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河南 總有一款美食適合你

2025年02月03日09:03:02 美食 1087

周口

逍遙胡辣湯滋味濃郁

來河南 總有一款美食適合你 - 天天要聞

逍遙胡辣湯。西華縣宣傳部供圖

春節假期,從北京回河南老家的劉小姐興奮地對家人說,“在北京也可以喝到正宗的胡辣湯,而且外賣就可以送到家門口了。”

要說最能代表河南的“國民美食”符號,恐怕非胡辣湯莫屬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逍遙胡辣湯製作技藝”多次走進北京,其傳承人楊鳳花現場熬制的正宗胡辣湯,不僅俘獲了不少京城食客的味蕾,也撫慰了家鄉遊子的味覺鄉愁。

據傳說,胡辣湯已有800多年歷史。經過長期的加工發展,一種適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醇郁、湯香撲鼻的胡辣湯在逍遙鎮誕生。

“肉鮮、菜鮮、麥鮮,不膩、不腥,久聞不厭,回味雋永”,是逍遙胡辣湯的顯著特點。地道的逍遙胡辣湯以牛羊骨、羊肉熬制的高湯為底,加入30多種香辛料,並輔以牛羊肉、麵筋、紅薯粉條、黃花菜、黑木耳等配菜熬制而成。製作時各種材料按比例、分先後兌入鍋內,文火慢熬,木勺緩攪,熬制好的湯具有“甘而不烈,淡而不薄”之特徵。食用時配以小磨香油、陳醋,湯鮮味美,滋味醇厚。

粵菜專家張志民曾表示,逍遙胡辣湯工藝獨特、回味豐富,和各大菜系皆有“靈魂呼應”之處,既有人間煙火味,又可登上大雅之堂。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侯琳 整理)

漯河

北舞渡胡辣湯醇厚悠長

來河南 總有一款美食適合你 - 天天要聞

北舞渡胡辣湯(牛肉)。黃偉偉 胡宗哲 攝

清晨,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古老的街道上,胡辣湯特有的辛香便開始在空氣中瀰漫。相傳,這碗湯起源於明清時期,最初是為了給辛苦勞作的商販和趕路的行人提供溫暖和能量,後來逐漸流傳開來,成為當地人不可或缺的美食。

北舞渡胡辣湯講究“濃香”,喝的正是五味調和、醇厚悠長。一碗肉爛湯鮮、辣而不燥,色澤濃郁、香氣四溢的胡辣湯要經過煮肉、洗麵筋、熬制高湯等多道繁複工序,再輔以秘制湯料,慢火熬煮,直至湯色凝重、香味濃厚,方可起鍋。舀一碗濃湯,再配上點香醋,辛香裹着肉香直往鼻尖鑽。輕啜一口,胡椒的微辣自舌尖漫開,暖流順喉而下,瞬間驅散清晨的寒意,額角滲出的薄汗,正是這碗湯最直接的回應。

這碗傳承100多年的湯羹,見證着水旱碼頭的興衰更迭。舊時縴夫在晨霧中喝湯暖身,商賈在湯香里洽談生意,如今飄香的湯鍋前,依然聚着晨練歸來的老人、趕早課的學子、準備開工的工人……湯勺攪動間,沉澱着中原大地的煙火記憶,氤氳着舞陽人的一朝一夕、四季流轉。

(河南日報記者 李宗寬 河南日報通訊員 胡宗哲 整理)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太噁心!“愛吃菠蘿的人天塌了” - 天天要聞

太噁心!“愛吃菠蘿的人天塌了”

夏天走在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外皮削得乾乾淨淨泡在鹽水中金燦燦的菠蘿插着一根竹籤香甜氣味撲面而來看起來“上頭”到不行但你知道它們是怎麼加工的嗎?
秦皇島一餐廳“兩隻梭子蟹428元”引爭議 當地監管部門:定價受市場調節 須明碼標價 - 天天要聞

秦皇島一餐廳“兩隻梭子蟹428元”引爭議 當地監管部門:定價受市場調節 須明碼標價

海報新聞記者 田柳 報道“428元兩隻的梭子蟹,168元一斤的皮皮蝦。”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稱,今年五一假期在河北省秦皇島市一餐館就餐時遭遇“宰客”,引發了網絡熱議。5月8日,海報新聞記者諮詢到秦皇島市發改委物價科,其表示,飯店等消費場所的商品定價一般由市場調節,並通過明碼標價向消費者展示。該網友...
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 - 天天要聞

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

2025年5月9日-2025年5月11日,iCAR 揚州福聯店(愛咖)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店諮詢購買,具體優惠信息如下:車型促銷車型指導價(萬)優惠幅度(萬)優惠價(萬)庫存狀態2024款 401km
枇杷蘋果小碗紅糖……昭通優質產品持續進駐上海市場 - 天天要聞

枇杷蘋果小碗紅糖……昭通優質產品持續進駐上海市場

近日,上海市“五五購物節”正式啟動,線上線下商家紛紛推出活動吸引市民採購。來自普陀區東西部對口協作地區的昭通市也趕來赴約。5月6日,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五五購物節”系列活動暨昭通市特色商品發布對接會舉辦。枇杷、蘋果、小碗紅糖……等來自雲南昭通地區的各色優質農產品紛紛亮相,市民們也有機會在在...
地理冷知識——日照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日照

在青島、威海的光環之下,日照像一位低調的隱士,畢竟在日照60公里金色沙灘中,有32公里屬於未開發的原生態海岸。不過現在日照的熱度也在慢慢上來,這裡也不再只是「日出初光先照」傳說的地方,她的魅力也遠不止於清晨第一縷陽光。
感謝信里塞“水果金” 醫院巧用“折角”習俗退“信封” - 天天要聞

感謝信里塞“水果金” 醫院巧用“折角”習俗退“信封”

為感謝醫院對妻子臨終前的貼心照顧,秦先生在感謝信里偷塞一沓“水果金”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聞 通訊員 黃曉晴太太不幸離世,先生偷塞一沓“水果金”感謝醫護對太太治療期間的照顧。而醫院則巧用佛山習俗“折角”,收下家屬的心意,退回了裝着“水果金”的信封。這個近日發生在佛山的故事,主角是秦先生和佛山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