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2022年08月26日22:10:11 美食 1152

驚雷響徹山谷,終於下雨了,有種久旱逢甘霖的味道。在浙南高山之巔,有種季節限定的珍饈,只在農曆七八月份現身,它是大山裡的“珊瑚”——珊瑚菌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珊瑚菌前兩天,小時新聞記者逛浙南農貿市場,剛好買到2斤。“珊瑚菌一定是從海洋穿越來的大地,因為它長得實在太像珊瑚了!”賣菌的老闆說,這種野生菌,只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才能找到,因為今年乾旱量產量特別少,往年零售45元一斤,今年要賣55元。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和杭州一樣,昨晚浙南山區也下了場酣暢淋漓的雷雨,靜電刺激和土壤濕度的提升,讓蟄伏在土壤中的菌絲得以迅速生長。大雨過後,8月末的清晨,珊瑚菌趕着夏天的尾巴,迎來它一年之中最旺盛的生命力。

挖菌大軍本季出動,

尋找比松茸還好吃的珊瑚菌

每年夏天,食用菌老專家吳錫朋去麗水學院草坪散步時,都能看到很多馬勃和小皮傘,今年太旱,一個菌都沒發現。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牛肝菌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吳錫朋80歲了,他老家慶元,5歲起就跟着父母在山上采菌子,“夏天可以采牛肝菌和珊瑚菌,兩種菌味道都不錯。”只要晚上山裡打雷又下雨,山裡人第二天一早上山,准能挖到一大籃野山菌。在慶元百山祖鎮,挖菌子是村裡老人夏日轉山的休閑必備,一上午尋尋覓覓,少說能挖1-2斤野山菌,多的有3-4斤。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村民吳立平今年就賣了些珊瑚菌,“這種菌,我們主要是在杉樹林里找的,會有販子上門收購,去年菌多,珊瑚菌我賣35元一斤,今年量少,賣40元一斤。”因為從事食用菌研究,吳錫朋在雲和景寧、慶元、龍泉都發現過珊瑚菌,種類還很多,有白色、粉色、黃色、紫色、黑色各種顏色,大多數是無毒可食用菌。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珊瑚菌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珊瑚菌野生菌在食用前一定要先焯水預處理。小時新聞記者買到的黃色珊瑚菌,是浙南山區最常見的一種,它自帶苦味,在食用前處理相對麻煩些。先燒開一鍋水,把珊瑚菌放在鍋里煮10分鐘以上,然後倒掉鍋里的水,接着浸泡去苦味。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把焯水過的珊瑚菌從鍋中取出,泡在冷水裡過一夜,第二天倒掉水備用。珊瑚菌肉感十足,有嫩筍乾和雞腿肉般的口感,雖然反覆浸泡,味道卻依然很鮮美。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它可以炒着吃,放湯吃,也能跟松茸一樣炒飯吃,做法很簡單,像做手撕雞一樣把珊瑚菌撕成雞絲狀,再烹飪即可。這兩年,在雲南市場備受追捧的牛肝菌,價格水漲船高,影響也輻射到了浙江,慶元當地都要100多元一斤了。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浙南山區特有的食用牛肝菌,主要是黃靛牛肝菌這一種,小時新聞記者買來嘗過鮮,感覺味道還不如40-50元/斤的珊瑚菌紮實、鮮美。

浙江野山菌寶庫,

都有哪些你沒見過的蘑菇?

夏天是吃菌子的季節,不過,每年都有人因為食用有毒的野山菌中毒的情況發生,浙江也不例外。食用菌老專家吳錫朋說,“有的菇你吃了沒問題,並不代表別人吃也沒問題,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朱黃濕傘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他還說起有些菇當下吃了沒事,毒性可能要等到第二天再發作,還有的菇,明明是同一種,但長在不同地域環境,毒性上也會有差異:“我有個朋友就是不聽勸,在離家不遠的村莊吃了種老家認為無毒的菇,結果人就送醫院了。”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白粉孢牛肝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就算是大家經常消費和食用的牛肝菌、珊瑚菌,它們龐大的種族群體里中,也都有一些種是有毒性的。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由於浙南山區豐富的野生菌資源,去年,浙江省食用菌種質資源庫項目在慶元百山祖國家公園落成。在海拔15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副主任陳俊良還發現了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種——近藍紫絲膜菌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近藍紫絲膜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最近實驗室的工作繁忙,今天中午,小時新聞記者請陳俊良抽空,為大家梳理了一份浙江山區常見的野生菌,並按照有毒、無毒為大家做了分類展示。最後,專家還是想提醒大家一下,不是所有的毒蘑菇都是紅傘傘、白桿桿,但野外偶遇蘑菇,千萬不要採食,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躺板板。▷無毒野生菌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雞油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葡萄色頂枝瑚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灰褐雞油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黃靛牛肝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有毒野生菌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紅托鵝膏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刻鱗鵝膏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紅皮美口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

季節限定,浙江大山裡的這款美食口感秒殺松茸!老專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 天天要聞

錐鱗白鵝膏菌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供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