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2022年07月13日23:17:41 歷史 1547

1988年,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巨源鄉城子村發現了一副紅色棺槨

這是一座合葬棺,專家撬開棺材,便看到棺中兩人穿着“織金錦”衣袍!

屍骸身上服飾種類非常多,款式也是天差地別。

除了衣料,兩人的陪葬品皆是難得一見的珍品,無一不展示着墓主人的尊貴身份!

而最讓人驚訝的是,棺中的女子遺骸面部覆有一張金帛,金帛之下整個臉大若銀盆。

結合著眼前的豐厚陪葬,有不少村民調侃着眼前是座“胖臉王妃”墓。

詭異的遺骸形態,極其華美的衣料,價值連城的裝飾,金帛覆面的裝扮,這一件件不同尋常的事都為這口紅棺鍍上了層層神秘色彩,專家對此展開了調查。

而讓專家想不到的是,在對女子遺骸進行屍檢後,竟意外得知了“胖臉”原因的殘忍真相

那麼,棺中二人究竟是誰,這些難得一見的隨葬品都有什麼,“胖臉”的隱情又是什麼?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紅色棺材)

讓我們先從有關墓主人身份的考證講起。

一、覆面女子,紅棺疑雲

紅棺中出土的服飾精美非常,但是這更讓研究人員對墓主人的身份產生了疑問,尤其是兩人中那位金帛覆面的女子。

這二人衣着精美,保存完整。然而引起所有人的注意的是,這位女性的屍骸面部覆蓋一層黃色的布,從表面來看,她的面部飽滿光滑,觸感有彈性,就像一顆皮球。

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首先,在古時的墓葬風俗中,亡者覆面的情況是少之又少的。

例如,魏文帝時期,曹丕郭女王挑唆,將皇后甄宓賜死,並且命她死後以發覆面,口中塞糠。這其中的含義是帶有非常濃烈的羞辱意味的,又有亡者死後不能伸冤的意思。

而在魏文帝死後,甄宓的兒子登基為帝,以同樣的方式賜死郭女王,可見後人心中的憤恨。

這也說明,這種覆蓋面容的墓葬方式是並不尊重死者的。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紅棺材被撬開了一條縫)


紅棺中的二人衣着非比尋常,顯然身份非同一般。

這樣看來,矛盾之處顯而易見,這金帛覆面的女子若是身份尊貴,可與丈夫同棺而眠,為什麼會被施以金帛覆面的方式入葬?

若是她生前有罪,為什麼又能與丈夫同棺下葬呢?

要想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首當其衝的就是找出紅棺歷史時間的線索。

一時間有兩個推斷難以抉擇,一是有人認為這二人是女真人,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他們是宋人。認為他們是女真人根據的是因為東北地區在古代是少數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動地區,有一個少數民族兩次從這裡入主中原角逐封建王朝霸主,這個少數民族就是女真族

支撐這個觀點的還有一件事,城子村的附近有一座金代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城遺址,因此被大家叫做“城子村”。

由這個古遺址設施可以推斷,城子村很有可能是金代的軍事要地。

如此將線索整合一番,這口紅棺很有可能是金代駐守此處的高級官員的墓葬。

這也能暗合紅棺中二人衣着華麗的信息,認為他們是宋人的,則是提出了金人官員的常見服飾是盤領衣和烏皮靴,這二人明顯穿着漢家衣裳!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金朝官員傳統服飾)


經過研究考證,揭開墓主人的身份之謎的關鍵有三。

首先是對屍骸進行測齡,發現男性屍骸的死亡年紀為60歲

其次是在棺槨上有一件銀質銘牌,這銀質銘牌被放在棺槨的蓋子上面。

銀質銘牌高約48公分,整體呈現上下寬中間窄的形狀。

上寬35公分左右,下寬31公分,中間約有17公分。

銘牌形狀扁平,頂端兩支連枝荷葉,中間盛開一座荷花,底部也是蓮花樣式的托底,又有蓮蓬裝飾。

中部長方形牌身縱列上書“太尉開府儀同三省事齊國王”,共12字。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女真族騎兵)


這個銀質銘牌12字中,可以確定墓主人位高權重,獲封齊國王。

齊國王在宋代並沒有設置,只有金國有四位齊國王。他們獲封的時間也不同。

第三個確定墓主人究竟是哪一個齊國王的關鍵線索,就是出土的數件衣物中,有一件在衣服內側綉着“內省”二字。

內省在古代指的是皇宮中皇上和皇后正位之東,這種特殊的含義意味着這兩個字不是可以隨便使用的。也就是說,這件衣服出自皇宮內造。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在金代早期並沒有設置“內省”,直到海陵王遷都北京。

通過時間線索和身份線索的整合,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個墓主人就是下葬於大定二年,曾經被封為宗王、豫王、許王、越王、齊王的金國權貴完顏晏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銀質銘牌)


除了這些,在合葬紅棺的裡面還發現了一塊“房券”。一面寫“太尉開府儀同三省事齊國王”,一面寫“房一座”。

這種“房券”是古人所設想的在陰間住用房屋的“房產證”。

這個“房產證”的信息也與銀質銘牌相印證。

二、金國齊王,宋人王妃

完顏晏是金太祖的堂弟,生前可以說是權傾朝野。

他去世時皇帝也派人加恩弔唁祭拜。

那麼,躺在他身邊,衣飾華美堪比皇后,與他合葬數百年的是他的王妃嗎?

經過對女子的骨齡檢測,考古隊員發現,這名女子的年紀只有40歲。

二人整整相差20歲。而且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有早婚的傳統,這女子是完顏晏正妻的可能性很低。

經過研究檢測,考古隊員進一步發現這名年輕的女子並不是女真人而是漢人

而在揭開女子面部覆蓋的金帛之後,關於“金王漢妃”的浪漫設想也被打破。

首先,完顏晏去世時女子只有40歲,縱然古人人均壽命並不長,但是也沒有恰好夫妻一天去世的巧合。兩人一天去世的原因只有兩個“殉情”或者“殉葬”。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完顏晏石像)


在揭開女子面紗之後,考古隊員發現女子面部發黑,大小異於常人。

這是因為在女子頭部受到極大導致面部腫脹。而且金帛之下柔軟彈性的觸感並不是因為女子屍身未腐,而是因為金帛下面有很多蠶絲。

這種金帛覆面應該就是為了修飾女子死後並不美觀的面容。在屍骨的腹部位置骨頭髮黑並有一些白色遺留物質,經過化驗發現這些物質是毒藥的殘餘。

由這些信息可以推斷,這位女子的死亡並不是自然死亡或者意外死亡,而是出於殉葬目的的“謀殺”。

她很有可能是被擊打頭部之後被喂毒而亡!

這種殉葬並不少見,遼太祖時期有百餘名官員為他殉葬,“生焚寵婢”也是金人習俗。

只是這位可以與齊國王同棺的殉葬女子的身份必然不是“寵婢”,她頭戴價越黃金白玉的東珠,身穿金帛紋飾的錦緞,即便她是宋人,身份也必然不低。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靖康之難繪圖)


這時,有人根據她的年紀提出她可能是趙金姑。趙金姑是宋徽宗的三十二個女兒,出生於1121年,這一點與殉葬女子相同。

並且,這個時間背景也讓人聯想到宋史中著名的“靖康之難”。

三、靖康恥,尤未雪

在趙金姑出生後的第六年,金人大舉攻宋。

宋人不敵,被迫接受金人“金千萬,銀千萬,帛千萬”的索求。據傳,這麼大數量的進貢,金人要求十天內交齊。

宋朝縱然豪富,但是金人屢次勒索,何況時間又這麼短。其實,這就是金人非兵之攻。在這種重壓威脅之下,宋國已經十分慌亂。

宋國都庭一夜之間派出幾十位天使,向民間收集金銀財富。

舉國上下,從皇族貴族到平民百姓,從太監宮女到和尚道士,從道姑僧尼到青樓妓女,所有人都要從口袋裡拿出錢,共赴國難。

但是“金千萬,銀千萬”若是真的能拿出來,金人也不會提出這樣的標準。

時限一到,宋國果然不能如數拿出金銀財寶。於是,金人又提出一點“以人抵債”。

金人到宋都開封取出皇室玉牒,將上面記錄的人員統統記錄下來,就是為了防止有人趁亂逃脫

在這一年二月初七,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帶着後宮嬪妃和皇室血脈離開皇宮,被押送至劉家寺營寨和青城營寨。

趙金姑此時就跟隨着顯仁皇后等人住在劉家寺營寨中的壽聖院。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顯仁皇后像)


等到三月,金人共計擄走皇室三千餘人,貴族四千餘人,官員五千餘人。除此之外另有奴僕百姓,工人匠人,不計其數,其中宮女,平民女性有萬餘人。

至此,北宋滅亡,這場震驚古今的事件被稱為“靖康之變”。

皇族被金人押送北上,路途遙遠,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抵達。

到了金國,這些皇族女性和貴族女性被當作戰利品賞賜給金人的王公顯貴。

趙金姑因為年紀尚小被當作奴僕送到浣衣局。直到14歲時成為金國皇帝金熙宗的妃嬪。

趙金姑美麗聰慧,金熙宗又對中原文化很有興趣,因此趙金姑受到他的寵愛。

在有了一定地位之後,趙金姑幫助一些皇族女性擺脫奴隸身份。

等到趙金姑21歲時,她已經成為僅僅次於正妃的次妃品級。

趙金姑也是靖康之變後在金國受到最高冊封的女性。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靖康之變)


但是,線索到了這裡又斷了。趙金姑是金熙宗的寵妃,她為什麼會嫁給齊國王完顏晏呢?

按照金人習俗,金熙宗被完顏亮殺害而死,而後完顏亮做皇帝是可以繼承金熙宗的妃嬪的,也就是女真族固有的“繼婚制”。

有專家推測是完顏亮將趙金姑賞賜給完顏晏,畢竟完顏晏在金國的地位很高,趙金姑作為前任皇帝的寵妃,可能被作為“珍品“賞賜。

當然,因為並沒有直接的歷史記載和文物證明齊國王墓葬中的女子就是趙金姑,這一切都只是推論。

但是不論怎樣,從這名女子的衣着打扮和合葬地位來看,她應該就是作為完顏晏的寵妾殉葬的。

而且這名女子很有可能就是靖康之難的經歷者,也是殉葬習俗的受害者。

至於她到底是不是趙金姑,或者是其她宋國皇族女性、貴族女性,確認這一點還需要等待更多宋金時期的文物史料信息。

那麼,古墓中有哪些有價值的文物?


花珠冠頂,綾羅綢緞

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發達經濟中心往往在南方一帶,除了這裡氣候溫和,水陸交通,阡陌發達的原因,這裡里的紡織業也是歷朝歷代的重中之重。

在許許多多的紡織品中,有一種“織金錦”自戰國時期就有相關記述。

傳說中這種布料是在極其貴重的絲線中加以真金製作而成,非王公貴族不可用。

等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衣料才開始全國追崇。

在這座紅棺主人墓中,出土了幾十件服飾。

這些服飾種類十分齊全,每件服飾的衣料是大不相同,不過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均能看出製造這些服飾的人必然手藝高超,不是尋常匠人。

其中,各項穿戴中,棺中二人的衣服涵蓋了絲織品的大部分。

這一類中單是棉衣、夾衣、單衣就有三十多件。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宋朝服飾彩繪圖)


款式也是多種多樣,包括長袍,圓衫,半裙,連衣裙等等大件衣服,另有鞋子,帽子,襪子,腰帶等小件品類。

了珍貴異常的織金錦,更有織金綢。織金絹,織金綾等布料,顏色也是豐富多彩,有駝、絳、棕、煙、醬、綠、青等等,可以說真正是綾羅綢緞加於一身。

除了衣料本身的昂貴,在針綉刺鑿一道上也是技藝非凡。

單單是綉法上,就包含了辮綉、打籽綉、貼補綉、盤香綉、平針、接針、套針、釘線、鋪線、圈金等珍奇技法。

刺繡裝飾之外,還運用了印法和繪法,令人稱奇!

鬼技神工之下,花紋圖案栩栩如生,有團龍、夔龍、雲鶴、飛鳥、鴛鴦、朵梅、團花、卷草、璧桃、蝴蝶、捲雲等等,皆是神形具備,美輪美奐。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織金錦衣袍)


這33件服飾中有幾件十分不同。首先是二人穿在最外面的長袍。

這兩件長袍一件是褐地織金錦棉袍、紫地雲鶴紋織金錦棉袍。

所謂“織金錦”是我國古代宋朝時期的一項頂級製造工藝。

簡要來說,金錦是由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綉娘將金帛切成絲線一樣纖細,再與其他名貴的絲織品綉在一起形成圖案。

其價值、工藝絕非一般金線綉品可比。我國歷史上在先秦時期就有金錦記載,在之前出土的墓葬中也有金錦殘片出現,但是如此完整的金錦服飾還是首次發現。

考古界因此將這個墓葬命名為“北方馬王堆”。

除了金錦外袍,女子內里還穿着一件“露背連衣裙”。

這件“露背連衣裙”也是金錦製成。下端散擺極大,上衣背部有個很大的開口,有些西式露背裝的風味。

這件“西裝”並不是特例,考古隊員還發現了與現代弔帶襪很像的上端帶有綁帶的褲襪。另外還有與現代腳蹬褲相似的底端有布條鏈接的褲子。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造型奇特的褲子——“腳蹬褲”)


棺中二人,男子頭戴一頂三層襆頭。這三層襆頭的最裡層是抹額,抹額的作用是將頭髮束住,使頭髮整齊美觀。

中間層是無腳襆頭,也有點像少數民族戴的軟頂小帽。

最外層是垂腳襆頭,這層襆頭十分威儀,兩腳垂長,一對天鵝白玉裝飾在後側在襆頭後面。根據這對裝飾用的天鵝玉飾就是“納言”,是古代高級官員才能配戴的裝飾品。

在取下襆頭後,有一隻簪子別著髮髻。這根簪子是玳瑁材質,就是南海大海龜的龜背作為原材料,價值堪比犀角和象牙,十分珍貴。

男子雙耳綴有一對金鑲東珠的耳環。這種珍珠大而豐潤,不過珍珠百年時間就會鈣化,時間久遠早已枯萎。

還有一件“玉具劍”放在他的腰部左側,可見是一件愛物。玉具劍玉柄金飾,是皇帝和太子的象徵佩劍。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三層襆頭)


穿戴的飾品之外,男子手中還握有一對金塊。一隻八十餘克,一隻近七十克。金塊背面刻有“八十”二字。

手握東西是古代的一種墓葬風俗,叫做“握手”。這種風俗起源很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相關記載,那時通常使用黑的布料將物品系在亡者的手臂上。

這種手握金塊的就叫做“金握”。另有手握玉品的為“玉握“等等。手握的東西通常根據亡者生前的地位財富而定。

“金握”的含義是希望亡者世世富貴,體現古人“靈魂不滅”的信仰。

男子飾品考究貴重,女子也不遑多讓。這女子頭戴一頂皂羅蓮紋花珠冠,這頂花冠的精緻程度令研究人員瞠目結舌。

花冠高14公分,內里直徑17.5公分,整體採用盤滌技法製作而成。

花冠的外層是層層密密的蓮花花瓣式樣,這些花瓣層次分明,有上中下三層,花瓣之間相互摩梭綴連着瓜葉菊式樣。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女性屍骸戴的花珠冠)


每一層的花瓣有5片,十分清晰,花瓣的邊角之處嵌着珍珠,這些珍珠顆顆都是難得一見的頂級東珠,共計五百餘顆。

花冠的背面還有一個花鳥圖形的白玉綴飾,也叫做納言,圖案是練鵲紋樣。練鵲紋樣在古代通常被女子所用,它象徵著仁愛和多子。

納言下面有兩個金環墜飾。金環也是古代女子冠上的常用配飾。

齊國王完顏晏墓葬的出土,完善了宋金時期金人墓葬習俗的史料空白,證明了金人墓葬習俗的變化,也體現出金國攻佔北宋後,服飾風格受到宋人影響。

金錦等精美綉品的發現證明我國古代人們高超的織造工藝,反映出宋朝時期的手工業和織造業的先進水平。

1988年哈爾濱出土“胖臉王妃”墓,金絲蓋全臉,屍檢揭開殘忍真相 - 天天要聞

(宋朝服飾彩繪圖)


與他合葬的女子,金帛覆面,服飾華美,原因是作為完顏晏的寵妾殉葬。

雖然並不能確定此女子就是宋徽宗的女兒趙金姑,但她一定是殉葬風俗的受害者,也很有可能是靖康之變的經歷者。

如果她是趙金姑,作為金國受到冊封最高的宋國公主尚且不能逃脫殉葬,可見當時被俘虜的宋人下場。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後來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靖康恥,尤未雪……”

參考文獻:
[1] 賈英哲. 從女真貴族完顏晏墓葬出土文物看漢文化對女真族的影響[J]. 黑龍江史志,2011(8):53-54.

[2] 孫紅梅. 《金史·完顏晏傳》封爵史料勘誤一則[J]. 中國史研究,2013(2):190-190.

[3] 王法. 阿城地區兩處金貴族墓葬比較研究[J]. 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94-95.

[4] 付彤. 阿城巨源金墓墓主小議[J]. 黑河學刊,1990(3):118-120.

[5] 張明華. "靖康之難"被擄北宋宮廷及宗室女性研究[J]. 史學月刊,2004(5):48-52.

編輯:江夏

責編:林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