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2024年06月23日06:42:07 科学 1619

由春到夏,在天气的点滴变化间,万物生灵也展示着万千面貌。近日,记者捕捉到长春一对“神仙眷侣”共筑爱巢、共同带娃的温馨画面。殊不知,如此温柔如水的小夫妻,其实有着“鸟中屠夫”的绰号。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听起来略显凶狠的“鸟中屠夫”是伯劳鸟,这对小夫妻将爱巢筑在了新立城水库大坝附近,巢主要由树枝和草组成。最近气温较高,巢内6只刚孵化不久的幼鸟正叽叽喳喳地张着小黄嘴,等待爸爸妈妈带回美食。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伯劳小两口初为父母,十分“敬业”,共同育雏,双双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它们会轮番外出觅食,捕获蜻蜓蚂蚱等昆虫后,叼回来喂娃。一家8口的幸福指数爆表。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巢内的小家伙们都是急性子,嘴急得很,胃口大开,这可累坏了伯劳爸妈,平均10-30分钟就要喂食一次,只好一直外出寻找美味佳肴,以期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伯劳鸟的繁殖期为4-6月份,雌鸟通常会产下2-6枚卵,绝大多数不会超过8枚,孵化期约为12-15天。在繁殖季节结束后,伯劳鸟会进行迁徙,飞往南方寻找更温暖的气候和更丰富的食物资源。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老百姓习惯称伯劳鸟为“胡不拉”,以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喜欢蚯蚓、蜻蜓、蚂蚱、蛙类、鼠类等。它们拥有锐利的眼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还具有卓越的飞行技巧,能够在空中快速捕捉猎物。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别看伯劳鸟体型不大,但以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战斗能力赢得了“鸟界屠夫”的称号。它们拥有锋利的鹰喙和利钩般的爪子,能够轻松捕杀比自己体型大得多的猎物。除昆虫外,蛇类蛤蟆斑鸠、乌鸦,甚至是体型庞大的白头海雕,伯劳鸟都敢于挑战。它们常常站在高高的树枝上,用锐利的眼神搜索着周围的猎物。一旦发现目标,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而下,用锋利的爪子和喙将猎物一击致命。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伯劳鸟对外生猛,回归家庭却是温柔如水的另一副面孔。它们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共同筑巢、孵卵、育雏,共同保护幼鸟不受掠食者的侵害。伯劳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在动物界中难能可贵,堪称“模范夫妻”和“模范家长”。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伯劳鸟是一种千古名鸟。南北朝时期,伯劳鸟的描述就跃然于《西洲曲》中,一句“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的诗句,将伯劳鸟辛勤不辍的形象勾勒于笔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东飞伯劳歌》中的“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这里的“劳”就是指伯劳,“燕”是燕子,因为伯劳和燕子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候鸟,古人就产生“劳燕分飞”的感慨。在花鸟画中伯劳鸟也是“大明星”,典型代表有宋徽宗的传世名作《梅竹聚禽图》。

​共筑爱巢,带娃有方,看“鸟中屠夫”如此温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闻

伯劳鸟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而很多昆虫往往是农作物的害虫,另外,它们还能捕食田鼠等有害动物,因此伯劳鸟在抑制农作物、森林病虫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生态卫士”,如果市民朋友偶遇了这些小精灵,应当多宣传保护它们。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玉红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吴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迈向高端的新材料|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转型升级之路 - 天天要闻

迈向高端的新材料|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转型升级之路

新华社太原6月27日电(记者王劲玉)普通的玉米淀粉“摇身一变”,成为储能利器超级电容炭;随处可见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为纳米碳酸钙;坚硬的钢铁可以像纸张一样轻薄,徒手可撕开。在转型发展大潮中,传统原材料通过技术革新、应用创新,成为高端新材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
美国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时机成熟时击落国际空间站 - 天天要闻

美国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时机成熟时击落国际空间站

据美国宇航局称,SpaceX被指示从轨道上为国际空间站制造一艘拖船。为此,该公司将获得8.4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拖船的准备和发射费用。但一切都不会早于商业轨道站准备就绪,这可能晚于 2030 年。图片来源:NASA根据各种声明,俄罗斯最早可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 天天要闻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嫦娥六号返回器25日携带月壤顺利着陆,实现人类历史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持续引发外媒的广泛关注。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取回样品的国家。嫦娥六号任务的样品可能蕴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线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此次任务携带的样品是由中国国家航...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 天天要闻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领克汽车官方发布,近日,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后高空坠落挑战。据悉,此次领克07EM-P携手中汽信科,根据真实场景设置超高难度挑战,先托底,后腾飞,再坠落,挑战时速50km/h正面应对托底测试、挑战行业首次托底+翻滚双重测试。托底:车速50km/h剐蹭底盘通过直径为150mm的刚性半球形壁障,领克...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