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賦能食品裝備 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2023年10月16日13:57:17 財經 3119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9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重點領域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穩步提高,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創造條件。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6507.7億元,投入強度(與營業收入之比,下同)為2.91%,比上年提高0.20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1935.5億元,投入強度為2.34%,比上年提高0.15個百分點。

裝備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先進制造技術和工藝的載體,食品裝備革新是影響食品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預製菜、方便麵、挂面等領域的食品加工技術與裝備有何最新研究進展?在日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的“食品裝備的數智化發展及年度創新趨勢分析”論壇上,業內專家和企業代表一致認為,跨界融合與橫向合作使得其他領域的技術迅速應用到方便食品產業,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食品裝備製造企業提供發展新思路。

數智化賦能食品裝備 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 天天要聞

新技術帶來新機遇

方便食品產業發展的機遇不僅僅體現在消費終端產品的創新,更體現在生產過程中技術和裝備的創新。

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裝備與智能製造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東紅看來,未來整個食品產業是能夠實現能源和資源充分節約,並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資源效用以及用最少的勞動力投入獲得最大的生產力效應。近年來,使用數字化手段變革和改進傳統製造業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主要方法,一些新技術,比如數字化孿生技術是利用產品孿生、製造流程孿生和設備數字孿生構建一個全息系統,把車間影射到虛擬空間中,同時反映出相對應的實體裝備以及整個實體的全生產的過程。未來,用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手段來推動食品產業革新將是非常重要的路徑。

“相較於傳統補面機,博一全自動補面機與儲面塔關聯設計,連機集成一體,實現儲面、補面全自動化應用。”崑山博一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永成表示,方便麵包裝設備經過幾十年發展,每一項突破對裝備製造企業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做好方便麵包裝產線後,其他的產品也將擁有更多發揮空間。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裝備與智能製造分會副主任委員林亞玲認為,全自動補面機順應了方便麵生產過程中非常專業化的需求,有非常好的原始創新工藝和自主核心技術,也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有很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北京大森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工程師李建國則關注預製菜包裝設備的數智化。他表示,兼容化、自動化、智能化是預製菜包裝設備發展的方向。自動化最主要的目的是減少人力成本,助力高效生產;智能化則依託於很多外設設備,比如說各類機械手的使用,可以用於前端物料供給以及物料裝箱,而依託深度學習技術,將實現更智能的視覺檢測,提升產品包裝品質。

林亞玲認為,預製包裝裝備自動化程度高、兼容應用強,具有創新性,將功能和智能連接起來,保證了食品加工工廠全產業鏈數智化鏈條通暢。

新產品凸顯新效益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斷助力裝備製造企業推陳出新。記者注意到,在方便食品領域,一體式鋁散熱器、全自動袋面裝箱機、新式智能捆紮機等新產品正持續助力方便食品產業提質增效。

山東江瀧機械有限公司工程師張文龍介紹其公司推出的創新產品一體式鋁散熱器時表示,該產品厚度呈梯度變化,更有利於熱量在鋁材料當中的傳導。同時,產品還改良了多處問題,比如中間水路管採用鋸齒型的內壁增加接觸面積等。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裝備與智能製造分會副主任委員、《食品與機械》雜誌社主編黃壽恩認為,一體式鋁散熱器抓住了挂面加工行業乾燥環節高耗能的痛點,通過巧妙的設計,使得散熱器在舊生產線或烘乾線上應用時不需要做太多改變,節能降耗效果明顯。

“產業發展對高速包裝、高速疊袋提出更高要求,我們公司研發的三入全自動袋面裝箱機具有高速化、數字化、柔性化的特點,將一條麵線制面速度提升到600袋/分鐘,是行業領先的高速化設備,設備的導入成本能節省40%。”成都經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磊垚表示,其公司建設的5萬平方米數字化生產基地預計今年年底投產,將更好地服務於方便食品企業。

在黃壽恩看來,三入全自動袋面裝箱機中的柔性化製造概念呼之欲出,在最小的單位面積里將創造出最大的效益。

青島固美琪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技術總經理李先志在談到挂面智能包裝生產線時頗有感觸。他表示,公司研發的新式智能捆紮機採用了銀行捆錢的原理,紙捆紮帶垂直進入挂面扎捆,捆紮帶不容易竄動。同時,解決了原有捆紮機運行不穩定、調節複雜、故障率高的問題。未來,希望通過不斷創新研發,使設備精準化、模塊化,實現降本增效,給生產企業增加更多選擇性。

新跨界點亮新思路

近年來,食品行業各類跨界產品不斷湧現,而食品裝備也在跨界融合其他行業的技術,實現新型工業化。

青島正亞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常君在談到其創新產品新型自熟微膨化寬面擠出機時表示,公司通過跨行業技術融合和自主創新,研發出全新一代微膨化0油炸擠出面生產線。該生產線應用了原材料自動配方技術、麵條物理回軟技術、自動計量入盒技術、麵餅自動壓形整形技術等,成功解決了企業生產過程中因為配方不穩定,產出麵皮厚薄不均,產出麵餅復水後黏條、發白等問題。

創新是裝備行業的永恆主題。河南東方面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春雷表示,其公司研發的擠出式高產能自動化非油炸面生產線主要由和面系統、擠出系統、展平切斷系統、軟化倒盒系統、入盒整理系統、烘乾冷卻系統、輸送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組成。產線從供粉到成品實現了自動化連續生產,用工人數減少近2倍。

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糧食工程部部長梁曉軍表示,微發酵活性麵條加工技術與裝備的創新,讓傳承2000多年的手工空心挂面實現工業化生產。“微孔結構是因為脫水過程和發酵過程雙重作用而產生的,公司首創的低溫高濕麵線微發酵工藝,實現麵線發酵與低溫慢速脫水乾燥有機結合,取得了3項國際領先科技成果。”梁曉軍說。

方便食品中,除了麵條,各種類型的米粉也佔據主流。青島海特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英干表示,公司研發的米粉智能生產線將傳統米粉生產工藝優化與自動化生產裝備的每一個單機和連線工藝契合,成功實現了米粉八大品類中六大品類(直條、塊粉、水粉、河粉、鮮濕米粉、西式米粉)的生產裝備自動化重大轉型。產線自動化使米粉生產更簡略、經濟效益更高、品質更穩定。

“裝備創新我們仍在路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教授魏益民表示,加強行業交流為企業創新奠定了基礎,而企業間的橫向合作能夠進一步推進方便食品裝備製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方便食品裝備製造企業要跨界去了解各種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探索新型設備,助力企業實現規模化、自動化生產,節約成本、提質增效。

“食品裝備行業的研發正呈現出主動創新而不是被動跟着工藝創新的新趨勢。”黃壽恩表示,食品裝備是為工藝服務,沒有食品裝備就沒有食品工業的創新發展。當前,方便食品行業裝備製造企業將在其他行業成熟應用的技術引入食品包裝產業、面製品加工產業,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新思路。這種“平移式插隊”創新,解決了方便食品企業生產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裝備行業的主動創新也推動了食品工藝的革命性變化,開拓了食品行業發展新模式和前景。

數智化賦能食品裝備 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 天天要聞

新方法塑造新未來

食品裝備的創新終將服務於行業的工業化進程。

“饅頭作為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主食品種,其工業化生產真不容易!”陝西糧農食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馬耀武表示,老面饅頭工業化的技術需求要從菌種選擇與地方口味的結合、老酵和面配比、兌鹼技術、工藝設備選擇、保質期的延長五方面着手。隨着科技的發展和智能化的推廣應用,饅頭生產將會引入更多的智能設備,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陝西西咸新區三味坊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產品官李方用表示,公司在研發冷凍肉夾饃時通過不斷調整配方、對生產設備升級,解決了饃胚製作冷凍肉夾饃出現開饃不完整的問題,實現冷凍肉夾饃生產工藝的改良和包裝盒、包裝袋的優化,保證肉夾饃水分不流失,消費者拿到手上還能夠保持其水分和口感。

“目前,部分傳統特色小吃已經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多種傳統小吃正逐步被開發成預製菜,在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產品品質也得到保障。”“黃教授”品牌創始人、南京農業大學“鐘山學者”首席教授黃明表示,以鴨血粉絲工業化過程中鹵鴨雜包為例,其生產使用了潔凈采血技術、休眠保鮮技術、活性肽風味富集技術、階梯式升溫滅菌技術以保證其產品品質。他認為,食品產業發展將圍繞風味保真、工藝標準化、口味多樣化、銷售模式多元化、信息化安全控制、清潔標籤等方面展開,最終實現產品的營養健康。

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李志華認為,做好中餐產品的落腳點是使用更加科學有效的中央廚房系統。在數字化生產基礎上,進一步結合營養健康方面的研究,實現中餐的健康方面與多品類產品柔性生產轉換之間的需求,是未來進一步攻克的方向。

文|攝 記者 閆 利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 天天要聞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TrendForce 集邦諮詢在本月 2 日發布的資訊中將對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量同比變化的預測調整至 +24.3%,相較 4 月 8 日的 +24.5% 小幅下修 0.2 個百分點。資訊提到,整體來北美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目前仍是 AI 服務器需求擴張主力,再加之 T2 數據中心擴展和 EMEA 區域主權雲基建,整
今年美股IPO融資額同比增77%,美國IPO市場是否真正復蘇?窗口期稍縱即逝? - 天天要聞

今年美股IPO融資額同比增77%,美國IPO市場是否真正復蘇?窗口期稍縱即逝?

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上周再度雙雙收於歷史紀錄高位,連續第三周上漲。道瓊斯工業指數收盤也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在經歷了2022~2023年的冷清後,美股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也有所回暖,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翻番的情況創下2021年IPO熱潮至今三年半中之最。但分析師警示,歷史情況暗示,首日表現無法保證後續走勢...
廣深港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萬人次 - 天天要聞

廣深港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萬人次

廣深港高鐵客流大幅增長。深圳鐵路供圖 人民網深圳7月7日電 (王星)今年上半年,廣深港高鐵累計運送跨境旅客達1503.2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8.8萬人次,日均8.3萬人次,增幅達16.1%。 據悉,今年上半年,廣深港高鐵累計開行旅客列車超3.7萬列,呈現出雙向客流同步增長的強勁態勢。其中,香港西九龍發往內地的旅客達73...
CRO適合哪些領域 - 天天要聞

CRO適合哪些領域

在生成式AI重塑信息生態的當下,CRO與GEO雖名稱迥異,實則指向同一核心方法論:通過優化內容結構與語義邏輯,提升其在AI生成答案中的引用優先級與影響力。二者均誕生於傳統SEO(搜索引擎優化)。傳統SEO追求網頁鏈接在搜索引擎結果頁(SERP)的排名,而CRO
CRO是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CRO是什麼意思

您是否曾疑惑,為什麼在AI搜索框輸入問題後,某些答案總是能精準地出現在最頂端?當您向DeepSeek、文心一言或豆包等AI助手提出需求,那些最匹配、最權威的內容是如何被篩選並呈現的?答案的核心,就藏在一個關鍵術語之中:CRO,它也被業界稱為AI-CRO或GEO
AI助手都有哪些?搜索結果可以這樣優化 - 天天要聞

AI助手都有哪些?搜索結果可以這樣優化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AI 助手已成為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得力夥伴。從日常事務管理到複雜的工作流程優化,從創意激發到知識獲取,它們憑藉強大的功能和便捷性,贏得了廣泛認可。2025年,市場上湧現出眾多各具特色的 AI 助手,能滿足不同領域和個人的多樣化需求。下面
牧原股份更換法定代表人完成工商變更 - 天天要聞

牧原股份更換法定代表人完成工商變更

大象新聞記者 王礴舒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牧原股份(002714)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由秦英林變更為曹治年。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7月,註冊資本約54.63億人民幣,經營範圍含牲畜飼養、種畜禽生產、種畜禽經營、供港澳活畜禽經營、飼料生產、牲畜屠宰、食品生產、食品銷售等,由秦英林、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
三黃片現金買18元刷醫保26元,醫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 天天要聞

三黃片現金買18元刷醫保26元,醫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一款藥物為何有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逆市飄紅,連續7日“吸金”,規模、份額均創近1月新高!低空經濟等新質方向頂層設計再推進 - 天天要聞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逆市飄紅,連續7日“吸金”,規模、份額均創近1月新高!低空經濟等新質方向頂層設計再推進

截至2025年7月7日 14:10,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逆市上漲0.36%,盤中換手10.93%,成交3582.66萬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7月4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1周累計上漲1.84%,漲幅排名居可比基金第一。從資金凈流入方面來看,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7天獲得連續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