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投資市場可謂波瀾壯闊,美股在這場全球股市盛宴中表現最為搶眼。納斯達克指數累計漲幅超過43%,標普500指數全年漲逾24%,道瓊斯指數更是全年累計上漲超過13%。不可忽視的是,英偉達、微軟、Meta等知名公司在2023年創下的年度漲幅更是令人瞠目,英偉達全年累漲近240%,微軟全年累漲超過58%,Meta公司全年累漲超過194%。
然而,拋開美股整體上漲的表象,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精細的畫面。與此同時,A股卻呈現出了與美股迥異的走勢。2023年,滬指累計下跌3.7%,深成指跌13.5%,創業板指更是跌近20%。雖然A股的整體指數輸給了美股,但是值得關注的是,A股的個股表現並未輸給美股。相較於美股,A股更為分散,個股的漲跌表現更加多元。
具體的數據呈現了這一差異:2023年美股中跌幅大於90%的股票達到了167隻,而A股卻一個都沒有。美股跌幅超過80%的股票有339隻,而A股僅有2隻。更值得關注的是,美股中跌幅超過50%的股票高達892隻,而A股也只有78隻。即便是跌幅超過30%,美股中的股票有1339隻,而A股也只有461隻。同時,近一年內虧損的股票數量也在對比中顯得較多,美股有2723隻,而A股有2250隻。
這些數據並非僅僅是數字,而是對市場背後的邏輯深度的揭示。美股雖整體上漲,但其依賴於幾十隻明星股的現象愈發明顯,而A股則在個股的表現上呈現出更大的多樣性。因此,在我們追逐熱門指數的同時,更需要對個別股票的表現有着更為清晰的認識,以免盲目跟風。投資不僅僅是追求漲勢,更需要深度思考和全面分析。在股市的波濤中,保持冷靜和理性,或許才是真正贏得投資回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