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補即將退出中國新能源汽車準備好了嗎

2022年12月14日22:29:16 汽車 1379

上海12月7日電(浦帆)根據財政部等四部門發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將於2022年12月31日截止。這項從2010年開始實施的政策補貼,經過數次取消和延長,最終將畫上句號。


國補即將退出中國新能源汽車準備好了嗎 - 天天要聞

按照現行的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插電混動車每輛補貼4800元(人民幣,下同),純電車型每輛補貼達12600元。汽車廠家公布的售價也都是補貼後的,一旦“退補”,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必定會受影響。“退補”已將截至,各車企也在想方設法衝擊銷量或保證訂單。目前市場上主要分“漲價派”“保價派”“降價派”三類車企。

某牌汽車,宣布對旗下不同車型分別上調數千元不等的官方指導價格,並表示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問界、吉利、長城、歐拉等車企也以委婉的方式宣告價格將會發生變化,並推出保價政策。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節點以上牌時間為準,而付定金到上牌的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保價政策可以一定程度上打消客戶對於“趕不上補貼”的擔憂。

除開“漲價派”和“保價派”,嵐圖等企業則是直接選擇降價。在汽車行業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看來,“退補”對於車企的調價只是次要因素,主要還是根據車企的市場供需關係進行調整。“補貼已經延續了十多年的時間,目前退出應該是很好的一個事情。”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補”對新能源車發展的作用在大幅降低,大部分車型補貼佔比已不足10%。補貼終止放開了新能源車的市場發展空間,對行業市場化競爭環境起到促進作用。中國新能源汽車是否已經做好迎接市場化“大考”的準備?崔東樹指出,近年來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速強於世界平均增長速度,2021年中國佔世界新能源份額全年保持52%。2022年1-10月中國佔世界新能源份額達到63%,其中7-10月佔67%。而1-10月中國汽車市場佔世界累計份額33%。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同樣是中國汽車出口的核心增長點。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新能源車出口22.3萬輛,2021年新能源車出口58.8萬輛。2022年1-10月累計出口新能源車85萬輛,10月出口14.4萬輛,同比增長70%。里斯戰略定位諮詢中國區合伙人何鬆鬆告訴中新社記者:“經過十餘年的政策引導和市場教育,今天新能源汽車品類的特點、優勢,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和接受了,‘國補’終止帶來的僅僅是一點價格上的劣勢,不足以對抗這種時代的大趨勢。”目前,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23%,提前3年超額實現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的目標。張翔也同樣認為,“補貼退坡”可能會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但新能源車對燃油車逐步取代的大趨勢並不會改變。


國補即將退出中國新能源汽車準備好了嗎 - 天天要聞

多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市場推廣、品牌建設、技術儲備、產業鏈構建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雖然新能源汽車補貼面臨退出,但中國已經形成的綜合新能源車消費環境體系仍將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未來中國新能源車將持續高增長。”崔東樹說。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蒙迪歐2025款2.0T運動版,運動轎跑與SUV的融合,綜合續航915km - 天天要聞

蒙迪歐2025款2.0T運動版,運動轎跑與SUV的融合,綜合續航915km

現在的車圈新車層出不窮,20萬左右入手一輛新車怎麼選?選擇新能源還是選擇燃油車?要按當前的形勢來說,應該是選新能源車。新能源車,還有純電車和混動車怎麼選?這些都成為困擾消費者的難題。如果你對大空間、操控性、長續航都有追求的話,不妨來看看蒙迪
美國關稅、中國電車……本田年凈利潤預計下降七成 - 天天要聞

美國關稅、中國電車……本田年凈利潤預計下降七成

【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之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壓力,本田汽車預計2025財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的凈利潤將下降七成,並表示將擱置在加拿大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計劃。根據本田披露的數據,2025財年預計收入為20.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958.7億元),同比下降...
第四代博越L,曾經的三好學生,還值得買嗎? - 天天要聞

第四代博越L,曾經的三好學生,還值得買嗎?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燃油車的腳步逐漸放緩。而作為老牌車企的吉利,最近就推出了旗下第四代博越L。新車指導價為9.99-12.69萬元,限時價為9.29-11.99萬元,這個價格可能你感覺不到優惠有多大。但在如今的A級SUV市場上的確是比
起亞嘉華用寬敞空間滿足出行 - 天天要聞

起亞嘉華用寬敞空間滿足出行

出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段旅程都蘊含著期待與憧憬。不管是全家愉悅出行,還是嚴肅的商務出行,亦或是普通的日常通勤,人們都希望擁有一輛能帶來舒適、方便與放心的座駕。
又一款L9諜照曝光,6座布局,只賣20萬? - 天天要聞

又一款L9諜照曝光,6座布局,只賣20萬?

在動輒超五米長、搭載四電機或增程式混動技術的當下,國產SUV的尺寸顯著提升。銀河L9是吉利銀河旗下首款全尺寸旗艦SUV,主打“智能電混”與“科技旗艦”定位,預售價據傳20萬元起步,一口氣拉低了豪華智能插混SUV的入門門檻。
長城汽車、比亞迪:銷量、業績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長城汽車、比亞迪:銷量、業績差距有多大?

有一說一,長城汽車和比亞迪已經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公司了,不管是銷量還是業績,還有技術儲備,比亞迪相對長城汽車而言,是巨無霸般的存在。長城汽車(左),比亞迪(右)銷量方面今年前4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138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出口29.3
車企淘汰賽中的“全勢能”突圍,上汽大眾找回增長節奏 - 天天要聞

車企淘汰賽中的“全勢能”突圍,上汽大眾找回增長節奏

這兩年,合資車企被唱衰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復盤一下最近的車市銷量可以發現,車市淘汰賽越來越呈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趨勢。誠然,一些沒能跟上時代的合資車企已經陸續退出國內市場,但頭部合資車企依然風頭正勁。4月,上汽大眾品牌終端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