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宇通集團隆重召開一年一度的科學技術進步獎暨產品線獎勵表彰大會,以1696.8萬元重金獎勵2024年度科技進步項目,獎勵金額較上年度增長36%,項目數量多達42項,激勵力度、規模之大再創新高。
宇通集團董事長湯玉祥、宇通集團副董事長李盼盼、宇通集團副董事長晁莉紅、宇通客車副總經理王文韜、宇通客車總工程師董曉坤、宇通客車高端及海外生產總監邸貝、宇通重工總經理陳紅偉出席大會。
作為客車行業龍頭,宇通已連續多年以真金白銀為科技創新賦能。這條不斷攀升的獎勵曲線,不僅勾勒出企業自身的成長軌跡,更成為解碼中國製造業從“技術追隨”向“價值定義”躍遷的戰略圖譜。
獎勵曲線背後的行業技術躍遷
從新能源混動技術到純電動技術,從專業校車研發到高端公商務車製造,從電控、電池等新能源“三電”技術突破到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應用……宇通科技獎勵的演進史,正是中國商用車產業技術代際更迭的生動縮影,其獎勵方向始終緊扣國家政策導向與行業前沿趨勢。
2011-2013年,在國家“十城千輛”工程驅動下,行業進入新能源客車發展探索期。這一階段,宇通重點推進“高節油率深度混合動力公交車”“11米-12米氣電插電式平台”及“睿控技術平台”等項目開發,並對此進行表彰獎勵,有力推動中國客車從燃油時代向新能源時代過渡,為後續技術突破奠定堅實基礎。
2014-2018年,行業進入純電動技術突破與高端化發展期。宇通重點表彰“e7、e8純電動產品開發”“t7系列產品開發”等項目,累計獎勵金額達3000多萬元。這些技術的重點研發,不僅使純電動客車的續航里程大幅提升,更讓以宇通 t7等為代表的高端產品嶄露頭角。
2019-2023年,智能網聯技術加速滲透。宇通重點推進電池故障預警系統開發、自動駕駛巴士小宇 2.0問世、卡塔爾世界盃新能源產品開發推廣、二代電動底盤關鍵技術研發等關鍵項目,並以此作為該階段重點獎勵方向。這些成果不僅引領行業智能化發展趨勢,更精準對接“雙碳”目標下的全球化戰略需求。
進入2024年的數字化轉型期,宇通新增數字化轉型項目獎勵,同時重點支持“海外高端特大型純電產品開發”“國內公交短後懸產品開發”等項目。這一布局在深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高端化、國際化”的同時,也精準迎合了國內“大轉小、適老化”的市場發展趨勢。
從試驗室到商業場景的價值閉環
宇通技術獎勵機制的核心邏輯,在於構建“技術突破-產品落地-價值創造”的完整閉環。2013 年推出的睿控技術便是典型例證,在當時的情況下,搭載該系統的車輛較傳統能源車可節省燃料30%以上,pm排放值降低90%以上,既助力用戶降低運營成本,又推動行業節能減排技術進步。
2015年,《中國製造2025》發布,為製造業高端化、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同年問世的宇通t7高端商務車,填補了自主品牌高端公商務客車的空白,打破了市場長期被合資品牌壟斷的格局。
在重大場景應用中,宇通科技價值持續釋放。為保障上海進博會打造的宇通高端智能網聯公交車,以智慧科技實現乘客、司機、公交公司三方共贏,成為城市智慧公交建設的標杆。卡塔爾世界盃期間,888輛純電動客車服務這一大型國際盛會,助力卡塔爾成為中東地區首個實現客車大規模電動化的國家。
技術迭代方面,宇通“二代電動底盤關鍵技術研發及推廣”項目直接催生了睿控e平台落地應用。搭載該平台的新能源客車,續駛里程可提升10%,運營成本降低20%,出勤率高達99%,最高可滿足150萬公里穩定運行。
聚焦市場趨勢,“國內公交短後懸產品開發”項目精準把握“大轉小”“適老化”需求,實現低地板面積加大8.5%-21%,引領行業產品升級,創造出更符合城市出行需求的公交產品新形態。
這些案例證明,真正的創新並非技術堆砌,而是以客戶價值為導向,通過場景化應用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重獎科技折射出的“製造強國”密碼
從早期的100多萬元到1696.8萬元,宇通的獎勵曲線,丈量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成長高度,更是中國製造業從技術追趕到標準輸出的進化尺度。
多年堅持重獎科技,其本質是對“技術自主權”的爭奪。從混動時代的破冰者,到純電時代的定義者,再到智能時代的引領者,宇通始終以客戶價值為錨點,構建“電動化、智能網聯化、高端化、國際化”轉型的創新哲學。
今年,宇通將1696.8萬元獎金投向數智化應用、海外高端產品及國內短後懸產品開發,這恰是中國製造從“規模領先”轉向“價值引領”的隱喻。以“海外高端特大型純電產品開發”項目為例,該項目緊跟市場高端化發展趨勢,在全球率先推出特大型三軸純電公路客車t14e/t15e,以一系列創新設計和技術應用,重新定義高端客車的產品形態。在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轉型關鍵期,這種以行業引領為目標的創新模式,無疑為破解“卡脖子”困境提供了實體經濟的實踐範本。
錨定國家導向與行業前沿,宇通以重獎科技為紐帶,將客戶需求洞察轉化為技術突破的動力。一批批引領潮流的技術成果,不僅築牢了自身的技術根基,更通過產品價值轉化持續賦能客戶發展、帶動行業升級,成為中國製造向價值高地攀登的鮮活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