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正在進行時,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發布的研報顯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明確提出要發展“統一大市場”,並首次明確提及打擊企業間“過度激烈競爭”導致的價格下跌問題。
據澎湃近日報道,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行部署。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中國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鍾輝勇表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可以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來治理“內卷”。當地方間的市場壁壘被打破,那些具有創新能力、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企業,可以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這會擠壓低效、低質企業的生存空間,進而推動落後產能的有序退出。
隨着產能過剩問題或將迎來政策拐點,高盛預計,中國鋼鐵行業5000萬噸減產計劃有望加速執行,下半年產量或同比下降6%,單位利潤率預期大幅改善。水泥行業產能出清進程啟動,預計22-27%過剩產能將被淘汰,行業利潤有望顯著回升。
鋼鐵行業:5000萬噸減產計劃提速
高盛預計,在新的政策環境下,鋼鐵行業此前制定的5000萬噸減產計劃執行概率大幅提升。雖然目標向省級層面的分配已得到確認,但此前執行一直滯後,部分原因是單位現金利潤為正。
如果減產計劃從7月開始執行,2025年下半年粗鋼產量將比上半年平均水平低12%,同比下降6%,將在這一期間創造顯著的供給缺口。高盛參考2021年下半年類似情況指出,當時國內鋼鐵市場出現近10%的供給缺口,導致利潤率擴張和出口下降。
根據高盛測算,期貨價格隱含的螺紋鋼價差顯示,鋼鐵利潤率有望擴大近200元/噸,鋼鐵減產執行概率約為70%。
水泥行業:產能出清進入實質階段
據中國水泥協會數據,高盛估算未經授權的過剩熟料產能超過4億噸,約佔行業總產能的18%。此外,基於最低利用率和能耗強度的額外要求,還有2.77-3.77億噸產能面臨退出壓力,占行業產能的12-17%。
高盛研報顯示,未經授權產能和高能耗類別產能的潛在關閉可能導致22-27%的產能削減,使行業產能利用率從當前的50%提升至70%,屆時平均毛利潤有望回升至80元/噸或更高水平。
政策導向發生關鍵轉變
據高盛研報分析,此次會議的表述顯示政策重心正在從此前的“反內卷”短期措施轉向更加根本性的產能退出機制。高盛指出,過去一年的供給側政策主要聚焦於通過限產或價格支撐來實現短期供需再平衡,但這種方式無法推動可持續的周期性復蘇,且通常不利於長期供給整合。
高盛分析師認為,從產能控制轉向產能削減的政策方向是積極的,有望為相關行業帶來可持續的盈利改善,而非僅僅是短期的價格支撐。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台。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台▪年度會員】
追風交易台由華爾街見聞和智堡聯合打造;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