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瓊崖革命先輩的入黨故事——紅心向黨 此生不渝

2022年06月27日09:48:02 歷史 1234

文\本刊特約撰稿 陳立超

在瓊崖革命史上,一批又一批先進分子帶着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國家和民族深厚的感情,義無反顧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們出身不同,參加革命的時間先後不一,但為了實現共產主義這一共同理想,為了建設一個新瓊崖,選擇匯聚在黨的旗幟下。他們的入黨故事,有的激烈如鼓、扣人心弦,有的曲折艱難、餘味悠長,穿越近百年時光聽之,我們仍能感受到共產黨人的初心。

馮白駒 在市郊領導農民運動經受考驗

1925年,22歲的馮白駒考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出島求學。 同年冬,由於家庭經濟狀況惡化,無力支付學費,馮白駒不得不中途停學回海南。回瓊途中,他在廣州遇到了高小時的同學李愛春。李當時正受黨組織派遣準備回海南領導革命鬥爭。他鼓勵馮白駒回海南後和他一道從事革命活動,就這樣兩人結伴回瓊。馮白駒曾在自傳中寫道:“回家鄉參加革命去,就成為我既定的行動”。

海南周刊 | 瓊崖革命先輩的入黨故事——紅心向黨 此生不渝 - 天天要聞

馮白駒。資料圖

李愛春特別給馮白駒介紹了共產黨的性質、任務及入黨條件,還講了許多革命道理。當馮白駒不解地問他怎麼既是共產黨員,又是國民黨的縣黨部書記長時,李愛春詳細介紹了共產黨為什麼要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共產黨員為什麼要以個人身份和怎樣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並介紹了國民革命的對象、任務及國共合作後的形勢,還讓馮白駒看《共產黨宣言》等書籍。1926年初,馮白駒回到離別一年的故鄉,經李愛春向黨組織介紹,被派往海口郊區領導農民運動。1926年4月,海口市郊農民協會辦事處成立,馮白駒任辦事處主任。

擔任海口市郊農民協會辦事處主任,是馮白駒在漫長革命生涯中邁出的第一步。在馮白駒的領導和組織下,經柯嘉予、林平、朱潤川、吳清坤等深入宣傳發動,海口市郊農民的覺悟明顯提高,他們聯合起來建立農會,開展減租、減息、反霸鬥爭。至1926年下半年,海口市郊蒼東、蒼西、高坡、水頭、同仁、儒益等地的農會像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農民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馮白駒在1956年寫的自傳中說:“最顯著的實例,是郊區五村農民反對地霸兼官僚資本家吳為藩強佔農民大塊坡地的鬥爭,經過農民控訴、遊行示威、集體請願,終於取得了勝利,土地歸還農民。這次鬥爭的勝利,不僅鼓舞了廣大農民的鬥爭情緒,教育了他們,使他們認識了自己的力量,並且堅定了他們的鬥爭意志,打下革命轉向武裝鬥爭的基礎。我在這次鬥爭中也受到很大教育。”

經過革命鬥爭的考驗,黨組織認為馮白駒已經具備了入黨條件。1926年9月,經李愛春介紹,馮白駒加入中國共產黨,候補期3個月,於當年11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這標誌着馮白駒已經由一個充滿救國救民思想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一位無產階級先鋒戰士。馮白駒後來回憶:“這是我的新生,永遠不能忘記的光榮的一件大事。”

莊田 在海外貨輪上接受黨的教育

1923年秋,為了謀生,萬寧人莊田和村裡一些青年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去了新加坡。莊田先在橡膠莊園工作,後經老鄉介紹,在荷蘭資本家經營的“生什”號貨輪上找到一份燒鍋爐的工作。莊田後來回憶:“我離開家鄉時年僅l7歲,開始是在新加坡一個英國資本家的橡膠廠做工。因為我常打抱不平,結果被資本家當作異端分子開除出廠。不久又到荷蘭人經營的‘生什’輪船上當生火工。勞動很艱苦,往往一連干12個小時都沒休息,但工資卻十分微薄,經常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而且稍有怠慢,還會遭到各種辱罵。於是,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變成了一場噩夢。”殘酷的現實使莊田再也不能平靜,他開始思索:這個社會為什麼這樣不公平?資本家對工人為什麼這樣狠心?然而,他找不出答案,感到十分苦悶。

海南周刊 | 瓊崖革命先輩的入黨故事——紅心向黨 此生不渝 - 天天要聞

莊田。資料圖

就在莊田心情低沉之時,同在這艘船上的老工人黃宜敦常來找他攀談,給他安慰,鼓勵他振作起來。莊田找到了知音,收穫了友誼。黃宜敦經常向他介紹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及俄國工人農民當家作主的情況,啟發他說:“一個產業工人只要求自己做一個本分、正直的人是很不夠的,我們還要有革命理想,並為實現這個理想自覺地努力奮鬥,這才是有工人階級覺悟的表現。”在黃宜敦的耐心教育下,莊田的思想覺悟逐步提高,心中的疑團逐漸打開,他開始明白:要從根本上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生活待遇,必須徹底推翻這個人剝削人的罪惡制度。原來,黃宜敦是這艘船地下黨支部的書記。這個黨支部經過對莊田近一年的考察教育,根據他平時的良好表現,決定吸收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3月的一個晚上,“生什”號貨輪地下黨支部在岸上一個秘密地點召開會議,正式接納莊田為中共黨員。莊田把這一天當作自己人生道路的新起點,決心永遠沿着黨指引的方向走下去。他後來回憶說:“而現在我懂得了只有把全人類的解放事業作為自己的崇高職責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在黨的幫助教育下,我逐漸提高了階級覺悟……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我在新加坡舉手宣誓要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時候,心情是多麼激動啊!”

周士第 在黃埔軍校經徐成章介紹入黨

人生的前22年,周士第在海南島度過。這一時期,他當過學生,當過藥材鋪學徒,也當過傳播新知識、新文化的小學老師。1923年除夕,周士第離開家鄉奔赴廣州,踏上了在異鄉尋求革命真理的道路。

很快,身在廣州的周士第進入滇軍楊希閔部當兵。出門在外,老鄉總是讓人感到親切。不久後,他結識了海南同鄉、中國共產黨人徐成章和徐堅等人,又聯繫上了老同學楊善集,加入了他們發起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新瓊崖評論社”。擁有文化底子和滿腔報國熱情的周士第積極思考、勇於下筆,多次在《新瓊崖評論》(半月刊)上發表文章。這也為周士第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進入黃埔軍校、領導鐵甲車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海南周刊 | 瓊崖革命先輩的入黨故事——紅心向黨 此生不渝 - 天天要聞

周士第。新華社發

1924年5月,經時任黃埔軍校特別官佐的徐成章推薦,周士第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學員,被編入學生第二隊,由此開始了軍旅生涯。周士第在黃埔軍校的生活無疑是充實的。他在這裡接受中國當時最系統的軍事理論教育,了解最先進的軍事戰略方針、最前沿的軍事武器裝備,把很多時間精力用在了學習新知識上。關於周士第在黃埔軍校學習情況的相關記載不多,但我們可以通過廣州黃埔軍校陳列室里一本周士第讀過的書略窺一二。這本書是清朝湘軍名將胡林翼的《讀史兵略》,一共六卷,內頁手批備註圈圈點點、密密麻麻,少的數十字,多的上千字,均為蠅頭小楷,排列整齊、章法嚴謹。

在黃埔軍校,周士第白天進行課堂學習和必要的軍事訓練,晚上則潛心讀書,他研讀的書籍主要有三個門類:史學、軍事學、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在閱讀過程中,他完全被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所折服。他確信,馬克思列寧主義將會成為拯救中國的思想武器。他開始系統且迫切地向徐成章說出心中疑惑,徐成章耐心解釋和引導。周士第通過徐成章接觸到了更多的共產黨員,他們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做好了為實現心中崇高理想獻出生命的思想準備。經過認真考慮,周士第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12月,他經徐成章、廖乾五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四人賽題庫-隋朝 - 天天要聞

四人賽題庫-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創建者是隋文帝楊堅,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隋朝僅僅持續了38年,雖然統一了全國,疆土也擴大了不少,但大事不多,存在感不強。隋朝雖然年數不多,但皇帝不少,前後經歷了五個皇帝,比較出名的是兩個皇帝,楊堅和他的兒子楊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文丨微生曉芸編輯丨微生曉芸前言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為何“賣身葬父”?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 天天要聞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於是孫亮就推斷出是小黃門陷害保管員,小黃門不服,孫亮說:“如果這粒老鼠屎是早就在蜂蜜里,那麼內外肯定全都是濕的,那就證明是保管員保管不善;如果是新放進去的,肯定是外濕內干,那就說明是被人新放進去的!”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5月1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尋跡羊城——2023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覽在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尋跡羊城”系列原創性考古新發現展,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加強考古出土文物...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 天天要聞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通訊員 曾偲偲 饒思行 何苗5月17日,在武漢市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學校的唐代服飾文化體驗活動上,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學習唐代服飾的歷史文化,通過親身實踐,感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和勞動創造的美好。學生們通過一場精心設計的行前一課,跟隨研學導師的引導,穿越時空,回到了盛唐時期。通過多媒體展示和生...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 天天要聞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我們提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時,總是繞不開文景時期民間積累的財富。儘管漢文帝確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比較節儉,但他在某些人身上也是很奢侈的,比如他寵幸的鄧通。1.受到賞識鄧通是蜀郡南安縣人,因為會持棹搖船在宮中當“黃頭郎”,即管理船隻的小吏,因頭戴黃帽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