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2025年07月09日09:00:27 搞笑 3073

三國亂世,群雄逐鹿,能打的將領不少,但真正把“忠義”二字刻進骨子裡的,卻是鳳毛麟角。有些人打仗是把好手,可一見形勢不對,轉頭就投了新主;而另一些人,哪怕刀架脖子上,也絕不低頭。今天要說的這五位大將,前三位寧死不降,後兩位至死相隨,他們用性命詮釋了什麼叫“忠義無價”。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一、龐德:新降之將,骨頭卻最硬

龐德這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他原本是馬超的部下,後來跟了張魯,最後才投奔曹操。按說一個“三跳槽”的將領,能有多忠心?可龐德偏偏打了所有人的臉。

當時關羽圍攻樊城,龐德主動請戰。別人勸他:“你哥哥龐柔在劉備那兒,舊主馬超也在,你去打關羽,不怕被人戳脊梁骨?”龐德直接懟回去:“我受魏王厚恩,今天就是來拚命的!”戰場上,他更是一箭射中關羽額頭,差點要了關二爺的命。

後來兵敗被俘,關羽親自勸降:“你舊主馬超在蜀漢當大將,你哥也在,投降不丟人。”龐德卻大罵:“劉備算什麼東西?魏王雄兵百萬,你們遲早完蛋!”關羽氣得當場下令斬首。曹操聽說後,捶胸頓足:“于禁跟了我三十年,還不如龐德剛來幾天!”

龐德投降曹操才幾個月,為什麼這麼拚命?說白了,他不是為曹操,是為自己心裡那把尺——投降過一次是無奈,再降就是無恥。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二、高順:呂布的“啞巴將軍”,沉默的忠魂

高順是呂布手下頭號猛將,帶的“陷陣營”號稱三國精銳中的精銳。可這人有點怪:打仗沖在最前,平時卻一聲不吭,連呂布的面子都不給。呂布酗酒誤事,他直接掀桌子罵:“再這麼搞,遲早完蛋!”呂布氣得奪了他的兵權,可一到生死關頭,又得求他上陣。

下邳城破時,呂布跪地求饒,陳宮罵罵咧咧,張遼默不作聲降了曹操。輪到高順,曹操惜才想收服他,結果高順閉着眼一言不發。史書就一句話:“布及宮、順皆縊殺之。”

高順為什麼不降?他可能早就看透了:呂布不是明主,但自己既然跟了,就不能像張遼那樣轉頭認新老闆。有些人的忠,不在嘴上,在骨子裡。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三、張任:益州最後的硬骨頭

劉備打西川,一路順風順水——劉璋手下的李嚴、吳懿這些大將,投降的投降,倒戈的倒戈。只有張任,在落鳳坡設伏射死了龐統,硬是把劉備大軍攔了半年。

後來兵敗被俘,劉備愛才想收服他。諸葛亮親自勸:“劉璋暗弱,良禽擇木而棲啊!”張任脖子一梗:“老臣終不復事二主!”劉備嘆氣,只能揮淚斬了他。

張任這人,在劉璋手下也不算頂級高官,益州丟了對他個人沒啥損失。可他認死理:吃誰家飯,護誰家門。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四、關羽:忠義的“天花板”,也有過黑歷史

關二爺的忠義,地球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忘了,他其實“降過曹”——下邳兵敗後,他約法三章才進了曹營。可曹操給他封侯賜金,他轉頭就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找劉備去了。

為什麼關羽能成“神”?因為他把忠義玩出了境界:投降可以,但心永遠不變。曹操對他越好,他越要跑,為啥?怕欠人情!後來在荊州,東諸葛瑾勸他聯吳抗曹,他直接吼:“我虎女豈嫁犬子!”結果被呂蒙偷了家,寧死不降,頭斷了還站着。

關羽的忠,帶着驕傲:你們可以殺我,但不能讓我低頭。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五、廖化:小人物的大忠義

廖化在三國里算個小透明,出名全靠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可他的忠義,一點不比大佬們差。

關羽敗走麥城時,廖化殺出重圍去上庸求援,劉封不救,他又連夜跑到成都報信。後來被東吳俘虜,他居然裝死騙過守衛,背着七十多歲的老娘,徒步千里逃回蜀漢!半路遇到劉備伐吳大軍,劉備當場哭崩:“你都這樣了還回來?”立馬封他當先鋒。

廖化沒關羽的名氣,沒張任的骨氣,但他有老百姓最樸實的忠——老闆對我好,我就跟到死。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龐德、高順、張任用命告訴世人:忠義不是交易,是底線; 關羽、廖化用一生證明:忠義不是口號,是行動。 亂世里,活下來的不一定是英雄,但站着死的,一定是好漢。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 天天要聞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余承東因開車看手機去自首了?大家還記得一個月前的新聞嗎?5月26日,一段 “余承東駕駛問界 M8 時頭部低垂近 20 秒、雙手未握方向盤” 的視頻在網絡上快速傳播,拍攝者高喊 “余總,睡著了?” 視頻一經發布,讓事件迅速發酵,網友紛紛 @深圳交警,質疑其存在危險駕駛行為。圖源:微博直到7月8日,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才在...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 天天要聞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劉越)臨近中午,武漢襄陽東站的12306網絡訂餐配送中心一派繁忙。 “酸菜滷肉飯、椒香脆皮雞腿堡、安格斯肥牛飯!”在這個誕生不足一月的配送中心裡,裝箱、打單子的指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步履匆匆,喊話聲不絕於耳。 10時30分,在飛馳的G3471次列車上,旅客周女士輕掃座椅二維碼點餐。一小時後,...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公元200年,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時年僅25歲。他或許未曾想到,自己臨終前將基業託付給弟弟孫權的決定,會在70年後釀成一樁家族慘劇——他的親孫子孫奉,竟被孫權的孫子孫皓以謀反之名誅殺,孫策一脈就此絕後。這段歷史背後,是東吳權力交接的隱患、宗室內鬥的毒瘤,以及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 天天要聞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劉備從織席販履到割據一方,堪稱勵志典範。他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志,麾下關張萬人敵、諸葛智絕天下,本有望一統山河。然而歷史總是充滿意外——幾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在關鍵時刻給了蜀漢致命一擊。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五個被史書輕描淡寫卻改變三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三國亂世,群雄逐鹿,能打的將領不少,但真正把“忠義”二字刻進骨子裡的,卻是鳳毛麟角。有些人打仗是把好手,可一見形勢不對,轉頭就投了新主;而另一些人,哪怕刀架脖子上,也絕不低頭。今天要說的這五位大將,前三位寧死不降,後兩位至死相隨,他們用性命詮釋了什麼叫“忠義無
假如曹操活到80歲,蜀吳能否逃過滅亡?真相藏在細節里! - 天天要聞

假如曹操活到80歲,蜀吳能否逃過滅亡?真相藏在細節里!

三國這段歷史,總叫人忍不住假設:"要是曹操多活30年,天下會不會早早就姓曹了?"這事兒說起來挺有意思。曹操死在公元220年,按史書算,他要是活到250年,那就是80歲高齡了。那時候蜀漢的諸葛亮剛走沒幾年,東吳的孫權也快不行了。曹操要是真能熬到那時候,三國這盤棋
孫權暗謀荊州多年,呂蒙裝病陸遜吹捧,關羽大意之下命喪麥城! - 天天要聞

孫權暗謀荊州多年,呂蒙裝病陸遜吹捧,關羽大意之下命喪麥城!

讀《三國演義》,總覺得孫權偷襲荊州是臨時起意。實際上,這事兒他們琢磨好久了,就差一個機會。關羽去打襄樊,荊州後方沒人看着,機會就來了。可關羽也不傻啊,留了兵防着東吳呢。孫權、呂蒙、陸遜仨人一合計,乾脆演場戲給關羽看——結果真把關羽忽悠瘸了。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公元228年,諸葛亮寫完《出師表》,揮師北伐曹魏。這次出征,蜀漢氣勢如虹,天水、安定等隴右三城接連投降,曹魏朝野震動。可誰都沒想到,街亭一戰,成了北伐的轉折點——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只能撤軍。問題來了:諸葛亮手下猛將如雲,趙雲、魏延都是沙場老將,為啥偏要用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