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自游家NV上市,頂配價格超過30萬元,直接對標新勢力的頭部品牌。然而,根據國內媒體報道,生產自游家NV的大乘汽車,早在2020年即宣告破產,NIUTRON(自游家母品牌)是租用了大乘汽車的生產資質及工廠,才造出了自游家NV。那麼,在如此背景下誕生的自游家NV,何以挑戰當今的一眾造車新勢力?又有何底氣開出30萬元的售價?
“出身”大乘汽車 小牛老總做背書
自游家NIUTRON首款車型NV的創始人是李一男,他在2015年創立牛電科技,推出小牛電動車,一躍成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黑馬”。
2018年,李一男進行二次創業,創立牛創新能源(現已更名為:火星石科技)並啟動造車。2021年12月宣布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獲得IDG和COATUE領投。自游家NV算是李一男在造車領域的第一件作品。
可見,和所有造車新勢力品牌類似,自游家NV最耀眼的品牌背書就是創始人李一男和他的創業故事。當然,李一男目前也沒有拿下造車資質,而是租用了大乘汽車的資質和工廠,來實現自己的造車夢,這和其他新勢力創始人的路徑也基本一致。
而不同的是,為小鵬和蔚來代工的海馬、江淮等車企,都算得上老牌的傳統自主品牌車企,在核心技術、生產規模、製造工藝、配套體系等方面,都有一整套完整的鏈條,因此勻出產能給新勢力不成問題。
然而,生產自游家NV的大乘汽車卻是一家瀕臨破產的製造商。資料顯示,大乘汽車的前身是眾泰大邁,後來隨着眾泰汽車借殼上市,金壇基地也徹底獨立,更名為了“大乘汽車”,其在2018年獲得了江鈴輕汽的生產資質。
據企查查顯示,江西大乘汽車有限公司涉及司法案件186起,其中案件身份為被告的佔比82.8%,有被執行人記錄28條,涉案金額1.64億元,歷史被執行人102次,被執行總金額2.2億元,債權超6.8億元,合同違約金額超6.2億元。2021年,大乘汽車3次被申請破產重整。
此外,根據大乘汽車官方網站顯示,其在售有G70S、G60、G60S三款汽油車型,並沒有一款純電動車產品。換句話說,即使大乘汽車擁有電動車生產資質,但目前尚沒有一款能夠量產上市的產品。
另據媒體報道,“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後,大乘汽車產品未能達到相關技術要求並陷入停工停產危機,大乘汽車因為自身資質有問題而耽誤了自游家NV的上市節奏。如此背景下的大乘汽車也讓眾多網友產生質疑,大乘汽車工廠到底具備什麼實力能造出價值30萬元的高端電動車呢?
供應商“成謎”
如今的造車新勢力,沒有一個強大的供應商朋友圈,很難支撐起品牌溢價。在新產品上市發布會上,產品背後的故事、新造車企業的心路歷程感悟、未來發展布局、研發成果等內容,都值得大說特說,好好向外界秀一秀肌肉,也好給品牌打出知名度。
而在自游家NV的發布會上,除了一開始把路虎攬勝、BBA等豪華車拉出來對比了下尺寸,自游家NV整場發布會都在講常規的車型參數,並沒有什麼黑科技露出,顯得格外平平無奇,當然產品本身也的確沒有太多驚喜。
我們不禁要問,自游家NV的供貨商究竟有哪些,為何不對外公布?根據虎嗅網報道,自游家NV將採購東風的發動機。不出意外,可能會是嵐圖FREE的同款四缸1.5T的增程器,來自東風集團自主研發的C15TDR系列發動機。
而且在純電車型上,自游家NV的電池來自哪個品牌也暫未披露。此前火星石科技官方曾說:“火星石科技在軟件、智能、三電等前瞻技術領域賦能大乘汽車,共同提高整車和智能軟件水平,首款產品自游家NV由大乘汽車常州金壇智慧工廠專屬產線生產。” 如此話術,可謂說了個寂寞。
總體來看,自游家NV的主要供貨商目前還是個“謎”,為何李一男不大大方方地展示“朋友圈”,我們不得而知。
能打過對手嗎?
自游家NV的發布會後,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立即在微博嗆聲,”這遠遠不如L6呀,憑啥和L7比較。”儘管理想L6尚未上市,但從李想如此直白的表述來看,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並沒把自游家NV放在眼裡。
從輔助駕駛方面來看,自游家NV標配地平線征程2芯片和地平線單目視覺感知方案,可以實現AEB(自動緊急制動)、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BSD(盲區監測)等24項功能,屬於非常普通的配置。
此外,更高級的SuperDrive AAD高階輔助駕駛系統需要另外付費,升級後硬件部分將變為2顆地平線征程5芯片、12顆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5個毫米波雷達,算力提升至256TOPS,可實現高速和城區場景下的NOA導航輔助駕駛。不過,這要到明年三季度才能開放升級,實際表現還是未知。
對比最近發布的幾款新車來看,自游家NV的輔助駕駛系統顯得有點“簡陋”,沒有激光雷達,硬件數量也不多,更重要的是SuperDrive AAD系統還是“期貨”。就從這幾點來看,自游家NV想要與已經站穩腳跟的造車新勢力正面PK的確很難,成功的幾率遠不如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