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2021年04月20日23:20:12 教育 1392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如夢一場,彷彿昨天一家人才團聚過。”

這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一篇博士論文致謝部分的開頭。作者黃國平在博士論文致謝里回顧了自己如何走出小山坳,與命運抗爭的故事。

致謝並不長,卻因為情感真摯在網上走紅,引發熱議。

短短兩頁紙,已然寫盡了半生拼搏,淬滿了血與淚,志與堅,看得人感慨萬千。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黃國平稱自己為鄉下娃,但在貧窮之外,命運更是殘酷地奪走了所有溫情。他在文中寫道:

“出生在一個小山坳里,母親在我十二歲時離家。父親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醫院的時候,也僅是留下勉強夠治病的錢後又走了。我十七歲時,他因交通事故離世後,我哭得稀里糊塗,因為再得重病時沒有誰來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無能為力。她照顧我十七年,下葬時卻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個家庭成員是老狗小花,為父親和婆婆守過墳,後因我進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時何處所終。”

但命運對他實在太殘忍,痛失所有親人後,連後來遇到的恩師和師母都沒能親眼看到他實現大學夢:

“如兄長般的計算機啟蒙老師邱浩沒能看到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對我照顧有加的師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離開人世。每次回去看他們,這一座座墳塋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

孑然一身地活下去,並非易事。

“人情冷暖,生離死別,固然讓人痛苦與無奈,而貧窮則可能讓人失去希望。”

回憶起兒時的貧苦日子,黃國平的筆觸質樸生動,看得人眼淚漣漣:

“家徒四壁,在煤油燈下寫作業或者讀書都是晚上最開心的事。”

“如果下雨,保留節目就是用竹筍殼塞瓦縫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夜裡抓黃鱔、周末釣魚、養小豬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裡,方圓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腳測量過無數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電瓶進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學費沒交,黃鱔卻被父親偷賣了,然後買了肉和酒,都是難以避免的事。”

文章過半,看得人最痛心的還是這句:“人後的苦尚且還能克服,人前的尊嚴卻無比脆弱。”

“上課的時候,因拖欠學費而經常被老師叫出教室約談。雨天濕漉着上課,屁股後面說不定還是泥。夏天光着腳走在滾燙的路上。冬天穿着破舊衣服打着寒顫穿過那條長長的過道領作業本。這些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試後常能從主席台領獎金,順便能貼一牆獎狀滿足最後的虛榮心,我可能早已放棄。”

出生在得坐兩個小時大巴才能到縣城的大山中的黃國平,深知自己“身處命運的漩渦,耗盡心力去爭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鬆平常的東西。”他在每次人生轉折中身不由己,艱辛求學路上無數次因為現實的壓力而覺得自己快要扛不下去。但這一路,他的信念很簡單:

“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看完這篇《致謝》,每個人都會想起很多人、很多事。

有人想起了自己同樣貧窮的求學時光,感恩所有向自己伸出過援手的好心人。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有人想起了身邊那些掙脫命運的泥潭,並為這個世界送去光亮的人。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而我,也想起了很多在互聯網上轉瞬即逝的普通人們。

想起了那個“冰花男孩”王福滿,從家裡到學校有4.5公里遠 ,冬天上學要在冰天雪地里走上一個多小時。走進教室的他,小臉被凍得通紅,頂着滿頭雪白的冰花。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他說:“上學冷,但不辛苦。”

他說長大後要當警察,抓壞人。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想去看看那裡的學生是怎麼讀書的”。

他只有8歲,一雙小手滿是凍瘡和裂口。但這雙手下,是一張99分的試卷。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我想起來曾經那位殘疾高考考生魏祥,一出生就癱瘓,大小便不能自理,多次手術也未能好轉。下崗多年的爸爸又身患不治之症,留下年幼殘疾的他和母親艱難相依為命。

身雖殘,志愈堅。他以648的高分考入清華大學,並寫了一封請求信,請求清華在接納他的同時也能接納他的母親,為他們提供一間單間宿舍,以便於母親能夠繼續照顧他。信中寫到:

“鋼鐵般堅強的媽媽,擦乾了眼淚,一如既往,風雨無阻背我上學。從小學中學到高中,12年如一日,媽媽的背影穿梭於小學中學到高中的大街小巷、校門、教室,好像她從來不知疲倦;12年的媽媽不僅僅是一名醫院上班的護士,更是一位殘疾少年求學路上的陪讀者,守護神;12年的我竭盡全力,克服身體殘障,刻苦求學,完成了中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今日以648的高考成績,給了我深愛的媽媽一份殷殷的報恩之禮。”

清華大學也給他寫了一封回信,承諾為他提供一切儘可能的資助。回信中寫到: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萬幸的是,你在經歷疾病和喪親之痛後,依然選擇了堅強和努力,活成了讓我們都尊敬和崇拜的樣子。”

“對於你來說,來路或許不易,命運或許不公,人生或許悲苦,但是請你足夠相信。”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魏祥和媽媽

我還想起了那位考上北大的北大保安張俊成。初中畢業後的他因家貧而輟學,經歷了在家勞動、在汽修廠打工等艱辛歷程後,成為了北京大學的保安。

有志之人,從不看輕自己。張俊成雖然只是個小保安,卻利用業餘時間跑去北大圖書館潛心讀書,也開始自學英語。1995年秋天,他參加了成人高考,被北京大學法律系(專科)錄取。

後來,走出小山村的張俊成回到了家鄉創辦了一所職業學校,主要面向農村孩子。

他說,“北大給我播下了種子,我要把這顆種子帶給更多人。”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張俊成在北大當保安時期,於未名湖邊讀書

我還想起了很多人,他們曾短暫地在新聞中出現過。比如那個在城務工十七年的農民工,在歸鄉之際感謝東莞圖書館能讓自己看書十二年,他在留言中寫到:

“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雖萬般不舍,餘生永不忘你。”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每一次面對這些出身貧寒的普通人,本想要感慨生活很苦,命運不公,回頭卻發現他們從未自哀自怨,反倒是從知識中尋求到了力量,從苦難中變得更強大。

若是有人要問他們一生的意義是什麼,我想用那句《平凡的世界》里的那句話來回答:

”我不啼哭,不哀嘆,不悔恨,金黃的落葉堆滿心間,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但可以慰藉的是,我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如今的互聯網上,充斥着“25歲年入百萬”的毒雞湯和“給孩子報輔導班一暑假花了十萬”的雞娃焦慮。人們艷羨着好出身,崇拜着成功者,彷彿人人都必須得從起跑線上贏起才算不丟臉,人人都要過上精緻的中產生活才算合格。

但別忘了,我們身處的世界仍有很多如黃國平一樣的人,他們循着知識的光,拼盡了一生的力氣,才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

向他們致敬。

博士論文致謝走紅以後,黃國平在今天寫了一封信,回復了網友們的關注。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現在的他,在騰訊AI Lab工作,繼續做自己博士期間確定的研究課題,有自己熱愛的事業,也在“持續向目標靠近”。

他在回信中寫道:“也祝願大家努力終有所成。”

就像《致謝》的結尾寫的那樣,歷遍苦痛的他不僅沒有抱怨命運不公,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反而是對這人間滿懷善意:

“理想不偉大,只願年過半百,歸來仍是少年,希望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不辜負這一生吃過的苦。最後如果還能做出點讓別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這輩子就賺了。”

這篇上熱搜的博士論文致謝,讓我依然相信寒門能出貴子 - 天天要聞

滾燙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祝福他,也祝福所有有理想的人們。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