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羅密歐放棄2027年全面電動化戰略,以“多能源”取而代之

2025年01月27日21:04:14 汽車 1209

IT之家 1 月 27 日消息,據 Motor1 今日報道,阿爾法・羅密歐宣布調整其電動化目標,放棄原定於 2027 年在北美全面轉向電動化的計劃。該品牌現在決定實施“多能源”戰略,推出包括燃油、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的多種車型。

阿爾法・羅密歐北美區負責人克里斯・費尤爾(Chris Feuell)表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要求經銷商在幾年內只銷售電動汽車是不可行的。“我們在美國有 110 家經銷商,如果他們只銷售電動汽車,生存將非常困難。”費尤爾還提到,阿爾法去年在美國的銷量下降了 19%,僅售出 8865 輛車。

阿爾法曾計劃在歐洲和中國也實現電動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地區是否仍會堅持 2027 年的目標。該公司前 CEO 讓-菲利普・伊姆帕拉托(Jean-Philippe Imparato)表示,阿爾法如果滿足市場需求,可以繼續使用燃油發動機,以實現動力系統的多樣化。

阿爾法的新任 CEO 桑托・費奇利(Santo Ficili)被認為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有可能推出 Giulia 和 Stelvio (IT之家註:前者為轎車,後者為 SUV)的燃油版。這兩款車型將基於 STLA Large 平台,支持燃油和電動動力系統。根據規劃,SUV 車型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問世,轎車則計劃在 2026 年上市

此外,阿爾法・羅密歐還面臨庫存過剩問題。美國市場上大約有一半的庫存是 2024 年款車型,公司計劃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通過折扣促銷來清理這些庫存。

阿爾法還在研發一款全新超級跑車,用於接替 33 Stradale,預計將在 2026 年推出。雖然 33 Stradale 被視為阿爾法的最後一款燃油超級跑車,但考慮到電動化目標的放寬,新款超級跑車仍可能會推出燃油版本。

阿爾法·羅密歐放棄2027年全面電動化戰略,以“多能源”取而代之 - 天天要聞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蒙迪歐2025款2.0T運動版,運動轎跑與SUV的融合,綜合續航915km - 天天要聞

蒙迪歐2025款2.0T運動版,運動轎跑與SUV的融合,綜合續航915km

現在的車圈新車層出不窮,20萬左右入手一輛新車怎麼選?選擇新能源還是選擇燃油車?要按當前的形勢來說,應該是選新能源車。新能源車,還有純電車和混動車怎麼選?這些都成為困擾消費者的難題。如果你對大空間、操控性、長續航都有追求的話,不妨來看看蒙迪
美國關稅、中國電車……本田年凈利潤預計下降七成 - 天天要聞

美國關稅、中國電車……本田年凈利潤預計下降七成

【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之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壓力,本田汽車預計2025財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的凈利潤將下降七成,並表示將擱置在加拿大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計劃。根據本田披露的數據,2025財年預計收入為20.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958.7億元),同比下降...
第四代博越L,曾經的三好學生,還值得買嗎? - 天天要聞

第四代博越L,曾經的三好學生,還值得買嗎?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燃油車的腳步逐漸放緩。而作為老牌車企的吉利,最近就推出了旗下第四代博越L。新車指導價為9.99-12.69萬元,限時價為9.29-11.99萬元,這個價格可能你感覺不到優惠有多大。但在如今的A級SUV市場上的確是比
起亞嘉華用寬敞空間滿足出行 - 天天要聞

起亞嘉華用寬敞空間滿足出行

出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段旅程都蘊含著期待與憧憬。不管是全家愉悅出行,還是嚴肅的商務出行,亦或是普通的日常通勤,人們都希望擁有一輛能帶來舒適、方便與放心的座駕。
又一款L9諜照曝光,6座布局,只賣20萬? - 天天要聞

又一款L9諜照曝光,6座布局,只賣20萬?

在動輒超五米長、搭載四電機或增程式混動技術的當下,國產SUV的尺寸顯著提升。銀河L9是吉利銀河旗下首款全尺寸旗艦SUV,主打“智能電混”與“科技旗艦”定位,預售價據傳20萬元起步,一口氣拉低了豪華智能插混SUV的入門門檻。
長城汽車、比亞迪:銷量、業績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長城汽車、比亞迪:銷量、業績差距有多大?

有一說一,長城汽車和比亞迪已經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公司了,不管是銷量還是業績,還有技術儲備,比亞迪相對長城汽車而言,是巨無霸般的存在。長城汽車(左),比亞迪(右)銷量方面今年前4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138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出口29.3
車企淘汰賽中的“全勢能”突圍,上汽大眾找回增長節奏 - 天天要聞

車企淘汰賽中的“全勢能”突圍,上汽大眾找回增長節奏

這兩年,合資車企被唱衰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復盤一下最近的車市銷量可以發現,車市淘汰賽越來越呈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趨勢。誠然,一些沒能跟上時代的合資車企已經陸續退出國內市場,但頭部合資車企依然風頭正勁。4月,上汽大眾品牌終端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