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尚短,奔馳預計二季度利潤率受關稅影響不足3%

2025年07月01日19:10:23 汽車 6238

(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

當地時間6月30日,梅賽德斯-奔馳經紀公司伯恩斯坦在季度業績公布前召開例行投資者電話會議後,發布一份報告稱,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奔馳核心汽車部門的利潤率受關稅的影響將不到3%。

時間尚短,奔馳預計二季度利潤率受關稅影響不足3% - 天天要聞

路透社

該投資者電話會議為奔馳在7月底公布二季度業績前的非公開信息發布期之前舉行。

據路透社報道,該券商在與奔馳投資者關係主管通話後表示,關稅影響預期較低是由於“中、美間的緊張局勢現降溫跡象,以及從4月開始加征的美國關稅實際生效執行時間較短和部分緩衝機制。”

其中,中美貿易局勢的緩和,令奔馳等德國豪華品牌得以再度恢復對華出口。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奔馳汽車高達6萬輛,佔總進口量的六成左右,但此前由於中國對美進口大排量汽車的關稅反制措施,歐洲車企反而成了中美汽車貿易摩擦中最大的犧牲品。

而在美國關稅的直接影響方面,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正式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隨後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夥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但維持10%的“基準關稅”,同時聲稱美貿易夥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

在此前提下,奔馳財務主管曾表示,如果4月份實施的汽車關稅全年維持不變,乘用車的利潤率將降低300個基點(3%),商用車的利潤率將降低100個基點(1%)。

不過,儘管第二季度內奔馳還能在關稅影響下保持利潤率的相對穩定,但隨着7月9日美國政府暫停徵收“對等關稅”截止期限的臨近,歐盟各國企業仍將面臨關稅戰升級的威脅。

相關報道稱,近日有歐盟外交官透露,歐盟領導人可能會接受一項“瑞士奶酪式”的協議,即美國對歐盟商品徵收一定的總體性關稅,以換取鋼鐵、汽車、製藥和航空航天等關鍵行業免受更多關稅衝擊。

但美國方面目前尚未對此給予正面回應,在特朗普本月針對汽車關稅的最新發言中,他還計劃在近期再度提高進口汽車關稅,以實現其口中對“美國汽車製造業的保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18萬多拿下白色奔馳E200L,享受豪華駕乘體驗 - 天天要聞

18萬多拿下白色奔馳E200L,享受豪華駕乘體驗

奔馳E級轎車,作為豪華中級車市場的旗艦車型,一直以來都是商務人士和高端消費者的首選。它憑藉卓越的品質、先進的科技和出色的性能,成為了這個級別的標杆。而2018款改款E 200 L運動型,更是這個系列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款二手車。
#准新車推薦#20萬出頭,入手寶馬3系,體驗運動操控的樂趣 - 天天要聞

#准新車推薦#20萬出頭,入手寶馬3系,體驗運動操控的樂趣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一輛寶藏二手車——寶馬3系 2023款 325Li M運動套裝,它不僅繼承了寶馬品牌的卓越性能和精湛工藝,更在價格上給您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款車型憑藉其出色的操控性能、精緻的內飾設計以及豐富的科技配置,成為了眾多車迷心中
14萬多拿下四驅奔馳E級,豪華體驗觸手可及! - 天天要聞

14萬多拿下四驅奔馳E級,豪華體驗觸手可及!

奔馳E級作為德國豪華汽車品牌中的一個經典車系,一直以來都是商務與高端生活的代名詞。而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L 運動型 4MATIC作為這一車系的一員,完美地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這款車不僅在外觀設計上延續了奔馳一貫的優雅與大氣,更
16萬拿下硬派越野?二手坦克300圓你征服夢 - 天天要聞

16萬拿下硬派越野?二手坦克300圓你征服夢

坦克300是一款具有強大越野性能、時尚外觀設計和寬敞內部空間的車型,它在市場上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得益於出色的車身尺寸和寬敞的內部空間,坦克300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乘坐體驗。無論是前排還是後排乘客,都能享受到充裕的頭部和腿部空間,這使得長
繼河南補貼途靈平台後 湖南宣布對鴻蒙智行部分車型補貼3000元/台 - 天天要聞

繼河南補貼途靈平台後 湖南宣布對鴻蒙智行部分車型補貼3000元/台

快科技7月2日消息,據“長沙商務”公眾號消息,湖南開啟鴻蒙智行限時補貼活動,在湖南區域購買鴻蒙智行汽車部分車型,給予每台3000元的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可享受補貼的車型,包括鴻蒙智行問界、智界、享界三系在售的所有車型,消費者需活動期間在湖南省購買下定才可享受補貼。單台汽車補貼3000元,本輪補貼資金規模共計4...
6月銷量榜出爐 蔚來真的掉隊了? - 天天要聞

6月銷量榜出爐 蔚來真的掉隊了?

6月新勢力銷量榜出爐,零跑第一,理想第二,小鵬第三,小米第四,蔚來第五。短短一行字,似乎已經宣判了“誰在上升,誰在掉隊”。蔚來集團6月交付24,925輛,同比雖漲,排名卻落後於一眾對手,被冠上“掉隊”的帽子,似乎成為業界共識。但真相,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