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到底有多寵愛?

2022年06月05日15:38:28 歷史 1583

太平公主武則天唯一活下來的女兒,也是武則天最小的孩子,武則天對她的疼愛超過了任何一個公主。

太平公主很小的時候常常會去外祖母榮國夫人家中遊玩,一次她的隨行宮女遭到了表兄賀蘭敏之的姦汙(也有說是太平公主本人),武則天得知後暴怒不已,加上之前賀蘭敏之還曾姦汙過未來的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恢復了他的本姓賀蘭氏,流放到雷州,中途被武則天派來的殺手用馬韁繩勒死,之後太平公主被安排出家做了女道士,名義上是替母親武則天給外祖母榮國夫人盡孝,但太平公主出家,卻沒有真的住到道觀中去,而是一直住在宮中,太平公主的真名史書上沒有記載,“太平”兩個字是太平公主的道號,從道號中可以看出,武則天希望女兒能夠太太平平的度過一生,直到西南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指名要娶太平公主,古代和親不是新鮮事,唐太宗就曾派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和親,還成為了一段佳話,在國事和家事之間,武則天選擇了做良母,為了不讓女兒嫁到哪么遠的蠻荒之地,她對高宗是又哭又鬧還以死相逼,最後乾脆在宮中修建了一座太平觀,讓太平公主正式入道出家,眼看着太平公主做了女道士,吐蕃使者也無可奈何,就這樣太平公主在太平觀內一住就是幾年。


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到底有多寵愛? - 天天要聞

一次高宗退朝後,太平公主突然穿上武官的服裝在唐高宗和武則天面前跳舞,唐高宗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穿成這樣呀?”她羞澀地回答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唐高宗和武則天心領神會,於是在滿朝文武之中精心為她挑選青年才俊,最終相貌英俊,才華橫溢的薛紹被高宗欽點為駙馬,薛紹出身高貴,母親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城陽公主,父母雙亡又為太平公主嫁過來之後省去不少麻煩,武則天為了自已的女兒能夠嫁得一個好夫君可是煞費了苦心。

儘管是高宗錫婚,但薛家人卻高興不起來,薛紹的哥哥薛顗覺得太平公主出身太好,所受到的寵愛太深,怕帶來禍患,但又不敢反對,果不其然,太平公主還沒有嫁入薛家,武則天就覺得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不配與自已女兒做妯娌,竟有讓薛家休妻再娶的打算,這時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是南朝的貴族。並非寒門相勸說,武則天才放棄了這個打算。


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到底有多寵愛? - 天天要聞

公主大婚那天,武則天為女兒在長安城中舉行了盛大而奢華的婚禮,按照祖制婚禮宜在傍晚舉行,用來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唐代結婚都要在空地搭棚子,太平公主與薛紹結婚的時候,新房選在平康坊,由於賓客太多,空地根本不夠用,武則天要求借用附近宣陽坊的萬年縣衙,還要拆掉縣衙的大門,唐高宗指出那大門是隋朝宇文愷親自設計建造的,不宜拆毀,於是改為拆圍牆。

與太平公主婚禮同時舉行的還有太子李顯娶妃,唐高宗看着眼前的景像,親自做詩一首《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來慶祝,

龍樓光曙景,魯館啟朝扉。艷日濃妝影,低星降婺輝。

玉庭浮瑞色,銀榜藻祥徽。雲轉花縈蓋,霞飄葉綴影。

雕軒回翠陌,寶駕歸丹殿。鳴珠佩曉衣,鏤璧輪開扇。

華冠列綺筵,蘭醑申芳宴。環階鳳樂陳,玳席珍羞薦。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塵。歡凝歡懿戚,慶葉慶初姻。

暑闌炎氣息,涼早吹疏頻。方期六合泰,共賞萬年春。

由此可見太平公主所得的寵愛可以同太子相媲美,但是母親武則天怎麼也不會想到她精心為女兒太平公主舉辦的這場婚禮卻成了日後母女反目成仇的導火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 天天要聞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山東/ 孫延宜專輯/2025年/183(隨筆)2025年7月4日,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編髮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條規範的賜宴街》,獨立寒秋老師看到後,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寫的這個隨筆“有道理”,然後暢談了自己對賜宴街命名的意見,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當地時間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位於非洲的三處世界遺產地因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少,已正式被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按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共三處世界遺產地被移出瀕危名單,分別是馬達加斯加的阿欽安阿納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遺址、利比亞的加達梅斯古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着炎炎烈日,楊少華坐着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