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2021年07月27日18:59:51 歷史 1373

“雲南王”龍雲的長子,蔣介石的“義子”,父親曾被蔣介石軟禁,曾經參加起義反對蔣介石,為什麼後面又叛逃台灣與虎謀皮,最終竟走到了這樣的結局。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我們一起來看吧!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1884年,龍雲出生於雲南恩安。因為地處偏僻,沒有學校,所以龍雲早期並沒有接受啟蒙。1890年,龍雲的父親過世,龍雲隨母親到舅舅家生活,這才開始上學讀書。後來龍雲跟隨武術名家馬得勝等人學習武藝,並結識了鄒若衡,三人結為兄弟,並稱為“昭通三劍客”。1912年5月,龍雲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

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情,正是這件事情,讓當時雲南的領導者唐繼堯注意到了龍雲。一天,一個法國拳師來到講武堂要求唐繼堯設立一個擂台,要挑戰講武堂中的人。擂台一共設立了三天,第一天的時候,前往擂台應戰的人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被這個法國人輕易地打倒。到了第二天,基本沒什麼人應戰了。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第三天的時候,這個法國人以為自己穩操勝券,這時,一個不起眼的人出來應戰。這個人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穿着草鞋,他就是龍雲。

比拼開始,在與龍雲交手幾個回合之後,這個法國人被龍雲一拳擊中,這一拳讓這個法國拳師吃痛不已,他要求檢查龍雲身上是否有武器藏身。龍雲當即脫掉上衣以示清白。隨後龍雲赤膊上陣,第二個回合,龍雲飛起一腳正中法國拳師,他當即倒地,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灰頭土臉地走了。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1914年,龍雲畢業。1915年12月25日,雲南護國起義爆發,在鄒若衡的推薦下,加上之前龍雲在講武堂的表現,唐繼堯調龍雲擔任官職。唐繼堯可以算得上是龍雲的貴人了。唐繼堯是滇軍創始人與領導者、滇系軍閥首領,參加過重九起義、昆明起義、護國戰爭等,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自此之後,龍雲便跟隨在唐繼堯的身邊,可以算是平步青雲。

1927年,因不滿唐繼堯的統治,龍雲與其他四鎮守使聯合起兵逼迫唐繼堯辭去職務,發動了“二六”政變,推翻了唐繼堯的統治。同年5月,唐繼堯去世。唐繼堯去世之後,龍雲四人卻開始了內鬥。1929年3月,龍雲的師長孟坤倒戈,之前戰敗的幾人組成了反龍的“靖滇軍”。同年冬天,龍雲大獲全勝,至此雲南統一。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南京政府任命龍云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奠定了統治雲南的基礎。自此,雲南的軍政大權一直把持在龍雲手裡,直到1945年,他也因此被稱為“雲南王”。而龍雲的長子龍繩武也被蔣介石收為“義子”。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舉國震驚,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龍雲雖然割據一方,但目光長遠,積極響應抗日。8月8日,龍雲離開昆明前往南京,在南京期間他見到了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中國共產黨的代表,雙方開始建立聯繫合作。

龍雲同意出兵2萬支援全國抗戰,並主動向蔣介石請命修築滇緬路,打通抗日的國際通道。8月,龍雲在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期間,擲地有聲:當盡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財力,貢獻國家,犧牲一切,奮鬥到底,俾期挽救危亡,表示“滇省軍隊已經整理就緒,隨時皆可為國家而效命也”,代表雲南各族人民表明堅決抗戰的決心。8月22日,由盧漢指揮領導的抗日軍隊組建完成,大約有4萬人。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1937年9月9日,龍雲組建的雲南軍隊首批官兵氣勢磅礴地出發,步行一千多公里到達長沙集結,馬上就趕到抗日前線台兒庄。12月,雲南開始修築滇緬公路,雖然資金、技術、設備都不是很充足,但是大家熱情高漲,調集的修路人數不下數十萬人,沒有設備就用力氣,肩扛手提,僅用了八個月時間,就修建成九百多公里的公路。

1938年3月,龍雲組建的軍隊參加了台兒庄戰役。英勇的雲南戰士不怕犧牲,槍葯打光後,就與日軍展開了肉搏戰,取得勝利之後,自此滇軍威震敵寇,聲名遠揚,但四萬餘官兵僅剩兩萬。八年抗戰期間,雖然雲南遠離抗日第一戰線,但是龍雲對抗日做出的貢獻,一點都不少於其他人。抗戰期間,他一共組織派出20多萬大軍,滇軍經歷各種大戰役20餘個,傷亡官兵10餘萬。這是龍雲執政期間最為人稱讚的一個方面。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龍雲雖然割據云南,但是從一方面來說,也維護了雲南的安定。在抗日戰爭期間,龍雲態度堅定,堅決抗日。他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龍雲執政後,提出了建設新雲南的目標,龍雲並不被國民政府的思想和政治命令影響,他在雲南地區積極推行民主政策。

在軍事方面,龍雲領導雲南期間,嚴格劃分軍隊的權利範圍,實行“徵兵制”,積極培養低級軍士,按照不同於以往的方法訓練軍隊,撥專款給軍隊購買新式武器。

經濟上,龍雲整頓財稅、興辦實業、剿匪、興修交通等。

在文化方面,龍雲成立了雲南第一個滇劇藝術研究機構——戲劇改進社,對雲南地區的劇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教育方面,龍雲也非常重視。他多次捐資創辦學校,公費派人留學,對抗戰時轉移到雲南的一批大學,龍雲也十分關照和重視。

這一時期的雲南,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民主氣氛濃厚。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在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之後,對於這個“雲南王”,可謂是耿耿於懷,曾數次計劃摘下龍雲的兵權和雲南地區的領導權。他多次派遣將領前往雲南,最終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發動政變免除了“雲南王”龍雲的權利和職務。

蔣介石在解除龍雲兵權之後,先是讓龍雲被迫來到重慶,在到南京之後又把龍雲軟禁在南京。誰也沒有想到,龍雲竟然在軟禁期間成功收買了飛虎隊。之後在飛虎隊的幫助下趁機到達香港,之後在香港停留了一段時間。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在1949年,龍雲在香港通電起義,正式聲明反對蔣介石。在龍雲通電起義過程中,他的長子龍繩武也追隨父親起義,反對蔣介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龍雲兒子龍繩武的結局。

龍繩武出生於1906年,由於是龍雲的第一個兒子,所以免不了對他寄予厚望。在龍繩武長大之後,也被龍雲送到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從雲南講武堂畢業之後,龍繩武又前往法國留學,畢業於法國聖西爾軍校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老話說,虎父無犬子,龍繩武又學習到了充分的理論知識,應該可以建立軍功,光宗耀祖。但是龍繩武在戰爭期間卻沒有什麼好的戰績出現。只是因為他的父親龍雲,龍繩武便平步青雲,官至旅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龍雲命盧漢率軍抵抗日軍,龍繩武此時便留守雲南,擔任第二旅少將旅長,負責鎮守騰衝。

1942年,駐守雲南騰衝的龍繩武並沒有發現日軍的進攻路線。5月4日,日軍突然進攻與騰衝相鄰的龍陵縣,這一個消息傳到騰衝,全縣居民惶恐不安。此時的龍繩武不但沒進行任何防守措施,反而開始加快速度搜刮民財,居民懇請他組織禦敵,他卻沒有理會。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5月7日由護路營一個連護送,龍繩武押着搜刮到的鴉片、玉石等財物匆匆忙忙逃回昆明。5月8日,騰衝已經沒有任何政府或軍隊的管理。再加上從傷兵、難民數不勝數,整個城內人心渙散,大家四處奔逃。10日,日軍沒有耗費一顆子彈就佔領了騰衝城。不戰而逃的龍繩武也成為了全國人民嘲諷的對象。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雲南王”龍雲被蔣介石卸掉兵權,軟禁了起來。為了籠絡龍繩武,蔣介石任命龍繩武為總統府少將參軍,這是個虛職,沒有任何權利,但龍繩武卻毫不在乎,整日花天酒地,樂不思蜀。1949年,李宗仁成為代理總統,龍繩武也被升為總統府中將參軍。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當時龍雲在飛虎隊的幫助下從軟禁的地方逃到了香港,1949年8月,龍雲在香港通電起義。為了支持父親,龍繩武也選擇跟隨父親起義,正式反對蔣介石及其南京國民政府。8月13日,龍雲等人在香港發表聲明,表示與蔣介石徹底決裂。在此之後,龍雲還多次向當時執掌雲南軍政大權的盧漢聯繫,建議他起義,反抗蔣介石。1949年12月盧漢宣布雲南和平起義。龍云為雲南的解放也有着莫大的功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給龍繩武了一個雲南省人民政府委員的官職。但是由於龍繩武長時間停留在香港,所以沒有及時到昆明上任。1950年,龍繩武的弟弟龍繩曾因為想要起義支持蔣介石,被人民解放軍擊斃。之後龍繩武也因此一直滯留在香港,沒有到昆明上任。1954年,受到蔣介石邀請的龍繩武到達台灣,投靠了蔣介石。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當時蔣介石還試圖“反攻大陸”,捲土重來。因為蔣介石知道龍家在雲南經營多年,龍繩武對雲南的情況熟悉,所以他想利用龍繩武進攻大陸,把雲南當成根據地,因此蔣介石特別重視龍繩武。

龍繩武到台灣後,蔣介石又給了他一個“總統府中將參軍”的閑職。隨着時間的推移,蔣介石漸漸清楚地知道“反攻大陸”已經不可能了,隨着蔣介石的清醒,龍繩武自然也就沒有了作用。逐漸年老的龍繩武最後選擇在台灣皈依佛門,深居簡出,吃齋念佛,最終於1995年去世,終年89歲。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龍繩武最後的下場雖然算不上凄涼,可這都是他咎由自取的後果。自己沒有真才實學,活在父親的光環里,卻誤以為那是自己在發光,實在是有些狐假虎威之感。

相較於自己的兒子,龍雲的一生可以說是坦坦蕩蕩,無愧於民。龍雲雖然作為軍閥勢力長期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但是他卻不像其他的軍閥那樣愛惜自己的羽毛,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在雲南執政期間,龍雲多次出資籌辦學校,關心民生。在抗日戰爭時期,龍雲又願意出兵抗戰,將士們更是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在解放戰爭時期,龍雲並非冥頑不靈,雖然當時身為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他公開反對蔣介石的專制,宣揚民主,為雲南的和平解放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龍雲的祭禮上,陳毅負責主持公祭儀式,隨後由劉文輝宣讀了悼詞,悼詞中說到:“龍雲的一生,為國為民,光明磊落”。這樣的評語,對於一個前國民黨將領來說,實在是十分難得的。

“雲南王”的兒子,為何反對蔣介石後又逃到台灣,有什麼隱情? - 天天要聞

在龍雲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上,有過這樣的講話,“龍雲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愛國將領,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領導人,他同中國共產黨有多年合作的歷史,是我們黨的一位真誠的朋友,他對人民的事業有過重要的貢獻。他的一生,是一個光榮的愛國者的一生。”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贊、關注、評論、轉發,我們下期再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