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勢力銷量榜出爐,零跑第一,理想第二,小鵬第三,小米第四,蔚來第五。短短一行字,似乎已經宣判了“誰在上升,誰在掉隊”。
蔚來集團6月交付24,925輛,同比雖漲,排名卻落後於一眾對手,被冠上“掉隊”的帽子,似乎成為業界共識。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得先看清一個關鍵:蔚來還沒開始發力。6月銷量數據中,幾乎全部靠老車型撐起門面,沒有新車紅利,沒有大規模降價,沒有花式補貼。
就這,還能穩穩拿下2.5萬輛交付量,說明什麼?說明蔚來這艘船雖然慢,但穩;雖然沒衝刺,但根基紮實,而且,這根基,是高端純電最難的一塊地。
看看誰在買蔚來。不是補貼黨的“羊毛黨”,不是只看終端價的“抖音黨”,而是願意花30萬買ET5、40萬買ES6、80萬買ET9的那撥人——那是真金白銀的支持。
別忘了,ET9在6月交付約800輛。售價80萬以上的純電車,除了蔚來,中國沒有第二家品牌能在交付數據里把它寫出來。
這不是高銷量,但這是高度信任。蔚來品牌形象沒有掉線,反而像一座燈塔,為即將起航的樂道L90,鋪好了一條平穩大路。
L90是個什麼貨色?內部定位就是“ET9平替”。價格可能只在30萬出頭,體驗卻直指80萬。真正懂車的用戶,一看配置一試駕感,分分鐘掏錢。
而L60,作為第一款樂道量產車型,已經被市場用“二手難求”蓋了章。等到第三代換電站普及,用戶體驗進一步釋放,它的潛力遠比今天看到的更大。
至於火力尚未全開的螢火蟲,6月貢獻3932輛。可千萬別小看這組數字,這是它降價之前的銷量,沒有補貼加持,還在推廣初期,就能打贏星願、海豚、好貓。
換句話說,蔚來不是“掉隊”,而是在構建第二曲線。老產品托底,新品牌做梯度,三駕馬車已經齊全,只待一起發力,跑出加速度。
別忘了,小鵬的爆發靠MONA,零跑靠C系列,小米靠SU7,那蔚來呢?L90一出,可能就換天。它不是沒實力,而是還沒真正開始“亮劍”。
別急着下判斷。當別人靠低價搶跑,蔚來選擇慢工出細活。今天的銷量,是穩定;明天的爆發,才叫驚喜。
所以,6月銷量榜排第五的蔚來,並沒有掉隊。它只是,在蓄力。真正的重拳,還沒打出去。等它發力的那一刻,誰都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