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4日舉行的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際氣候與環境治理青年論壇上,由中國青年氣候行動聯盟發起的“climate x”雙碳數字化項目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
“climate x”是什麼?“climate”是氣候, x是指聯動全球各地。“climate x”實踐基地首批落地在銅仁學院和銅仁職業技術大學,將在該地開展跨國青年氣候行動項目。
climate x實踐基地執行主任 聯合國原住民和少數民族研究計劃成員 謝宗旭
95後貴州青年謝宗旭是這個項目的執行主任,在論壇上發布了年度“氣候變化協同”系列行動。“我們基地的定位是希望能夠去實現產學研‘三位一體’,貴州在生態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非常豐碩的成果,在清華和貴州團省委的共同指導下,助力貴州本土青年的人才培養,持續地為國際社會的解決方案提供貴州經驗。”謝宗旭介紹道。
謝宗旭出生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家鄉豐富的山水資源滋養着他,在清華大學水利系完成本碩博學業後,擔任二十國集團青年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全球青年大使等職務,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等國際舞台發出中國聲音。
謝宗旭參加聯合國會議
謝宗旭告訴記者:“我在參加很多次的聯合國的會議,每次都會非常自豪地穿上傳統的黔東南的民族服飾,展示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同時也是希望能夠去宣揚我們苗族以及我們中國的各個民族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面。”
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注入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次國際氣候與環境治理青年論壇的關鍵所在,吸引了超過150名青年代表、專家學者展開深度對話。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被頻頻提及。
越南轉型諮詢公司青年轉型負責人 裴登科
“在貴州參觀時,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草藥,可以利用這些草藥製作傳統藥物,再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簡化生產流程進行認證,推廣到全世界,同時也能結合環保教育,保護好環境和生態系統。”越南轉型諮詢公司青年轉型負責人裴登科說道。
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coppe工程研究院化學工程專業副教授 法比奧·托尼奧洛
“我們有機會參觀了輪胎工廠,看到了人工智能如何改變着這個行業。還參觀了一家固體廢物處理企業,它負責處理該地區近一半的固體廢物。這種規模化的轉型意義非凡,我認為貴州正在向世界傳授重要一課。”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coppe工程研究院化學工程專業副教授法比奧·托尼奧洛說道。
氣候與地球科學協同研究聯盟主任 內維爾•斯維德
氣候與地球科學協同研究聯盟主任內維爾•斯維德第一次來到貴陽,他告訴記者:“這是一座綠意盎然的城市,能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在平衡生態文明方面的努力非常成功。中國在培養技術領域人才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而這些人才正是國家向更完善的現代生態文明轉型所必需的。我希望能將這些經驗運用到我們國家的發展中。”
劍橋大學cambridge zero策略主任 史蒂夫·戴維森
“我認為這此論壇會讓人們更認同‘萬物相連’的理念: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質量,我們與自然的關係、與氣候及氣候變化的關係,這些都同屬一個整體問題。希望劍橋大學的學生們能感受到自然對他們而言有多重要,並受到鼓舞,在劍橋的社區里行動起來。”劍橋大學cambridge zero策略主任史蒂夫·戴維森介紹道。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 李政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貴州有這種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在全球的氣候治理以及‘雙碳’的發展路徑方面來講,做了很多的工作,有很多的積累。”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李政告訴記者,接下來將和貴州深化合作發展各種各樣的綠色能源,給產業賦能,給全國樹立一個典範,也是為世界作貢獻。
記者: 田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