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東莞濱海灣未來學校高中校區動工
項目估算總投資約7億元
辦學規模為48個高中班
建成後將新增2400個高中學位
計劃2027年6月完工,秋季開學
高中校區建成後
東莞濱海灣未來學校將成為
新區第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

東莞濱海灣未來學校高中校區(下稱“濱海未來高中校區”)項目位於初中小學校區西側,用地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擬建總建築面積約9.8萬平方米,將建設教學綜合樓、體育館、學生宿舍、教師宿舍、食堂、地下停車場及室外配套工程等,建築最高層數為26層,最大建築高度約為99.5米。

學校選址
近年來,濱海灣持續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堅持教育設施與城市發展、人口規模同步規劃建設,推進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濱海未來高中校區的建設,既是東莞市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濱海灣向著建設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現代化教育體系邁出的關鍵一步,全面提高區域教育發展水平,有效解決人才子女教育後顧之憂。

以辦一所傳承美好、點燃夢想、照亮未來的學校為願景,濱海未來致力於培養具有大愛之心、家國情懷、創新精神、篤行能力的未來社會建設者。學校結合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和育人目標,依託現代學習空間、數字技術、無邊界資源等要素,深入構建“一核·三層·六院”的課程體系。此外,學校還將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引擎,驅動教育變革,為學生打造充滿科技感與未來感的學習空間。
學校效果圖新鮮出爐
一起來看看這所新高中的樣子!
從空中俯瞰,濱海未來高中校區與已建成的初中小學校區比肩而立、軸線對稱,具有整體感。兩個校區以空間耦合的方式實現時空對話,以功能互補的方式實現開放共享。
高中校區以“未來之芯·超級鏈接”為設計理念,打造集教學、運動、生活、創新和社區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空間和創新型校園,並通過校園設施共享,增強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構建開放共享、靈活多元、富有活力、和諧共生的未來教育生態。

左側為高中校區,右側為小初校區

拱形校門盡顯簡約大氣,仿若一隻“未來之眼”,寓意“觀察世界、探索真理”的學術精神,也象徵著教育與時俱進的開放性,橙白相間的校園配色充滿書香氣息。

與濱海未來初中小學校區一脈相承,高中校區以“時空之芯”為設計理念,精心打造了一座洋溢着活力與創新氣息的校園中心。兩個校園中心的圓形建築可相互嵌合、構成整形,方圓之間遙相呼應,雙芯互聯、合而為一。
該校園中心將打造圖書中心、藝術中心、學術報告廳、圓形戶外劇場、以及多元活動空間。這一核心區域還將巧妙地連接起周邊分散的教學功能區塊,構建起一個高效、便捷、互聯互通的超級鏈接網絡。


學校整體規劃延續初中小學校區十字軸、一中心的結構布局,分為教學區、公共場館和生活區等三大組團。
教學樓採用串聯式院落布局,布置於場地東北角,與原小學教學樓呼應,形成一個教學組團。宿舍樓採用點式布局,布置於校園西北角,包含教師宿舍和學生宿舍,擁有良好景觀視野。


高中校區將地面建設校園操場,讓運動回歸大地。操場旁將建設大型體育場館,首層為開放架空體育場,二層為室內體育館空間,為學生提供多元的運動、開展各項賽事的優質空間。


此外,濱海未來的兩個校區還將通過立體連廊、空中廊道進行對接,實現設施共享和高效利用。
讓每一塊磚都承載校園的記憶,在每一處轉角都遇見人文的微光。通過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功能布局,濱海未來高中校區將構築一個啟迪智慧、激發靈感、承載記憶、滋養心靈的人文校園,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學習空間,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在實踐中成長,在創新中超越。

濱海未來兩個校區通過連廊連接
撰文:吳碧彤 韋基禮
圖片:濱海灣宣
【作者】 吳碧彤;韋基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