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2020年10月16日16:12:10 育兒 1267

NA姐有個好朋友,她有個神奇的技能,一年下來基本上不用指甲剪,因為只要指甲長出來一點,就被她硬生生用嘴巴給啃“禿了”。

不只是她會如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好多人都會有一些小癖好,比如啃指甲、摳結痂的傷疤、撕嘴皮、摳手等等,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他們一直樂在其中,簡直可以說是“上癮”,根本沒辦法停下來。

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這樣做其實不是很好,但就是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手,甚至把手摳到流血也不妨礙他們繼續,這種現象是怎麼回事呢?會不會是心理疾病的信號?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 天天要聞

摳手、啃指甲,往往是在表達負面情緒

摳手、啃指甲,大多孩子都有這種表現。不少家長經常反饋,孩子這習慣總是屢教不改,手指都快要啃“毀”了。

其實,人類在成長過程,起初都會以嘴巴來感知世界,因此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啃咬東西是一個必經階段。這一階段稱之為“口欲期”,通常出現在3歲前

這個階段,孩子不僅喜歡啃手指,還有啃嘴皮、咬嘴唇、咬被子......可以說是“萬物皆可咬”。一般來說,當孩子3歲以後,“口欲期”會自然過渡。

但若孩子沒有成功度過,則有可能是孩子身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還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的行為障礙

孩子愛啃咬,往往可能是心理不安的一種表現,若孩子父母長期在外,或者父母經常對孩子做出嚴厲批評,孩子就會處於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他們會感到焦慮、緊張、壓抑、沮喪、挫敗等。

心理學研究顯示,啃咬手指可以給予孩子心理上一些慰藉,他們會通過這些行為來自我排解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 天天要聞

“啃指甲“並不僅發生在幼兒中,不少成年人也會有啃指甲的習慣。有人疑惑,這種行為是否代表屬於一種心理疾病?

法國研究人員曾進行了一組民意調查,調查發現有26%的人,在考慮工作相關的事情會愛咬指甲

咬指甲並不一定是嚴重的心理疾病,一般來說,咬指甲反映了一個人的焦慮情緒。並不是喜歡才咬指甲,只是通過咬指甲這種行為減輕內心的焦慮。

喜歡啃指甲除了對指甲本身會造成傷害,讓指甲變得很醜,指甲表面、甲床會變得凹凸不平以外,經常啃指甲,還會形成倒刺,造成指甲皮膚周圍變得乾燥。

若撕扯倒刺過程中出血,還會容易造成感染;細菌會通過指甲旁邊皮膚的“小傷口”,還會誘發甲溝炎

另外,我們的手每天接觸不同東西,是最容易粘上大量的細菌和病毒,而指甲又是極不容易清洗乾淨的地方,尤其是今年爆發的新冠病毒,就可以通過手攜帶病菌傳播,啃咬指甲,無疑會讓這些病菌進入口腔,引發相關疾病。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 天天要聞

明知道啃指甲不好,為什麼摳到出血還不停下?

有網友分享,自己通過摳手釋放情緒已然成為一種習慣。時常摳出血,也無法將“癮“戒掉。越焦慮越摳手的現象,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很好地解釋了該現象,這個理論叫“操作性條件反射”。

當人們偶然一次機會發現摳手可以緩解焦慮,多次之後,建立起操作性條件反射。如果這種行為演變成強迫性,給手部造成很嚴重的傷害,導致無法正常生活,就需要尋求專業的藥物或心理治療。

這種帶有自虐傾向的行為,通常是為了發泄壓抑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空虛、憎恨、抑鬱等。當人們內心情緒找不到宣洩出口,他們就會把憤怒轉向自己,通過攻擊自己來獲取快樂體驗。

如果摳手對身心健康沒有帶來困擾和傷害,這種行為不算病態行為,只是類似於抖腿、刷手機、唱歌、購物等抒發焦慮的渠道。

若出現上述的強迫性皮膚剝離症&強迫症,或自我攻擊行為,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則需要進行相應的心理治療了。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 天天要聞

如何戒掉這種行為?

想要改善摳手行為,就要找到負面情緒的原因,調整行為,改變情緒宣洩的方式。

就兒童而言,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可以嘗試跟孩子溝通,跟孩子描述咬手指的感受,對孩子行為表示理解,並給予安撫。

鼓勵孩子若感到不安可以跟爸爸媽媽溝通,告訴孩子大家一起討論比自己咬手指更有效,讓孩子焦慮感下降。

就成年人而言,若是因負面情緒引起的啃咬行為,可以嘗試通過運動、聽音樂、跟朋友傾訴等有益的方式去調節情緒,減少摳手頻率。

冥想也是被證明有效緩解負面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當忍不住摳手時,可以先讓自己深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到胸口,保持專註地呼吸,然後堅持至少10分鐘的冥想,逐漸改變摳手的習慣。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 天天要聞

啃咬手指確實是緩解情緒的一個排泄口,帶其所帶來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若看文章的你,正在啃咬手指,還是儘快戒掉這種“癮”吧。

參考資料

[1] 《小小“啃指甲”背後,可能隱藏着這些心理信號》.知乎.2020-08-10

[2]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科技日報.2020-07-09

[3] 《喜歡咬指甲的人注意了!這七條危害不容小覷!》.最緊要健康GRT.2020-05-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說被老師打了,要不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 天天要聞

孩子說被老師打了,要不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01昨天早上,孩子上學之前,突然說,她的C老師打她臉了。這一說,家人不淡定了。隊友送孩子上學去了,公公說沒必要找老師,即使打了也正常,太調皮了有時他都想打。婆婆很在意這件事。想當年,隊友在小學時被同學欺負,她去學校打了同學一頓,從此相安無事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 天天要聞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生活有時就像一團亂麻,讓人滿心疲憊。明明在工作中拼盡全力,卻始終看不到明顯的進步;明明待人真誠友善,人際關係卻依舊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明明對孩子盡心儘力,孩子卻依舊叛逆得讓人頭疼;明明內心無比堅強,生活的重擔卻依舊壓得人喘不過氣。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 天天要聞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我家那小子,三年級了,數學考試又考了68分。我蹲在教室門口等成績單,手心全是汗。班主任把卷子遞過來的時候,那眼神跟刀子似的。 回家路上,臭小子還蹦蹦跳跳說要去買冰棍。我瞅着他後腦勺翹起來的那撮頭髮,突然想起他三歲那年,非要給我表演倒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