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揚言全面封殺中國購買農地,並考慮收回中國投資者已持有資產

2025年07月09日08:20:13 財經 1595

【文/觀察者網 柳白】打着所謂“經濟主權”的幌子,美國多州近年來勁吹“限制華人置地”歪風。

當地時間7月8日,特朗普政府又以“國家安全”和“糧食安全”為借口,計劃全面禁止中國及其他“外國對手”購買美國農田,同時考慮收回中國相關投資者已持有的土地。此舉是美國農業部啟動的《全國農業安全行動計劃》核心內容之一。

美媒分析,該政策雖名義上涵蓋俄羅斯、伊朗等國,但主要針對中國,給中國投資者持有的財產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綜合《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報道,美國農業部在一項包含七項內容的國家安全計劃中稱,將加強外國持有農田情況的公開披露,對虛假申報處以更嚴厲的處罰,並與國會和各州合作,禁止“外國對手”購買美國農田。

美政府揚言全面封殺中國購買農地,並考慮收回中國投資者已持有資產 - 天天要聞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 《華盛頓郵報》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在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渲染稱,“美國農業正面臨來自犯罪分子、政治對手和敵對政權的威脅,這些政權將我們的生活方式視為對自身的深刻且根本性的威脅。”

她稱,“美國農業面臨的不僅是糧食短缺和價格上漲的風險,更是主權安全的挑戰。我們正在對中國和其他外國對手進行反擊,他們不應再擁有我們的土地,也不能再偷走我們的科研成果”。

羅林斯在發布會上還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研究如何“收回”外國已購買的農地。

在被問及美國政府是否會尋求收回中國投資者現有的土地時,羅林斯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所有可用選項”作為收回努力的一部分,並表示白宮可能會“很快”發布行政命令。

農業部的計劃還包括:確定並重新聚焦國內關鍵農業投入品(如化肥)的生產;打擊糧食券等營養援助項目中的欺詐行為;加強農業科研安全;重新評估部門對外國國家的援助項目;防範動植物疾病;幫助私營食品和農業企業防禦網絡攻擊等。

報道稱,此舉凸顯了美國近年來對外國持有美國農地問題日益增長的“擔憂”,雖然新計劃也適用於俄羅斯和伊朗等敵對國家,但主要針對中國。這一舉措為目前由中國關聯投資者持有的財產帶來了不確定性。

根據最近的數據,2023年外國人共持有近4500萬英畝(1平方千米約為247英畝)的農地和森林地。這相當於美國全部農業用地的約3.5%,但比十年前增長了70%以上。其中,加拿大人擁有最多的1530萬英畝,佔總數三分之一左右;而中國則持有超過27萬英畝。

不過根據農業部數據,中國投資者擁有的美國農田總量的百分比僅為0.0003%,近年來大幅下降,自2021年以來下降了約31%。

2023年,美國參議院以91票對7票通過法案,禁止中國企業購買美國農地,此前一家中國公司曾試圖在靠近北達科他州某軍事基地的土地上建玉米加工廠。2024年,拜登政府也提出一項規定,顯著提高外國企業在國家安全敏感區域附近購地的難度。

上個月,眾議院通過了由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眾議員弗蘭克·盧卡斯發起的《農業風險審查法》,該法案要求農業部報告與“外國對手”有關的外國農田收購情況。

美政府揚言全面封殺中國購買農地,並考慮收回中國投資者已持有資產 - 天天要聞

資料圖:美國農田

另外,由密歇根州民主黨眾議員克里斯汀·麥克唐納·里維特和愛荷華州共和黨眾議員蘭迪·芬斯特拉於3月提出的兩黨《農田法》,將觸發對涉及外國實體的大型土地交易的聯邦審查,並創建一個外國持有農業用地的公共數據庫。

在州一級,佛羅里達州在2023年禁止中國公民在關鍵基礎設施和軍事地點附近購買土地。同年,蒙大拿州議員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向外國敵對國家出售軍事設施附近的土地

目前,美國有26個州禁止或限制外國人在本州購買或投資農業用地。雖然聯邦層面尚無全面禁止外國購地的法律,但1978年的一項法律要求外國持有者申報其土地所有權,但這一申報機制因要求寬鬆、政府數據收集遲緩且易出錯而飽受批評。

此前已有收回與中國有關的農田的先例。2023年10月,阿肯色州命令中國所有的種子生產商出售160英畝的美國農田,理由是“國家安全”問題。該公司最終在5月出售了土地,並因未披露所有權而被罰款28萬美元。

阿肯色州州長莎拉·赫卡比·桑德斯在8日的農業部新聞發布會上甚至宣稱,“我為阿肯色州是全國第一個將中國所有的公司趕出我們的農田和我們州的州感到非常驕傲,我們讓他們為此付出了代價”。

對於美國多州考慮禁止中國人買房置地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強調,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的言行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有損外界對美國市場環境的信心。

發言人還表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多年來,中國企業對於美國的投資,為促進美國的國內就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5.5%,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

7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從7個方面介紹總體情況: 鄭柵潔。圖/國新網 第一,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120萬億、130萬億,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
中央政府將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 天天要聞

中央政府將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財政部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9日發布聯合公告,宣布中央政府將於今年7月16日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公告稱,此次發行是中央政府連續第四年在澳門發行人民幣國債,單次發行規模穩步增加,有....
極智嘉正式登陸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 天天要聞

極智嘉正式登陸港交所:港股迎今年最大非“A+H”科技IPO

“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據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智嘉”)於2025年7月9日正式以“2590”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極智嘉在本次IPO中總計1.614億股H股(鑒於投資者認購火爆,故行使15%的超額配售權),募資總額為27.1162億港元,是迄今為...
剛剛,滬指重回3500點!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 天天要聞

剛剛,滬指重回3500點!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今日股市迎來振奮時刻!7月9日,據Wind數據顯示,A股三大股指持續走強,滬指強勢重回3500點,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的新高,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實現了小幅增長,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 - 天天要聞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

取得投資收益怎麼申報企業所得稅?一文講清楚!許多企業財務人員常常對取得投資收益如何申報企業所得稅感到困惑:是否符合免稅條件?是否需要申報納稅?在企業所得稅預繳與彙算清繳時,又該如何準確填寫申報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玄武的100個品牌面孔|沒有江,沒有海,玄武哪兒來的港? - 天天要聞

玄武的100個品牌面孔|沒有江,沒有海,玄武哪兒來的港?

玄武區是南京的中心城區。這裡,底蘊深厚,文脈悠長。歷史與現代在這裡相遇,傳統與創新在這裡相融。百花齊放的玄武品牌里,藏着南京的底氣和故事。7月9日,讓我們一起走進紮根在玄武的好品牌——江蘇國際數據港。沒有大海,沒有河湖,沒有碼頭,也可以建港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萬億元,超世界排名第3國家總量 - 天天要聞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萬億元,超世界排名第3國家總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7月9日舉行首場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柵潔在會上表示,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也就是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
國投中魯推蛇吞象式重組連收兩漲停 凈利兩年降68%跨界併購143億資產謀變 - 天天要聞

國投中魯推蛇吞象式重組連收兩漲停 凈利兩年降68%跨界併購143億資產謀變

長江商報消息 老牌果汁加工企業國投中魯(600962.SH)將跨界進軍電子信息產業。日前,國投中魯發布重組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子院”)100%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電子院是我國電子工程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及先進電子製造產業化綜合服務商,為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