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滑1.1%,其中,1-4月同比增長1.4%,5月則中斷上行趨勢,同比下滑9.1%。統計局方面指出,投資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數較高,下拉1-5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1.7個百分點。此外,分析普遍認為,此前發布的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3%,反映出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下跌,特別是房地產市場需求偏弱帶來較大影響,同時5月工業生產增速邊際放緩,這些都對工業企業利潤形成約束。
從大類行業利潤佔比來看,1-5月份,智能消費設備製造、其他家用電力器具製造、家用廚房電器具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01.5%、31.2%、20.7%。顯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拉動效應明顯。
另外,1-5月份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2%,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2.4個百分點,明顯支撐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這與本周發布的製造業PMI數據有所呼應,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PMI分別為51.4%、50.9%,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顯示出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製造業需求旺盛,而這也成為外商投資的關鍵考量因素。
從出口方面看,以高端製造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也正推動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優化,代表高附加值和高技術的集成電路、汽車、通用機械設備等出口增長明顯。同時,中國對東盟、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出口依賴日益上升。巴克萊在本周發布的下半年中國經濟展望中表示,中國開拓更穩定的多元化海外市場,這一趨勢是支撐中國出口韌性的關鍵結構性因素。
不過,下半年美國的關稅政策以及中美經貿磋商進展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依舊不容忽視。從中長期看,中國出口增速將逐步回落,預計或降至2%-3%。
在消費端,巴克萊在下半年中國經濟展望中表示,2025年以來中國消費表現向好,這得益於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帶動家電、通訊設備、文具和傢具等品類的銷售增長。此外,汽車銷量的持續復蘇也超出預期,這一趨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服務消費方面,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領域的升級型需求將持續釋放,成為消費增長的新引擎。不過,中國還沒有完全從以供給側為中心轉向以消費為中心,以消費帶動增長還需要挖掘更多潛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本周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受外部衝擊、房地產市場再度轉弱等因素影響,二季度整體經濟景氣度有所回落,預計GDP增長5.3%左右。展望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速或轉負,物價持續低水平運行,需求疲軟問題仍然突出,下半年增速將低於上半年,三、四季度GDP分別增長5%、4.6%左右,全年預計增長5%左右。
近日,中國也分別明晰了下半年的重要政策走向。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5年第二季度例會強調,“要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對於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主要思路,會議建議“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靈活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央行並沒有直接提及“適時降准降息”。對此,分析普遍認為,這是因為5月已經降准降息,目前處於政策效應觀察期,短期內再次降准降息的緊迫性有所降低。
不過,也有分析強調,降准降息政策不會就此停止。下半年經濟增長面臨調整壓力,一攬子貨幣政策有望在三季度推出,寬鬆力度可能超預期,預計降息20-30BP,降准幅度則可能達到50BP。
下一階段,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方面,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指出,“用好用足存量政策,加力實施增量政策,充分釋放政策效應。”會議特別提出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做好"兩重""兩新"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業內人士對後續政策抱持期待,預計央行下半年還將圍繞科技、消費、外貿、樓市、股市等領域,繼續創設或者優化現有政策工具。
除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在穩增長中同樣扮演關鍵角色。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近日明晰了下半年財政政策的重點工作。根據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提交的相關報告,財政部門將“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其中首要的工作是加快政策落地,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儘早發行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券等,支持做好“兩重”“兩新”等工作,推動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惠民生等政策早見效、多見效。
財政政策支持民生是下半年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關注的另一大重點。中國財政部表示,“要加大對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支持,落實好教育、養老、醫療、優撫、生育等方面的補助政策,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通過改善民生打開內需增長新空間。”分析人士預計,下半年的增量政策主要包括補短板、促就業、保基本、穩信心。
來源:中國深度財經
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