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2025年07月10日16:02:12 汽車 1788

此刻,2025年已然過半。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一路走來的見證者,一直在想究竟應該如何總結這暗潮湧動的180多天,思考片刻後我給出的答案是:“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 天天要聞


前一部分,更多代指的是隨着電動化轉型浪潮的愈演愈烈,整個大盤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其實已經漸漸變得一目了然。


後一部分,更多代指的是雖然電車來勢洶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終端消費者所接受,但由於使用場景的多樣性,油車依舊具有很大的份額,並沒有迎來預期中的快速坍塌。


也恰恰基於這樣的背景,試圖把“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進一步翻譯,則有了今天文章的標題: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短短十幾個字,便是最由衷的感觸。當然,空口無憑,還得搬出具有說服力的數據來佐證。


剛好,就在本周,乘聯會公布了6月及半年新能源銷量成績單。從很多維度,都能清晰發現,油電之爭仍處在戰況頗為激烈的僵持階段。


不過,所謂的“渡江戰役”,基本蓋棺定論。


響起漲聲一片


首先,讓我們把視線聚焦6月。


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20.0萬輛,同比增長28.3%,環比增長2.0%;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24.1萬輛,同比增長27.0%,環比增長1.6%;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到111.1萬輛,同比增長29.7%,環比增長8.2%;新能源乘用車廠商出口達到19.8萬輛,同比增長116.6%,環比下降1.0%。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 天天要聞


整體來看,響起漲聲一片。


而大家都頗為關心的滲透率方面,6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49.8%,較2024年6月提升4.6個百分點;新能源車在國內總體乘用車的零售滲透率53.3%,較去年同期提升4.8個百分點。


尤其是含金量滿滿的後一項,繼今年前5個月分別為41.5%、49.5%、51.1%、51.5%、52.9%,成功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更是達到誇張的75.4%。


與此同時,6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共有23個。


前十名分別為:比亞迪宋的59,026輛、比亞迪海鷗的51,295輛、特斯拉Model Y的51,253輛、吉利星願的41,046輛、比亞迪海豹06的29,346輛、五菱宏光MINI的27,735輛、奇瑞瑞虎8的25,705輛、小米SU7的23,225輛、紅旗H5的23,126輛、吉利星越的23,116輛。


剩餘十三名分別為:大眾朗逸的23,016輛、比亞迪海豚的22,924輛、吉利博越的22,644輛、問界M8的22,327輛、比亞迪秦L的22,195輛、大眾速騰的22,036輛、比亞迪秦的21,847輛、奇瑞瑞虎5X的21,819輛、奇瑞瑞虎7的21,433輛、日產軒逸的21,023輛、豐田RAV4的20,786輛、吉利帝豪的20,598輛、特斯拉Model 3的20,346輛。


簡單統計下來,電車佔據13個位置,油車佔據10個位置。但從均價來看,明顯電車的質量要更高一點,反之油車還在通過低價與降價固守份額,而這恰恰也是油電之爭的現狀。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 天天要聞


另外,6月純電動批發銷量達到77.1萬輛,同比增長39.2%,環比增長1.5%;狹義插混批發銷量達到34.8萬輛,同比增長10.1%,環比增長2.2%;增程式批發銷量達到12.2萬輛,同比增長13.6%,環比增長0.3%。


6月新能源批髮結構中:純電動佔比為62.1%(同比+5.1%,環比-0.1%)、狹義插混佔比為28.0%(同比-4.0%,環比+0.1%)、增程式佔比為9.8%(同比-1.1%,環比-0.1%)。


是不是和預想中的完全不同?


“油箱”展現出的威力,並沒有想象中的炸裂。本以為狹義插混與增程式相加,能夠和純電動在批發銷量上掰掰手腕,但後者卻悄悄鞏固了自己的領先優勢,而這同樣體現出中國車市技術路徑的多樣性。


由此望向整個上半年,1-6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生產達到645.7萬輛,同比增長38.7%;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達到644.7萬輛,同比增長37.4%;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達到546.8萬輛,同比增長33.3%;新能源乘用車廠商累計出口達到98.7萬輛,增長48.0%。


依舊響起漲聲一片。


何時迎來總攻?


當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穩態突破50%,其實已經打贏了的所謂的“渡江戰役”。關於這一點,相信不會有人再去質疑。


而看過了上半年的銷量成績單,又一個新的問題走向台前:何時電車才能朝着油車發起真正意義上的總攻時刻?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 天天要聞


更直白來講,油電之爭究竟該如何打破目前的僵持?


實際上,按照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預測,今年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單月最終突破60%沒有太大問題。蔚來CEO李斌給出的判斷則更加激進,將一舉邁過70%大關。


但賽程過半,從整個大盤的趨勢來看,好似並沒有那麼樂觀。就像上一段提及的,對於油車具有需求的潛客還有很大一個群體,加之油車本身大打特打價格戰,於內於外的固守仍然非常有效。


而下一個破局點,在大多人看來,肯定是自主品牌電車繼續祭出摧枯拉朽的攻勢,反正總會擊潰油車的縱深腹地。


沒錯,都沒有錯。


但更關鍵的“催化劑”,本質上還是合資品牌。畢竟,就拿6月為例,該群體的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僅有5.3%,低到令人髮指。


更直白來講,只有它們徹底的擁抱電動化,電車才會迎來渡江戰役後的總攻時刻。不然,僵持仍會持續下去。


讀到這裡,肯定又會有人發出質疑:“合資品牌舒舒服服賣油車賺錢不就好了?為什麼非得花費巨大代價在華尋求轉身?”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 天天要聞


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道理,“潮水來了,誰也擋不住。”


縱使再過努力,油車份額的潰縮無法逆轉,只不過是快與慢的問題。站在合資品牌的角度,與其陷入到不斷衰落的狀態中,不如儘快切入新的賽道,拼盡全力謀求分羹機會。


今年,結束該群體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究竟能攀升到一個怎樣的高度,將會是觀察中國車市油電之爭十分有趣的錨點,也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整個大盤以怎樣的表現收官。


另外,還有一個現象必須點出,那就是縱觀上半年,縱使油車在銷量端維持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在營銷端幾乎沒有任何的聲量。試問,你還記得有哪一款油車新品的發布令人印象深刻嗎?


如此情景,再次印證了另一個道理,“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遺忘。”


即便礙於種種原因,今年無法迎來總攻時刻,但隨着電車自身不斷的精進與迭代,明年、後年衝鋒的集結號終會吹響。


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眼下,油電之爭陷入到僵持階段的根本原因,說到底還是潛在消費者的心智並沒有被電車徹徹底底的佔領。


雖然在產品綜合體驗上超越了油車,但想讓所有人都打破偏見去心甘情願得掏錢買單,尤其是諸多內陸與低線市場,依舊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所有主機廠們,只能是“日拱一卒”,等待真正意義上量變引發的質變。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貴陽車主注意!7月周末,機動車檢驗可在這些地方進行 - 天天要聞

貴陽車主注意!7月周末,機動車檢驗可在這些地方進行

注意啦!家裡有愛車需要年檢的朋友工作日上班沒有時間周末也能安排上啦具體有哪些地方一起來看看7月貴陽周末機動車檢驗可在這些地方進行 為解決貴陽市“上班族”的年檢難題,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車輛管理所聯合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貴陽市生態環境局及貴陽市機動車檢測機構推出機動車檢驗周末服務。 2025年7月份的機動車...
金句丨深藍汽車蘇琳珂:未來智能網聯汽車將懂用戶所需 - 天天要聞

金句丨深藍汽車蘇琳珂:未來智能網聯汽車將懂用戶所需

深藍汽車軟件開發總經理蘇琳珂:期待汽車通過車路雲一體化變成一個移動、個性化、創造價值的終端。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將是一個真正以用戶為中心、懂用戶所需, 甚至是隨用戶成長的移動生活空間。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編輯 岳彩周...
金句丨京西智行陳偉剛:未來汽車是出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金句丨京西智行陳偉剛:未來汽車是出行機器人

京西智行副總裁及懸架產品首席技術官陳偉剛:未來,汽車是出行機器人,是地球上300億個機器人當中最早出現的一批,是“溫柔的奇點”出現的標誌性符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編輯 岳彩周...
瑪莎拉蒂降到只要30多萬了?“2天賣了10多輛……” - 天天要聞

瑪莎拉蒂降到只要30多萬了?“2天賣了10多輛……”

近日,名為“上海浦東瑪莎拉蒂”的賬號發布海報稱,瑪莎拉蒂的SUV車型Grecale限時尊享價38.88萬元起,活動時間截止到9月30日。官方信息顯示,瑪莎拉蒂Grecale的指導價為65.08-103.88萬元,相比之下,“上海浦東瑪莎拉蒂
賠償 N+3!沃爾沃亞太被曝裁員 - 天天要聞

賠償 N+3!沃爾沃亞太被曝裁員

7月7日,據媒體報道,沃爾沃在近期對中國區員工展開裁員。據了解,此次裁員涉及的部門有工程、研發、供應鏈管理等部門,裁員賠償基本為 N+3(N 為工作年限)個月工資。
消費者花30萬元買的新車有使用痕迹 4S店是否隱瞞了展車實情 - 天天要聞

消費者花30萬元買的新車有使用痕迹 4S店是否隱瞞了展車實情

“花30萬買的新車,是輛被人體驗過的展車。”近日,江蘇省南京市消費者費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他遇到的糟心事,這起糾紛涉及江蘇華興深藍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深藍汽車4S店)。消費投訴多處痕迹牽出展車疑雲“我花了30萬元,提到一台被人坐過的展車,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從看車到簽合同、提車,銷售員沒說過...
電動三輪車取名“智界”“問界”?宗申致歉:立即整改,下架所有爭議內容 - 天天要聞

電動三輪車取名“智界”“問界”?宗申致歉:立即整改,下架所有爭議內容

7月10日,“宗申智慧出行”微信公眾號發布致歉聲明:近日,我司通過微信公眾號“宗申智慧出行”、微信視頻號“宗申智慧出行”及抖音賬號“重慶宗申車輛有限公司”發布和直播的部分內容涉嫌侵犯了“問界”“智界”“尚界”的商標權,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傳播,並給品牌方及公眾造成了誤解和困擾。在此,我們深表歉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