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東風疊加國際併購,A股創新葯板塊強勢崛起
資本湧入與創新突破的共振下,中國創新葯產業正迎來價值重估的歷史性時刻。
7月10日早盤,創新葯板塊低開高走。創新葯ETF天弘(517380)盤中快速拉升漲近1%,其成分股上海醫藥A股、甘李葯業、翰森製藥等集體走強。
這已是該ETF連續第三日獲得資金凈流入。
前一日,創新葯板塊逆勢上漲,恆瑞醫藥A股漲超7%,博安生物大漲10.57%,港股通創新葯相關ETF漲幅均超1%。資金持續湧入背後,是政策紅利與國際突破的雙輪驅動。
7月8日,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發布《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構建 “研發-准入-使用-支付”全鏈條政策閉環。與此同時,跨國巨頭默沙東即將達成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收購案,為全球創新葯產業注入強心針。
01 政策突破:全鏈條支持體系成型,支付瓶頸破冰
本次《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的16條政策中,最具突破性的是支付機制創新。文件明確提出設立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允許創新葯通過協商保密定價機制納入目錄。
這一舉措徹底改變了創新葯的支付生態。目錄內藥品可享受特殊政策待遇,包括不計入醫保自費率考核指標、豁免集采可替代品種監測要求等。江海證券在研報中評價,這標誌着我國創新葯支持政策正式邁入2.0階段。
招銀國際分析指出,預計10-11月落地的創新藥商保目錄將通過價格協商機制,長期打開創新葯支付空間。“商保賠付率有望大幅提升,未來或貢獻超30%創新葯支付份額。”
政策同時解決創新葯入院“最後一公里”難題。文件要求推動創新葯加快進入定點醫藥機構,並創新醫保支付方式——對於合理使用創新葯的病例,可靈活調整為按項目支付。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政策發布當周醫藥生物指數上漲3.64%,跑贏滬深300指數2.1個百分點,化學製藥子板塊漲幅高達5.03%。
02 國際併購:默沙東百億收購,全球產業格局生變
在政策紅利釋放的同時,一則國際併購消息震動市場。據財聯社報道,默沙東(Merck)即將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107美元的價格收購維羅納製藥(Verona),該報價較後者周二收盤價溢價23%。
此次收購對維羅納的估值約100億美元,交易最快7月10日宣布。這將是默沙東自2023年斥資108億美元收購Prometheus Biosciences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
默沙東的激進併購策略折射出全球製藥業面臨的“專利懸崖”危機。2027-2028年,將有價值1800億美元的明星藥物專利到期。面對轉型壓力,跨國葯企正爭相搶購創新資產,而中國葯企已成為重要標的池。
平安證券在中期策略報告中指出:“中國創新葯企正在用類似Deepseek的路徑重塑全球醫藥創新格局,即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創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創新成果。”
03 中國創新葯出海:從授權到上市,國際化進程加速
政策與資本共振下,中國創新葯國際化迎來里程碑時刻。迪哲醫藥自主研發的舒沃替尼近日獲FDA批准上市,成為首個在美獲批治療EGFRexon20ins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國產創新葯。
與此同時,康方生物宣布其雙抗ADC藥物AK146D1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標誌中國雙抗ADC技術正式進入臨床階段。基石葯業則與意大利Istituto Gentili達成戰略合作,舒格利單抗獲得西歐和英國23國的商業化授權,潛在交易金額達1.925億美元。
中國生物製藥的十億美元級海外授權交易也即將披露,大和證券預測其首付款約1億美元。2024年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發生超100項對外授權交易,經披露的交易總金額約523億美元,同比增長25%,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5年6月12日,累計BD交易總金額達到501億美元,同比激增135%。
04 資本流向:ETF規模創新高,價值重估進行時
創新葯板塊的強勢表現正吸引資金持續湧入。數據顯示,上周跟蹤港股通創新葯、CS創新葯指數的ETF分別凈流入10.9億元和3.66億元。創新葯企ETF(560900)最新規模創近半年新高。
截至7月8日,在跟蹤恒生生物科技指數的ETF中,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是唯一年內獲資金凈流入的ETF。高盛在報告中指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整體市值在全球創新貢獻佔比已達33%,但市值僅為美國同行的14-15%。”
這種價值倒掛現象吸引全球資本持續加倉,MSCI中國醫療指數年內已跑贏MSCI中國指數25個百分點。
估值層面,當前醫藥生物板塊PE(TTM)為28.44倍,處於歷史中位水平。東方財富證券指出,當前醫藥生物PE為28.46倍,仍低於近10年平均估值34倍,處於歷史低位水平。
05 產業格局:從跟跑到領跑,中國創新葯重塑全球秩序
中國創新葯的崛起正在改變全球製藥業生態。截至2024年底,中國企業研發的原創新葯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平安證券在報告中分析指出,中國創新葯企的崛起體現在三方面:海外跨國企業爭相搶購中國創新資產;部分創新葯已在全球市場取得商業化突破,國產創新葯已有超10億美元收入的產品;國內葯企的競爭以及政策利好加速了創新藥行業量變到質變的積累。
商業化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以A股科創板和港股18A創新葯公司為例,2024年“盈利上升”、“扭虧為盈”和“持平或減虧”的比例均呈上升趨勢。其中A股科創板和港股18A創新葯公司上述口徑佔比分別為58.9%、73.6%,較2023年的44.6%、69.8%明顯提升。
廣發證券表示:“在‘研發-准入-臨床-支付-保障’全鏈條的政策支持下,我國創新藥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06 未來趨勢:技術突破與政策深化,雙輪驅動持續演進
未來,中國創新葯產業面臨多重機遇。技術層面,多肽、ADC等成為研發熱點,CXO企業紛紛布局增量業務方向。
政策層面,《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只是開始。國家葯監局7月3日發布《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針對醫用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等提出十大支持舉措。
支付體系改革也將深化。中泰國際在研報中指出:“支持創新葯進入基本醫保並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葯目錄可推動高價創新葯的銷售,而針對部分合理使用創新葯的病例靈活調整醫保支付方式,有助患者使用更好的藥物並推動相關創新葯銷售。”
風險方面,西南證券提示需關注醫藥行業政策風險超預期、研發進展不及預期風險、業績不及預期風險等。
儘管特朗普威脅對藥品加征高達200%關稅,但市場普遍認為此類政策實際執行概率低,難以阻擋中國創新葯全球化步伐。
興業證券認為創新葯板塊景氣度可持續,“‘創新+國際化’創新葯產業趨勢不變,始終是醫藥板塊的核心方向,政策支持+全球競爭力持續加強+商業化盈利兌現”。
隨着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國際化步伐加快、資本持續流入,中國創新葯產業正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躍升期。這場價值重估浪潮,才剛剛開始。
恒生滬深港創新葯5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累計權重近60%,包含信達生物、百濟神州、葯明生物等A股稀缺優質標的。
資本市場的選擇印證了產業趨勢,截至7月10日,港股通創新葯、恒生創新葯、恒生港股通創新葯等指數年內漲幅均超60%。中國創新葯的價值重估列車,正駛向更廣闊的天地。
第一家、仟源醫藥
公司主要從事醫藥行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涵蓋醫藥、保健食品及醫療健康服務等領域。
公司醫藥產品種類豐富,包括抗感染葯、抗過敏葯、呼吸系統葯、泌尿系統葯、腎病葯、兒童用藥、心腦血管葯、抗抑鬱葯,以及醫藥原料和中間體等。重點產品有磷黴素氨丁三醇散、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依巴斯汀片等。
在保健食品方面,公司主要產品為保靈孕寶口服液。醫療健康服務則涵蓋醫學檢驗和基因保存服務。
公司採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和多樣化的銷售模式,確保產品質量,擴大市場覆蓋。尤其在高端製藥、精準醫療和保健食品領域,公司持續發力。
公司旗下的磐霖仟源產業基金運作正常,目前公司已投資新葯研發公司、小核酸(RNA)創新藥物研發公司、兒童醫院和醫療器械企業等。
未來,公司研發將聚焦高端仿製葯,加大首仿、難仿、創仿品種的投入,積极參与創新葯研究,為集團成功轉型為研髮型醫藥企業奠定基礎。
第二家、安科生物
公司主要從事基因工程藥品與生物檢測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業務通過母公司和子公司,覆蓋現代中成藥、化學合成藥、多肽藥物、法醫DNA檢測、細胞藥物等多個領域。重點業務是基因工程藥物和醫療器械的銷售,公司自營組建學術推廣隊伍開拓市場,通過簽訂購銷協議直接銷售給醫院,或委託經銷商分銷。中成藥和化學藥品則主要通過經銷商或代理商渠道銷售。在生物醫藥行業,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聚焦主業,強化核心競爭力,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夯實行業地位。
第三家、金石亞葯
公司主要從事兩大領域業務:醫藥健康和新材料與機械。
在醫藥健康領域,公司專註於藥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藥品方面,公司的重點產品是快克系列非處方葯,如“快克”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和“小快克”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它們具有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和品牌知名度。此外,公司還涉足處方葯領域,重點開發消炎、鎮痛類藥物。保健食品方面,公司生產今幸膠囊等產品,利用獨有的人蔘皂苷提取技術,專註於開發增強免疫力和改善亞健康狀態的產品。
在新材料與機械領域,公司致力於增強塑料複合管道技術和真空鍍膜設備的研發與應用,推動產品技術創新與發展。
此外,公司持有杭州領業醫藥32.4304%的股權。杭州領業醫藥以核心技術為驅動,以解決臨床未滿足需求為目標,深耕皮膚科學領域,開發創新葯、仿製葯和皮膚健康產品,致力於守護皮膚健康。請注意,該公司相關情況以領業醫藥官方渠道發布的信息為準。
第四家、康泰生物
公司專註於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在疫苗領域已有30餘年的深厚積累,擁有豐富多樣的產品線和強大的研發能力。
其主要產品涵蓋:
- 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 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
-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 重組乙型肝炎疫苗等
其中,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和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在市場上佔據顯著地位。此外,公司在報告期內成功推出水痘減毒活疫苗,並有兩款新冠疫苗在國內及印度尼西亞獲得緊急使用授權。
康泰生物的產品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涵蓋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彰顯其在國內市場的廣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