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愛出行汽車租賃公司(iGO分時共享平台)在部分媒體公開發聲,稱公司購買的1033輛騰勢電動汽車出現電池故障,希望比亞迪官方能給予回應和處理。
▋比亞迪慘遭大客戶“毒手”
據悉,iGO出旗下車輛中,騰勢占比達80%以上。該公司表示,為了支持深圳企業和民族品牌,公司在2016年前後購買了比亞迪電動汽車1700多輛,總共支付了4億多元,其中包括1333輛騰勢300型電動汽車(續航300公里),用於租賃運營。
由於這些電動汽車的電池故障,據該公司負責人吳建明表示,這些標稱300公里續航的騰勢車型,普遍只能跑150公里,嚴重影響正常業務運營,故希望比亞迪官方的能夠儘快予以處理。並表示如果比亞迪官方能夠迅速解決此問題,將有助於提高公司的信譽,以及提高深圳的汽車出租業的整體水平。希望比亞迪官方能夠在短時間內作出回應,以便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據iGO負責人吳建明表示,“剛上線時就有投訴騰勢電動汽車續航不好等問題,之後大約過了一年左右,在平台出現大量退車情況,及投訴全部都是騰勢300,基本都是電池故障和電池續航不對,電池嚴重衰減等問題。”
吳建明表示iGO出行現在正面臨著一場嚴重的問題,造成的損失總額已經達到了6億元,其中包括了購車款、利息、人工成本、平台技術成本、停運損失、保險費用、停車費用等,且損失仍在不斷擴大。
愛出行汽車租賃公司與比亞迪騰勢進行了不間斷的溝通和發函,要求維修或更換電池,並賠償停運損失,但到目前為止,比亞迪騰勢方面一直沒有回函。此外,愛出行汽車租賃公司還採取了法律手段維權。
▋恩怨由來已久
雙方的糾紛,其實早已經開始,據公開資料顯示深圳比亞迪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在2020年初便已經針對愛出行申請了財產保全,凍結了包括愛出行以及相關聯的多家公司,甚至是吳建明的個人資產,合計約5309.8萬元,並且已經得到法院支持。車評網從專業法律人士處諮詢了解,雖然兩者間的案件有耦合,但本質上屬於各自獨立的子公司行為,所以即使比亞迪相關的騰勢車型實際續航能力確實大打折扣,與宣傳不符,但也不影響其融資租賃公司與愛出行之間的償貸案件,而從法院支持凍結愛出行之外的資產來看,當時購買比亞迪汽車時,應該在融資租賃協議中,約束連帶了擔保條款。
▋比亞迪的質量到底怎麼樣?
據悉,涉案車型騰勢,為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公司的產品,三電技術主要來自於比亞迪。其第二款車騰勢D9於去年發布上市,來勢洶洶,今年1月份銷量高達6439台,同比增長3579%,位列新勢力銷量榜第3名。而據車評網的“全網投訴大數據智能系統”顯示,騰勢老款車型投訴量過去約1年時間僅為3起,而騰勢D9純電或者DM-i,截至目前全網都仍然沒有投訴,也或許從側面反映了車主對騰勢產品及服務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
而愛出行所購買的騰勢300型車輛,作為租賃業務使用,其車況是否經受了一定的特殊考驗,目前仍無雙方官方的聲明,但有網傳“三年跑了30萬公里,才導致電池廢掉”的說法,對此,筆者認為這是站不住腳的,如果照此換算,每輛騰勢300每天約跑300公里,而以iGO的業務模式,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這麼高的營運里程的,所以並不可信。
不過由於近年來比亞迪銷量暴漲,雖然騰勢投訴量比較少,但其旗下的自主品牌,被投訴量卻還是有上漲趨勢。在1月份全網投訴榜中,比亞迪唐涉及投訴維權28起,主要集中爆發的是“車機卡頓,以次充好,虛假宣傳”問題。
而問題相對嚴重的是比亞迪元PLUS,過去30天,全網新增投訴維權31起,較突出的問題是“空調噴粉”,這有點類似去年的“海豚噴粉”事件,希望此次問題不會太嚴重。另外,過去30天,比亞迪宋Pro和宋PLUS也分別各有18起和8起投訴,所以還是應該引起比亞迪團隊重視的,銷量暴漲後,也一定要維繫好產品和服務質量,不要讓王傳福努力了幾十年的心血,付之東流,且行且珍惜。
截至目前,比亞迪仍未對愛出行公開維權事件,進行正面回應,車評網將持續關注跟進報道。
本文為【車評網】原創,作者:林小麗,編輯:王南南,關注【車評網】,專註汽車行業深度報道。
特別聲明:本文僅授權與車評網簽約聯盟媒體轉載,其他未經允許不得侵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