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2021年01月14日10:09:02 科学 1415

纵观古今,为人皆喜探索之事,因其好奇之心。前有哥白尼曾提出“日心说”,震惊众人;后有霍金提出黑洞蒸发,世人再次为之一惊;清朝也有王贞仪观天象。这些都说明了人类对于宇宙的好奇是一直延续至今的,也有很多的古籍记载了天象,但就如陆游诗作所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自古,中国人便对宇宙有着美好的向往,故宫中珍藏的金嵌珍珠天球仪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我们也有着代代相传关于宇宙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古时的人们都认为嫦娥居住在月亮上,有月宫,还有一只玉兔,这些都是人们的美好想象,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真正的登上月球。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国家的科技也在不停地向前发展,经过人们的努力,人类已经成功的登上月球,在进一步实现人类探索月球的愿望。从探索研究我们也发现了月球和地球的构成是完全不一样的,月球上的土也不能够用于种植,在月球上也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为什么在没有生命的月球之上,却存在着上百吨的垃圾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有网友还提出过“是谁扔的?”这种疑问,在科技发展的初期,我国是处于落后地位的,美国则非常先进,他们也是全球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在1967年7月,阿姆斯特朗作为美国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这不仅是美国的第一次,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从美国之后,各个国家都开始加快自己的科研进程。

但是,登月也不是一件说能成功便能成功之事,因此有很多国家因自身的经济状况等原因暂时还没有实现登月的愿望。在全球范围内,至今为止也只有3个国家登上月球,而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中国通过多年的科技研究,与不懈努力,将国家的航天事业带到一个“强国”的高度。随着“嫦娥五号”的发射成功,将我国带入一个探索月球的成熟领域,让我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这也是所谓的科技强国。我国的探索也为研究月球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

当然,我们之前提到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探索月球,这也不可避免地会给月球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月球探测仪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制造之时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是很难被物理降解的。而在我们探测月球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分析,要针对月球的“高真空、高洁净、弱重力、弱磁场”四大特点来进行探测器的开发。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但由于很多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达标,从而让研发出来的探测器达不到登月的标准,也因此在月球上留下了很多,因探测不成功而坠毁的探测器,这些金属器械以我们人类现有的技术是带不走的。而这些探测器的重量也相当大,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月球上有187吨左右的垃圾。

但我们都要相信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带走月球上这些金属垃圾的心愿。可现在会有人想,为什么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这么的执着呢?简单点来看就是因为人们想要找到地球以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气候变得恶劣、地球资源也不断地被人们开发,这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原因之一;其次,人类也想要寻找更多能够适用的资源。而又因月球的距离是离地球最近的,所以月球便成了首当其冲的探测对象。

人类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是我们也得站在辩证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些“愿望”,古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世间万物都是具有两面性。就好比人类探索月球一般,好的一方面是将人类的探索领域扩宽,也将人类的科研成果增加;但坏的一方面则是,我们人类的探索给月球造成难以卸掉的“负担”,给它带去大量的金属垃圾。

月球上既然没发现生命,为什么会有上百吨垃圾?网友:谁扔的? - 天天要闻

人类对世界、对宇宙保持好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也说过:“人类的天性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正是因为如此,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能够研发出针对月球来说可以被降解的材料,甚至研发出针对其他的各个星球都能降解的材料。人类是拥有很强创新力和探索力,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参考资料: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世界名人语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