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2024年05月20日09:21:14 科学 7125

《济南时报》5月20日报道

由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济南市“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将于5月22日在佛慧山广场举行。活动当天,两只被救助的猛禽——苍鹰、大鵟(kuáng)将在这里被放归大自然。

猛禽飞来佛慧山

“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和鸮形目中的所有鸟类的总称,指凶猛的掠食性鸟类。”这是科普中国网对猛禽的定义。在5月22日生物多样性日这天,两只猛禽——苍鹰、大鵟即将在济南市佛慧山广场“一飞冲天”。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苍鹰,拍摄于5月17日

这是两只“命途多舛”的猛禽,如果不是及时救治,它们可能已经永远地失去天空。2023年9月10日,泰安市民于先生将一只头部撞伤、羽毛损坏严重的苍鹰送到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经过长达8个月的救助,这只苍鹰的外伤康复、羽翼恢复完整,经综合评估各项体征良好,是时候重新回归自然了。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大鵟,拍摄于5月17日

今年4月16日,一只体征极度虚弱、无飞行能力的大鵟被爱心市民发现并送交救助,经过翱翔猛禽救助中心1个月的救助护理,各项体征恢复良好,它也将和苍鹰一起,重回天空。

这两只听名字就很“猛”的“猛禽”,在人员相对密集的主城区被放飞,会不会伤及周围市民呢?对此,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负责人胡海磊介绍,放归猛禽用到的放归箱是特制的,当人们打开箱子的一刹,猛禽会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出去,不会伤及旁人。“猛禽对人类是很警觉的,它们的视力通常是人的5至6倍,当它发现有人的时候其实早早就会躲开,这就是我们平时几乎看不到猛禽的原因之一。”

那么把猛禽放归在佛慧山一带,会不会破坏此处的生态平衡呢?对此,胡海磊说:“此次放飞的大鵟和苍鹰,在济南周边山区有自然分布,它们是迁徙性的鸟类,我们在本地发现,本地救助成功后本地放归,不会像外来物种一样,它们是不会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反而对于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有促进作用。”

获救猛禽都是“白眼狼”

“威武”的猛禽为何会受伤?它们是如何被救助的?为了揭开苍鹰、大鵟背后更多的故事,新黄河记者近日来到位于莱芜区的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一探究竟。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胡海磊介绍“医务室”

在这处专为野生动物开设的救助中心里,有一间独立的医务室,室内手术台、动物专用的x光机、呼吸麻醉机、维生素及各类药品一应俱全,墙上贴着鸟类急救示例。继续往后院走,有猛禽专用笼舍“病房”,为了避免猛禽感染脚垫病,笼舍里铺的塑料草皮是胡海磊特意选的偏硬的材质。经过“手术室”治疗、“病房”观察后,体能有所恢复的猛禽将搬进“客房”,在这里它们有充足的空间练习飞翔。

据了解,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成立于2015年5月,其前身为莱芜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家坚持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己任、致力于伤病猛禽救助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运营资金来源途径为社会捐助、政府扶持和志愿者投入。现有专职救助员2名,兼职救助员1名,兼职执业兽医师2名,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伤病猛禽的救助康复放归、定期的野外巡护、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的培养、野生动物保护的公众宣讲等。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雕鸮(xiāo)

在这里,几乎每年都有百余只猛禽被救治。“大约是2017年冬天,我们的志愿者在野外巡护的时候,听到‘呼啦呼啦’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一只雕鸮,它停停飞飞,最终趴在地上,我们跟上去发现,这只雕鸮是被捕兽夹所伤。”胡海磊指着一张资料照片回忆道,兽医师帮它取下捕兽夹,给它进行了截趾手术。治疗期间,这只体重约4斤的雕鸮每天要吃掉约1斤的食物,救助员会给它喂日龄鸡、肉食兔等脂肪含量低的肉类,同时补充一些维生素,随着日渐康复,喂食频次从最初的少量多次减少为一天一次。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这只当时奄奄一息的雕鸮重新恢复了生机。

除了遭受捕兽夹这样的“硬伤”,一些猛禽还遭受过“软性”伤害。2017年,央视报道了一则案例,7只金雕在小时候就被不法分子“掏窝”了,被卖往各地遭到人类非法饲养。其中有一只被卖到了菏泽,当时山东省内专业的救助机构很少,菏泽的志愿者便找到了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送来一只金雕。“这只金雕被人长期饲养,对人类没有恐惧感,也不会飞翔,刚来的时候像一名摔跤选手一样走路。”胡海磊说,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救助员要通过技术手段,帮助这只金雕对人类产生恐惧感,帮助它获得飞行和捕猎的能力,最终让它重获“野性”。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资料照片

这是两个发生在2017年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雕鸮和金雕重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被救助的雕鸮是在救助中心后面的山上放归的,放归箱片一打开,它便迫不及待地飞了出去。金雕是在华山林场放归的,展开双翅的宽度达到2.26米,起飞的那一刻十分壮观,它便再也没有回来。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救助员喂食

“猛禽都是‘白眼狼’,但是我们救助的目的就是让它们永远地回归自然,这些年来,没有找回来的猛禽。”胡海磊说,为了避免让猛禽依赖救助员,除了必要的喂食和治疗,要避免工作人员接触它们,在救助的过程中要保护猛禽的“野性”。

9年,1100多只野生动物重返自然

虽然被救助的猛禽个个都是“白眼狼”,但是每次放归,胡海磊都会感慨万千:“因为喜欢,所以才帮助它们,虽然会有一些不舍,但它们属于蓝天,大自然才是它的家。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在野外繁衍生息,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救助雏鸟

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成立至今救助伤病猛禽已达930余只、其他动物980余只,所有个体都得到了积极的治疗,1100余只野生动物经救助成功回归自然。

不是每一次救助都有完美的结局,有一只白鹭的喙被弹珠贯穿断裂,没有办法救助,兽医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只美丽的白鹭走向死亡。还有一只再也无法重返蓝天的雕鸮也深深地印在胡海磊的心里:“一位居民在绿化带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雕鸮,被送来基地时,体重只有1.3公斤。左翼尺、桡骨骨折,重度营养不良,有人为饲养的痕迹。也就是说,它很有可能先是被盗猎者的弓弩一类器械打伤,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笼养,最终被遗弃。经过中心的抢救与照料,它保住了生命,但已经永久丧失了在野外生存的能力,这只雕鸮留在了中心,被饲养起来,作为一个人类一己私欲受害者的标本。”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资料照片

胡海磊觉得,中心每年救助的猛禽数量只是一个小小的数字,猛禽救助是一项很大的工作,把身边的人都带动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除了动物救助区、猛禽生活区之外,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新建了研学活动区,孩子可以跟随专业的救助人员参与整个流程的观摩与学习,实践为猛禽准备食物,了解猛禽的生活习性,把猛禽保护的种子撒播下去:“当目睹一只只恢复健康的鸟儿重返蓝天,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命教育吗?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永远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看见、被尊重、被保护。”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里,当有草长莺飞,也当有猛禽翱翔。”胡海磊说:“我们喜爱这些大自然的精灵,绝不是自私地占有。让它们徜徉在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沃土,才是对它们最大的保护和最真的爱。作为一个亲力亲为的草根公益人,能在国家战略下逐步实践理想,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我将矢志不渝,为此奋斗不息。”

记者:赵璐 记者:杨雯雯 摄像:薛童 剪辑:薛童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李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 天天要闻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嫦娥六号返回器25日携带月壤顺利着陆,实现人类历史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持续引发外媒的广泛关注。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取回样品的国家。嫦娥六号任务的样品可能蕴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线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此次任务携带的样品是由中国国家航...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 天天要闻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领克汽车官方发布,近日,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后高空坠落挑战。据悉,此次领克07EM-P携手中汽信科,根据真实场景设置超高难度挑战,先托底,后腾飞,再坠落,挑战时速50km/h正面应对托底测试、挑战行业首次托底+翻滚双重测试。托底:车速50km/h剐蹭底盘通过直径为150mm的刚性半球形壁障,领克...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