一,單位都要為他們祝賀。你當了一個先進分子,又是提干,又是入黨。不管是部隊,還是企業,並不缺少這些扶搖直上的領導。還有一部分人是碩士和博士的頭銜。
有時候我在想,假如戰爭來臨,還會否是有錢人的天下?也許是,因為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力。可是無錢的人,也不一定都出力,除非有那豐厚的獎勵基金,讓他們覺得值得為此挺而走險。
六十年代的人,有些人經歷了下崗和失業,品嘗了風餐露宿的艱苦生活。儘管他們退休金不算高,但是也算經歷了人間的所謂磨難。
當然,生活在和平年代裡的人,怎麼也比不了那些為祖國豐獻一生的老前輩們。可是,那些人現在在全國已經是屈指可數。
不管怎麼說,現在的退休老人都總結出一句話,前大半生的風雨都經過,剩下的三分之一留給心愛的自己,好好享受這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