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面之缘,走向治愈|38岁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归苹果园,迎来丰收季

2025年03月12日00:43:05 健康 171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医”面之缘,走向治愈|38岁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归苹果园,迎来丰收季 - 天天要闻

抗癌路上种下苹果,收获新生。

在生命的广阔田野里,健康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滋养着生活的每一寸枝叶。然而,当风暴席卷而来,这片田野可能失去往日的生机。38岁的万先生,正值人生最蓬勃的季节,却被诊断为晚期肺癌,打破了他平静安稳的生活。迷茫之际,靶向治疗为他点亮了希望的灯塔,让他在绝望中重新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在洛拉替尼短短数月的治疗后,万先生的肿瘤便得到良好控制,体力也恢复如前。如今的万先生回到老家的苹果园种植苹果,同时种下了希望,收获了新生。

「患者扎记」

“用药之后我说话的中气渐渐开始足了,也喜欢跟别人交流了。”

「医生扎记」

“后期他有一种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感觉。目前在老家种苹果,完成一些维持生计的工作,对他本人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8岁无吸烟史,生命突遇风暴

万先生是一名甘肃人,生病前他在深圳做着保安工作。2024年6月,因持续长时间咳嗽,万先生在当地坪山区人民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显示,万先生的肺部有大量胸水。当时,医生予以胸水引流对症处理后,建议他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而后,万先生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施睿教授团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施睿教授表示:“万先生就诊时,除了咳嗽,还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这主要由于右侧胸腔有大量积液压迫所致。查体方面,患者精神状态萎靡,右肺部呼吸音较低。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影像学方面,肺部CT提示右侧有团状病灶,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大。且患者右侧胸膜及双肺有多发结节,同时纵隔、左锁骨上区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双侧肾上腺、肋骨、脑部考虑转移可能。在进一步气管镜检查中发现了新生物,病理活检结果提示低分化腺癌。最终患者诊断为晚期肺腺癌,分期为T4N3M1c期。”

谈到确诊时的感受,万先生说:“当时确诊时自己一个人在深圳,无所谓了,确诊了就确诊了,有能力的情况下就配合医生治疗。”这种“无所谓”心态的背后,或许是“万念俱灰”,或许是“尽力而为”。但可以想象只身一人在深圳住院的万先生面对晚期肺癌伴随着全身多处转移的诊断,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无助。而问道万先生日常是否有什么不良生活习惯,万先生表示自己基本烟酒不沾,也没有其他不良生活习惯。

如此年轻且无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为什么会罹患肺癌?日常我们普通人又应如何防范肺癌呢?施睿教授指出:“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起病隐匿,大部分肺癌患者早期没有特别的临床表现,或者仅有一些轻微咳嗽的症状,这往往被认为是呼吸道感染而被忽视或漏诊,患者一经诊断大多已为晚期。预防肺癌需要注重相关高危因素,例如吸烟、吸二手烟、职业和环境接触、大气污染、遗传因素、年龄等均是导致肺癌的风险因素。

除了上述高危风险因素,肺癌的发生与驱动基因关系密切。在肺癌中,不吸烟者肺癌驱动基因阳性的可能性很高,且主要以EGFR和ALK突变为主。数据[1]显示约60%的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患者从未吸烟,且大多数为女性。ALK重排是不吸烟者肺癌中第二常见的致癌驱动基因突变,ALK基因重排的发生约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3%-5%,往往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从不吸烟者约占70%-75%。”这也可能是万先生为什么如此年轻,也从不吸烟,却罹患肺癌的原因。

短短一月疗效显著,靶向治疗改写命运

在等待基因检测结果的过程中,患者接受了一次全身化疗,施睿教授解释道:“既往有患者在等待基因检测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包填塞,导致突然死亡。由于万先生全身肿瘤负荷较大,因此在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前给予了一周期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而后,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提示ALK阳性,施睿教授果断为其选择了最新的三代ALK-TKI洛拉替尼进行治疗。

对于治疗方案的考虑,施睿教授认为:“首先是药物的疗效,患者于2024年6月中旬就诊,恰逢美国肿瘤临床学会(ASCO)年会公布CROWN研究数据5年随访数据[2]洛拉替尼组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率达60%,而对照组仅为8%。在脑转移控制效果上,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2%,同时颅内完全缓解(CR)率高达58%;在基线无脑转移患者中,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5年无颅内进展率高达96%,95%以上患者5年仍未发生颅内进展。”除了考虑治疗疗效,药物的安全性也同样重要。另外,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晚期NSCLC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及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等多部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优选推荐。最后,洛拉替尼因其卓越的疗效和极大的患者获益,成功续约医保并且降价,为患者带来了实惠可及的用药选择。基于这些原因,施睿教授为患者在一线治疗时优选了三代ALK-TKI洛拉替尼。

用药不良反应方面,施睿教授指出:“每种ALK-TKI有共同的不良反应,也有其独特的不良反应。洛拉替尼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不良反应,且可控可管理。在亚洲人群中,急性不良反应的停药率较低,约为5.1%[3]。针对洛拉替尼需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高脂血症等,万先生服用洛拉替尼后出现了轻微皮疹以及轻度的高脂血症,均为1级不良反应,未出现CNS不良反应。针对洛拉替尼治疗中出现的轻度高脂血症,通过服用瑞舒伐他汀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管理,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并保持适度运动以控制体重,从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沉默寡言到敞开心扉,生命的重启与希望的绽放

万先生在用药前后变化显著,施睿教授介绍道:“患者服用洛拉替尼一周后,精神状态和个人一般情况便有了明显改善,疗效迅速且明显用药一个月复查的影像学结果提示,肿瘤原发病灶、脑转移灶和全身其他转移灶明显缩小,达到了部分缓解(PR)的疗效,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提示患者肿瘤病灶进一步缓解,肿瘤标志物也至恢复正常。整体上,患者给我的感觉从一开始有点‘死气沉沉’,到后期他变得朝气蓬勃。”

其实大家所看到的“死气沉沉”并不是真实的万先生,访谈过半,万先生也与我们吐露了他的心声:“别人看到我说话吃力,有种‘断气’的感觉,就不再打扰我。用药之后我说话的中气渐渐开始足了,也喜欢跟别人交流了。”沉默寡言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与别人交流时的负担。万先生还告诉我们,自己的病情对于年迈的父母选择了隐瞒,害怕自己的病情会拖累家人。

然而随着药物的使用,万先生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他的声音不再微弱,中气也渐渐足了。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与人交流的勇气和热情。“我感觉用药后越来越好,现在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患病前没有什么不同,”万先生说道。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身体的康复,更是心灵的重生。优异的药物疗效不仅缓解了他的病痛,更给了他重新拥抱生活的机会。如今,他不仅在身体上战胜了疾病,更在心灵上找回了自己。

洛拉替尼为生命续航,引领肺癌步入“慢病化”管理新时代

随着病情的稳定,万先生回到了甘肃老家的苹果园种植苹果,日常在果库里发货。施睿教授谈道:“患者回到老家种苹果,能够完成日常正常的体力劳动,而且可以做一些维持生计的工作,对于患者本人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靶向药可以带药回家使用,这使得我可以长时间跟家人共处,”万先生表示。这得益于靶向治疗的优异疗效,带来了好的身体,才使得像万先生这样的晚期肺癌患者,能够陪伴亲人左右,同时也能够回归社会工作。

访谈的尾声,施睿教授分享了作为医生的感受:“优异的药物疗效给予我们治疗信心,在万先生这例患者上得以充分体现。洛拉替尼中位PFS已超过60个月,给予了医生和患者更好的用药信心,同时也意味着在ALK+NSCLC领域率先实现‘慢病化’甚至是走向‘临床治愈’的目标”CROWN研究中3-5年数据显示,洛拉替尼组年PFS率以每年2%-3%的速度下降,加利福尼亚大学Sai-Hong Ignatius Ou教授以及统计学预测下,洛拉替尼中位PFS有望达到10年。对于才38岁的万先生来说,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精准治疗的深入发展,未来并不被所谓的“生存数字”所定义,而是朝着“实现治愈”的目标迈进。

万先生的抗癌故事鼓舞人心,他的苹果园也在2024年年底迎来了丰收,更是抗癌路上的勋章与生命韧性的见证。从晚期肺癌的阴霾到迎来“治愈”的曙光,万先生的抗癌经历是医学的胜利,也是人类与癌症抗争的缩影。如今,肺癌“慢病化”不再遥不可及,洛拉替尼的“长生存”数据为“临床治愈”铺就了光明前景。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患者像万先生一样,等待生命的春暖花开,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季节”!

专家简介

“医”面之缘,走向治愈|38岁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归苹果园,迎来丰收季 - 天天要闻

施睿 教授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早期肺癌物联网管理专委会常委

  •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委员

  • 深圳市医学会第八届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间质性肺病学组副组长)

  • 深圳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 深圳市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理事

  • 深圳市抗癌协会肺结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深圳市中西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委员

精彩资讯等你来

参考文献:

[1]LoPiccolo J, Gusev A, Christiani DC, et a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who have never smoked - an emerging disease. Nat Rev Clin Oncol. 2024 Feb;21(2):121-146.

[2]Benjamin J. Solomon, et al. Lorlatinib vs crizotinib in treatment-naï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5-yea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safety from the CROWN study. 2024 ASCO LBA8503.

[3]Wu YL, et al. First-line lorlatinib vs crizotinib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LK+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5-year outcomes from the CROWN study. 2024 ESMO. Presentation Number 1279P.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医”面之缘,走向治愈|38岁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归苹果园,迎来丰收季 - 天天要闻“医”面之缘,走向治愈|38岁肺癌患者成功抗癌,回归苹果园,迎来丰收季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暂停户外活动!我州发布最新预警 - 天天要闻

暂停户外活动!我州发布最新预警

红河州气象台5月9日20时15分发布雷电Ⅳ级预警预计未来12小时全州13县市的部分地区将出现较强雷电活动出现雷击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大局地伴有1小时30毫米以上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相关部门做好防雷电、防大风、防冰雹工作公众在强对流过境期间暂停户外活动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短时暴雨、防雷...
别拍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防范指南请查收 - 天天要闻

别拍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防范指南请查收

随着气温升高,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近日,医疗机构接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也多了起来,医生提醒,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要拍打。隐翅虫体色红黑相间,体液中含有称为毒隐翅虫素的酸性化合物,隐翅虫皮炎就是由这种物质导致的。
喝对酸奶能防癌?浙一专家建议您这样做 - 天天要闻

喝对酸奶能防癌?浙一专家建议您这样做

我们的肠道里时时刻刻进行着“化学反应”,每天吃进的食物经过肠道微生物的分解会产生一类名为短链脂肪酸(SCFAs)的物质,它们在肿瘤防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吕志民教授科研团队深入研究后,在Trends in Cancer在线发表了题为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ca...
14岁少女突发脑出血竟是罕见红斑狼疮,同济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 天天要闻

14岁少女突发脑出血竟是罕见红斑狼疮,同济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极目新闻通讯员 邓国欢14岁的初中女生畅畅(化名)本应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幸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幸运的是,在同济医院肾病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内科、放射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她成功摆脱了生命危险,重获健康。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肾病内科主任徐钢教授查房两个月前,畅...
女子高血压竟是肾上腺肿瘤所致!内蒙古患者来汉接受“极限微雕”手术后痊愈 - 天天要闻

女子高血压竟是肾上腺肿瘤所致!内蒙古患者来汉接受“极限微雕”手术后痊愈

极目新闻通讯员 宁亚飞 杨瑞内蒙古赤峰市50多岁的王女士,近半年来被“高血压”折磨得痛苦不堪,头晕目眩如同在浑水当中浸泡行走,连辨别方向都成了奢侈,但尝试使用多种降压药治疗却无效。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导致其高血压的“幕后黑手”,竟是右侧肾上腺一处直径1.5厘米的肿瘤。出院前,王女士送上锦旗考虑到王女士顽...