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達起亞智跑解讀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 卻硬要靠實力

2024年02月29日13:55:12 汽車 1157

現在起亞汽車在華市場推出全新車型,這款智跑(配置|詢價)顏值頗高,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總體而言,新一代智跑的前臉變得更加有活力,並且在發動機蓋增加一些突起線條,看上去頗具肌肉感,兩側車燈造型頗為犀利,格柵兩側大燈點亮後顯得很有精神氣。從側麵線條來看,新車依舊是霸氣的線條設計,寬C柱的傳統得以延續。同時,行李廂蓋與包圍的合理比例也賦予了車身尾部簡潔的視覺重心,新車的車尾尾燈點亮更加獨特。

智跑將細節落到實處,將高品質從外觀延伸到內飾整體。方向盤因為加入了塑料材質進行包裹,在質感和觸感上面都表現得皮質,駕駛時手握很好讓人感覺動力充沛。在中控區域還有門把手等處,使用了大量的軟塑材質覆蓋和包裹,摸着手感簡潔,配備一塊8.0英寸中控懸浮式的液晶顯示屏,顯示清晰且設計也比較科技感十足,前排還配備有手動空調控制系統,自由調試最舒適的空間氛圍。座椅寬大,乘坐空間尚可,滿足日常家用。

智跑的車長4530mm,車身寬度達到了1850mm,軸距2640mm,中規中矩的數據,在同級別的車型中,智跑的軸距排在54位。這個尺寸超過了同級大多數車型。實際的車內空間表現也很不錯,從實際乘坐體驗來看,前後排都表現的比較寬敞。智跑智跑Ace的天窗提供了更大的視野,可以為後排乘客營造更好的視覺環境及良好的感光度,為整車增加了進光度。在同價位同級別的車型中,智跑的後備箱容積排在55位。造型十分規整,儲物容積滿足日常使用絕對沒問題。

智跑搭載了一台1.5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47kW,最大扭矩253Nm。整個動力參數,在同級別發動機中動力表現屬上乘,可以提供更好的動力表現。在12-18萬SUV車型中排在4位。

智跑的主/被動安全配置很齊全,包括了上坡輔助、LED日間行車燈、胎壓監測、陡坡緩降、發動機啟停、後駐車雷達、制動力分配(EBD/CBC等)、防抱死制動(ABS)、車身穩定控制(ESP/DSC/VSC等)、制動輔助(BA/EBA/BAS等)、車道保持(LKAS)、前駐車雷達、手機無線充電、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碰撞報警/主動剎車、兒童座椅接口、側安全氣簾、疲勞提醒、自動駐車等配置。

其中,陡坡緩降可以安全低速通過陡坡路況;發動機啟停節省10%到15%的燃油消耗,因為是熱啟動,所以對發動機磨損可以忽略不計;制動力分配(EBD/CBC等)保證車輛的平穩安全。


悅達起亞智跑解讀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 卻硬要靠實力 - 天天要聞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合資車企40年 丨大眾的退和奔馳的進 - 天天要聞

合資車企40年 丨大眾的退和奔馳的進

六月是上半年最後的“關口”,汽車圈的大事有很多。互聯網的記憶只有7天,所以小米YU7狂歡時,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發生在六月的兩個關鍵變化。 月初,一汽-大眾宣布完成了大眾品牌營銷體系變革。在重構的營銷核心職能部門中,公關部得到強化,由原來的一個公關小組升格為市場二級部門公關部。月底,北京奔馳新成立了新部門“...
6月乘用車出口TOP10:海鷗同比大漲421%排第二,吉利三款車型上榜 - 天天要聞

6月乘用車出口TOP10:海鷗同比大漲421%排第二,吉利三款車型上榜

隨着國內車市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劇,一眾車企紛紛把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這其中尤為比亞迪表現的最為積極,算上前不久正式啟用的巴西工廠,這家新能源汽車巨頭在海外已經建立了5家工廠,此外,作為早期出海車企的代表,奇瑞汽車在剛剛結束的6月份出口了新車超
“蕪湖邁巴赫”風雲A9L該怎麼選?尊貴版性價比最高! - 天天要聞

“蕪湖邁巴赫”風雲A9L該怎麼選?尊貴版性價比最高!

就在昨晚,被稱為“蕪湖邁巴赫”的奇瑞風雲A9L上市了,指導價14.99-20.79萬元,限時超級置換搶購價為13.99-19.79萬元,相比預售階段,不僅價格下調,配置上也進行了補足,那麼正式上市後它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哪個車型性價比最高呢?
比亞迪之後,華為也來了,大家都開始做旅行車了 - 天天要聞

比亞迪之後,華為也來了,大家都開始做旅行車了

7月8日,在享界品牌舉辦的“享界用戶星享之夜”活動上,除了發布了享界的新車標,余承東還劇透了享界品牌的新車規劃:享界品牌的第二款車型定位為旅行車,計劃於今年秋季上市。享界也成為了又一家將推出旅行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上個星期比亞迪剛發布完海豹06旅行車,加上此前蔚來的ET5T,中國車企在新能源的賦能下,開始對...
比亞迪率先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 - 天天要聞

比亞迪率先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

2025年買車看智駕,智駕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根據國際通用的分級標準,智駕可分為L1-L5五個級別,其中L4可簡單理解為在特定條件下,駕駛員可“脫手脫眼脫腦”,事故責任由車企承擔。現階段,智能駕駛普遍存在責任劃分界限模糊的問題,車企不會承諾對智駕過程完全負責,更多情況是消費者承擔智駕帶來的風險...
合資銷量回暖,東風本田做對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合資銷量回暖,東風本田做對了什麼?

“合資品牌就必走下坡路嗎?”在轉型的當下,這樣的觀點似乎在很多人心中成為了合資品牌的發展方向,尤其是經歷了2024年全年的落寞,不管是銷量的下滑,還是經銷商的退網,似乎都在印證這一觀點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